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技巧浅析

作者

李成

火箭军工程大学 陕西西安 710025

在长期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笔者感到,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成长环境的变化、新科技新技术的普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当前高校学生思想心理特点更加凸显,面对的压力和困惑更加多元,产生的思想心理以及现实困难问题更加多样,这也给辅导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对辅导员的职责要求第一条就是“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要求辅导员要“掌握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思想政治状况,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思想认识、价值取向、学习生活、择业交友等方面的具体问题。”谈心谈话作为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的重要方法,在有效掌握学生情况、解决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就谈心谈话各环节的方法技巧进行系统总结。

一、谈心谈话前期准备

一要全面了解基本情况。当前高校学生思想较为活跃,但愿意主动吐露心声,找辅导员报告思想的不多,作为辅导员,要及时查阅学生档案、普遍谈心交心,全面掌握每一名学生的基本情况,心里有一本“明白账”。在此基础上,应主动深入学生群体,通过课堂看学习状态、活动看外在行为、平时看现实表现、谈心听群众反映、常态听骨干报告等,有效掌握学生的现实思想,使得底数更清、情况更明。

二要突出掌握个别情况。在全面掌握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注重对现实困难突出、性格内向孤僻、行为稀松散漫、家庭环境复杂等人员的关注力度,尤其对有以下情况的学生更应重点关注:存在退学意愿情绪不高,得过且过;奋斗劲头不足佛系躺平,追求不高;行为表现欠佳不合常理,言行过激;经常违反规定游离红线底线,错误不断;家庭结构复杂变故多,分心走神;成长环境特殊印记深,性格孤僻;现实困难多样,压力大,等等。

三要深入分析具体情况。当学生个体出现了具体问题或情况时,在前期掌握相关信息的基础上,要深入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原因,在谈心谈话前,先期评估情况,针对性制定谈话策略,根据实际需要,寻求组织力量,群策群力解决问题。

二、谈心谈话过程掌控

一要注重场景对象。合理选择谈话对象。高校各年级工作生活规律性较强,不同阶段学生会有不同的倾向性问题,因此在谈话对象的选择上,要结合教育教学规律,合理选择对象和方法。比如,学期初学生思想普遍较为多元,随着假期与外界社会的接触,普遍需要开展谈心,可进行集体交流;考试前学业压力较大人员会出现思想负担重的问题,要注重及时进行谈话释压;毕业前,面对就业选择会出现彷徨恐慌,要及时主动帮助他们合理择业;等等。恰当选择谈话时机。结合学生现实情况,根据思想、心理、身体等方面问题成因,不同类型的问题选择恰当的谈话时机。比如,突发紧急情况要及时跟进开展谈心谈话,长期问题应定期开展谈心谈话,遇有情绪波动时要及时开展谈心谈话,单方面掌握情况时应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合理选择谈心谈话时机,等等。注重谈话场景布置。谈心谈话场景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谈心谈话的效果,在场景选择与布置上,要结合谈心谈话对象和相关问题综合考量,私密性话题多选择在封闭场所谈,需要舒缓压力时选择较为放松的场景谈,同时,在谈心谈话前应妥当安排好其他工作,避免谈话过程中有其他事务干扰,影响到谈话效果。

二要注重情绪反馈。谈心谈话是双向奔赴的过程,因此辅导员在与学生进行谈心谈话时,情绪反馈很重要,直接决定了谈心谈话的最终效果。首先要做到共情,站在学生的角度和处境考虑当前的问题,让学生感到被理解,在情感上达到共鸣,更愿意敞开心扉。其次要做到真诚,言语间充满真意,关心上满是热情,让学生感受到温暖,情感上拉近距离。再次要做到尊重,无论谈话主题大小、学生认识高低、问题程度轻重、具体情况缓急,都要充满尊重,眼神、言语、表情都要注意,让学生感到

被尊重,提高谈话质量。

三要注重技巧运用。开放设置问题,在谈话时要注意多运用启发式、引导式的问题,采用开放式提问来让学生开口讲,比如“你是怎么想的?”“你有什么感受?”等,避免选择性、重复性提问,导致谈话难以进行下去。准确解疑释惑,对于学生面临的困惑、思想认识上的误区,辅导员要有解疑释惑的能力,这就要求辅导员自身要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素质,对于一时确实难以回答的问题要坦诚,防止不懂装懂,让谈话向错误的方向发展。启发学生思考,在谈心谈话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讲述,及时给予适当的启发,让学生就问题想对策,辅导员予以辅助,通过启发思考,让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提高,能够更好的解决问题。总结梳理对策,谈话的最后,辅导员要有总结的意识,综合整体谈话的内容,梳理对策措施,明确努力方向,让学生感到通过谈心谈话确实找到了方法,也更能激发学生后续主动寻求谈心谈话。

三、谈心谈话实效跟踪

1.思想问题长期跟。对于存在思想困惑的学生,一次谈心谈话或许能够一时解决问题,或者会好转一段时间,但通常来看,问题会出现反复,因此应长期跟踪效果,注重发挥学生群体的作用,安排责任心强的学生及时反馈情况,建立情况跟踪反馈机制,出现问题反复时,及时进行干预,提高谈心谈话的长期效果。

2.心理问题及时跟。对于存在心理疾患的学生,要及时安排就医治疗,或进行心理干预,辅导员应及时与学生家庭取得联系,家校共同用力来帮助学生。此外,面对此类情况,辅导员更应不厌其烦,开展工作更应积极主动,让学生及其家庭感到来自学校的关心关怀,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3.现实问题主动跟。对于存在现实困难的学生,针对具体情况,辅导员要主动出主意、想对策,全力提供帮助,陪伴学生面对困难、解决困难,在“共患难”中赢真情,建立良好的彼此关系。

四、谈心谈话工作感悟

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部分学生存在较大的思想、身心或现实问题,给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作为辅导员,面对此类情况要秉持好“三种心态”,切实走近学生、走进学生、赢得学生。

一是厚爱也要严管的心态。在“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上,普遍关心关注多,日常教育管理中,会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因此应注意区别对待,对于屡教不改,存在安全风险的人员,要果断采取措施,该批评的要批评,该处理的要处理,并跟进做好思想工作,防止发生安全问题。

二是好转也要跟踪的心态。“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过程存在一定的反复性,一时的好转不代表问题的彻底解决,因此要注意防止放松警惕,把情况想的复杂一些、把困难看的严重一些,长期持续加强关注。

三是“问题学生”也是自己人的心态。遇到“问题学生”不要慌,要始终牢记他也是我们群体的一份子,是我们大家庭的一员,避免出现累赘认识、敌对心理、嫌弃心态,要抱着一腔热血耐心解难帮困、解疑释惑,正确处理好矛盾问题,确保安全稳定托底。

参考文献:

[1]陈淼,徐杏玉.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6):103-105.

[2]仇华.积极教育视角下提升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实效性的路径探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22(12):143-147.

[3]江玉莲,王瑞林.高校辅导员与学生谈心谈话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2(1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