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环境下的舆情分析与应对策略探讨
武伟丽
西藏自治区党委网信办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850000
引言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变得更加便利,由此也产生了许多新的媒介形式,例如微博、微信等。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对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共同组成了现代信息传播网络。在这一网络传播环境下,公众通过各种互联网媒介进行信息传播,其中以微博、微信、新闻网站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成为公众表达意见的主要平台。在新媒体环境下,舆论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媒体影响力逐渐削弱,社会舆论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网络来表达。网络舆情是在网络空间中产生和传播的社会舆论信息。由于其具有一定的突发性、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对社会稳定产生了巨大影响。
一、网络传播环境下的舆情分析
1.1 网络舆情概念解析
网络舆情是指在网络空间中所发生的一切社会舆论信息,即公众对当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各方面的意见和态度的总和。在网络空间中,公众可以通过各种媒介来发表意见,例如微博、微信、博客、论坛等。由于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特点,公众能够在短时间内对社会热点事件进行迅速反应。公众通过互联网这一媒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网络舆情。由于网络舆情具有一定的突发性,因此在事件发生后,政府需要第一时间掌握舆情的动态变化,并及时做出反应,从而避免因舆情处置不当而引发舆论危机。
1.2 网络舆情的特点
(1)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网络舆情可以通过各种媒介来进行传播,其传播速度比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快得多,即使是一些社会热点事件,也能够在短时间内通过互联网得到广泛的关注。(2)内容多样,内容丰富。互联网具有海量的信息资源和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因此在网络舆情中能够出现许多不同的观点和声音。
1.3 网络舆情分析方法
(1)传统的信息采集方法。传统的信息采集方法主要是通过人工来对网络信息进行收集,这种方法较为耗费时间和人力,并且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因此在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时,需要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信息进行处理。计算机技术主要包括两种方式:第一种是文本处理技术,通过对网络信息进行分析、提取和过滤,从而达到获取舆情数据的目的;第二种是数据挖掘技术,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而找出网络舆情中存在的规律和趋势。
(2)利用网络舆情分析软件。在这一网络舆论分析的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是一些软件进行分析,例如情感分析软件、关键词分析软件等。
二、数据采集在舆情分析中的作用
2.1 数据采集方式
网络舆情的采集方式主要包括传统采集和网络采集。传统的信息采集方式主要是指人工获取的方式,如搜索引擎、专业的新闻网站等,这种采集方式虽然效率较高,但无法对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并且数据采集的范围有限。而网络舆情的采集方式主要是指利用网络爬虫对互联网上海量数据进行自动检索和提取,并根据舆情分析需求进行二次开发,形成相应的系统。这种数据采集方式具有很大的优势,一方面可以广泛、快速地收集大量的舆情信息,另一方面能够根据需求进行二次开发,形成相应的系统。但由于网络信息存在较大的不对称性,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很多困难。
2.2 数据采集工具
目前网络舆情数据采集主要分为两种工具,一种是基于网页抓取技术的爬虫,另一种是基于文本挖掘技术的信息挖掘工具。基于网页抓取技术的网络舆情数据采集系统在互联网上广泛应用,这种采集系统能够对网络舆情数据进行大规模地抓取,并且可以对网络舆情信息进行自动分类和整理,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而基于文本挖掘技术的信息挖掘工具则可以对互联网上的大量文本进行自动分析,进而从文本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其中文本挖掘工具具有较高的灵活性,不仅能够对互联网上海量的数据进行自动分类和整理,而且能够在获取数据之后进行深层次的挖掘。
2.3 数据采集过程中的问题与挑战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网络舆情数据采集存在以下问题与挑战:首先,网络舆情数据采集过程中存在的数据不对称问题。由于网络上的信息来源分散,不同的平台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采集过程中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这将会增加数据采集和处理的难度。其次,数据采集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噪声。网络上信息量巨大,不同平台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
三、信息分析技术在舆情分析中的应用
3.1 文本挖掘技术
文本挖掘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文本信息进行分析、挖掘的方法。它主要通过计算机从大量文本中自动提取有用的信息,可以解决舆情分析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如网络舆情信息的自动分类、主题聚类、情感分析等。在舆情分析中,可以利用文本挖掘技术对信息进行处理,从而提高分析效率,减少工作量。
3.2 数据可视化技术
数据可视化技术主要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并以图形的形式将其显示出来,从而使得信息更加直观、形象、易于理解。在舆情分析中,利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可以将数据进行可视化,并使其具有一定的交互性。例如,可以通过图片的形式对网络舆情进行展示,将不同类型的信息呈现在用户面前;也可以将舆情数据转换成图形图像形式,使用户可以更直观、快速地理解信息。
四、网络传播环境下舆情应对策略探讨
在网络传播环境下,如何应对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必须面对的问题。根据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发现舆情应对策略可以分为事前应对策略、事中应对策略和事后应对策略。事前应对策略是指政府通过完善的网络舆情管理和分析系统,在信息发生之前,将其收集起来,并对其进行分析,提前采取应对措施。事中应对策略是指在舆情事件发生后,政府通过媒体发布消息或进行引导来消除公众的不满情绪。事后应对策略是指在舆情事件发生之后,通过分析和总结网络舆情事件的成因、传播过程等信息,提出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在这两种应对策略中,都有很多方法可以使用。
五、结语
网络舆情事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政府的形象,因此政府在处理网络舆情事件时,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策略。本文从网络舆情的特点、数据采集方式、信息分析技术、舆情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文章指出,在网络舆情分析中,数据采集方式具有很大的优势,能够对网络舆情信息进行快速准确地收集;但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存在着数据不对称、数据噪音等问题,这就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将其转化为有用的信息;在信息分析过程中,需要利用文本挖掘技术来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在应对策略方面,需要采取事前应对策略、事中应对策略和事后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曾学斌。论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舆情监测与分析[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18,(2):29-32.
[2]谢鹏。网络舆情分析模型及其应用[J]。网络与新媒体,2017,(5):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