缩略图

大单元视域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实践研究

作者

许思静

天台县湖滨小学 317200

引言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延伸,读写结合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旨在通过阅读的积累与感悟,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1]。大单元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师要树立整体教学思路,结合教材编排特点,聚焦单元主题和目标,寻找阅读和写作两个课程模块的连接点,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模式,构建起完整的读写结合教学体系。如此,助力小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协同发展,推动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

一、整合单元资源,拓宽学生写作视野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通常以单元为基本单位,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这两条主线编排课文、习作等多个板块,构建成内部相互关联的完整资源体系[2]。大单元视域下开展小学语文读写活动,教师需要进一步整合大单元资源,理清教材中的关键信息,找出阅读课文与写作任务之间的内在联系。与此同时,教师拓展适合大单元主题的文本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知文本的内涵和外延。只有学生积累丰富写作素材,才能在后续实践中得心应手,从而帮助学生们达到水滴石穿的效果。

例如,针对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本单元“舐犊情深”主题体现了父母对子女浓浓的关心和疼爱,阅读要素是“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写作要素是“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大单元视域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活动,教师带领学生阅读三篇文本,感受其中流淌的“舐犊情深”,通过联系现实生活,让他们初步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教师依据大单元目标,可利用信息化平台等渠道,构建多元化的课外读写支持系统,拓展《父与子全集》、《傅雷家书》等课外读物,让学生在广泛阅读中积累语言素材,以此实现课外阅读任务与课内教学的科学衔接,比如批注式阅读任务和小练笔任务,唤醒学生生活经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与文化素养。

二、梳理文本结构,激活学生写作逻辑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中开展读写结合活动,教师需带领学生有目的地阅读教材文本,引导他们将几篇文本放在一起比较分析,重点梳理文本结构,从而增强学生对写作内容的把控能力。除此之外,教师灵活运用朗读指导、圈点批注等多种教学策略,将精读、略读、研读有机衔接,注重在整体推进中强化阅读与写作的内在联系,从而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形成跨文本、跨主题的整体认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通过交流和合作,学生能够互相借鉴思想,拓展自己的观点,并解决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例如,立足大单元视域,教师将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和第五单元相整合,这两个单元都是对于“事物”的描写,通过对事物的有目的、多角度观察,饱含感情地进行描述和介绍。教师先带领学生深度阅读这两个单元的文本,让他们学习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学习分段介绍事物的写作方法。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相应的问题“要想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事物,你想介绍它的什么?你会采用什么方法来介绍?”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寻找关键线索,从而把握“总分总、并列式”两种写作结构形式。基于此,教师让学生从日常生活选取素材,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准确表达,恰当地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自身习作更富文采。

三、打造良好情境,优化学生写作思路

构建大单元情境是读写结合教学的重要手段,这能够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和表达的特定情境。这个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聚焦大单元教学主题,借助多媒体设备打造良好文本情境,让学生在自己熟知的环境中进一步感知文本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便可布置写作任务,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创作出完整性、创新性的文章内容。通过科学性的读写训练,能使得学生学会准确地表达自身观点和思想,提高阅读理解水平和写作技能。

例如,针对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本单元精心挑选了多篇经典寓言故事和历史故事,从阅读角度来看,三篇课文都指向人物言行背后的“因果关系”。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站在生活视角进行角色扮演,找出人物发现与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从而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从写作角度来看,本单元命题作文是“神奇的探险之旅”,教师可以给出一个故事开头,让学生续写故事的中间部分和结尾,将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写具体,或者给出一个情境,让学生围绕这个情境展开想象,编写一个完整的故事,包括组建团队、确定地点、选择装备等一系列过程。通过读写结合,学生会将故事中的道理与现实生活中的情境联系起来,实现知识与情感的融合,从中获得更多感悟、知识以及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组织语言和思路。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基于大单元视角的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通过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继续探索和完善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秉持宏观大单元的教学理念,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深入解读教材,清晰界定读写教学的目。通过持续的实践创新,实现读写结合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倾注不竭动力,确保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更加丰富的体验。

参考文献

[1]张维姣. 大单元视角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研究[J].启迪与智慧(上),2025,(07):35-37.

[2]马关兵. 基于大单元的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J].名师在线(中英文),2025,11(19):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