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民办高校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作者

张雨瑶

湖北商贸学院 430079

引言

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体系的改革逐渐向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培养转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成为了这一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民办高校的会计专业中,如何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已成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核心课题。课程思政不仅要求对会计专业的知识传授进行有效设计,还需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促进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及社会责任感。

一、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会计专业作为一门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学科,其本质不仅是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更应通过课程思政的建设,在学生心中播种价值观的种子,使其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课程思政的实施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自觉融入对社会伦理、职业道德以及个人责任等方面的思考。无论是会计准则的遵循,还是对经济行为的道德评判,均离不开思想政治素养的支撑。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理性与情感、智慧与责任相统一的高素质人才。

(二)促进教育目标的全面融合

课程思政的建设不仅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补充,它的核心价值在于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有机结合。会计学科的教学,固然侧重专业能力的培养,但若忽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势必无法适应新时代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三)应对社会对会计人才的多元化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单一的专业知识已不能满足对会计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社会对会计人才的期待,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财务核算、财务分析等技能上,更加注重道德责任、社会责任与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课程思政的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当紧密结合社会的实际需求,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融入每一门课程,以确保培养出的会计人才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还能在实践中坚守职业道德,做到公正、诚信、廉洁。

二、课程思政建设的原则

(一)教育性与专业性相结合

课程思政的建设,作为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成功与否,直接取决于教育性与专业性的有机融合。在民办高校会计专业的教学中,教育性指向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内容,而专业性则侧重于学科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培养。两者看似独立,实则紧密相连,只有当思想政治教育与会计专业知识深度契合,才能实现教育目标的最大化。

(二)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

课程思政的建设要求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会计专业的教学。会计学科作为一门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意义的学科,其教学内容不仅需要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之上,还必须通过实践来验证和深化理论的有效性。在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尤为重要。理论部分旨在通过传授思政教育的核心思想与价值理念,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价值观与道德框架,而实践部分则通过社会调查、企业实践以及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在真实情境中检验和应用所学

的思政理念与专业知识。

(三)全程性与持续性相贯通

课程思政的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过程,强调全程性与持续性的贯通,意味着这种思政教育并非单一课程或单一阶段的教育任务,而是贯穿整个学程,持续影响学生的思想与行为[2]。具体到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其思政教育的植入不仅要体现在基础课程中,还应渗透到各类专业课程以及实践活动中。课程思政的实施,不能仅仅局限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单一领域,而应在每一门课程、每一次教学活动中,结合具体的学科特点与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的思政教育渗透。

三、课程思政建设的实现路径

(一)深化教师队伍的思政素质培养

会计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离不开一支高素质、具备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的教师队伍。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引导者。在民办高校会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思政素质直接影响课程思政的效果。提升教师的思政素质,首先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思想政治理论基础,并能够在日常教学中灵活应用。

(二)优化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

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实施,不仅依赖于教师的努力,课程本身的设计与内容的安排同样至关重要。在会计专业的教学中,课程设置应当在保障学科知识完整性的基础上,注重思政教育的渗透,避免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割裂开来。课程思政的关键在于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会计学科知识有机结合,形成既符合学科发展规律,又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教学内容。

(三)增强教学互动与实践活动的结合

课程思政不仅仅是单向的信息传递,更是师生、学生与社会之间多维度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学互动与实践活动的结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会计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应当突破传统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与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3]。课堂教学不应局限于知识的讲解和理论的灌输,而应营造一种多元化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思政话题的讨论中,通过辩论、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提升他们的思辨能力与社会责任感。

结论

课程思政建设是民办高校会计专业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具有较高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感的会计人才具有深远意义。实现课程思政目标,关键在于教育内容的有机融合与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教育性与专业性的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成长空间,理论与实践的并重则确保了学生能够在真实世界中运用所学。全程性与持续性的思政教育设计,使得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

参考文献

[1] 李静.民办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 2023, 30(3):36-38.

[2] 王瑶瑶,许程程.关于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和课程思政建设协同发展的探讨[J].中国眼镜科 技杂志, 2024(11):95-98.

[3] 姜燕燕.民办高校西方文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J].新丝路:下旬, 2023(3):0103-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