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急诊科中医急诊护理技术培训的效果研究

作者

兰美仙

云南省元阳县中医医院急诊科 662416

急诊科需要进行高效率、专业的急诊救治与护理,才能保证患者后期专科治疗的有效开展。中医医院急诊科在处理各类急危重症时,既要保证急诊救治工作的效率及质量,又要能够突出中医药技术的特色优势[1]。通过将现代医学急救技术与传统中医急诊救治方法,两者有机融合开展,从而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提升急症患者的生存质量[2]。本文调查分析元阳县中医医院急诊科护士护理工作现状,结合护士中医急诊护理专业技术低下问题,积极探索开展中医急诊护理技术培训,提升急诊护士专业技术能力,实现在中医药、技术理论指导下,对急危重症患者实施临证救护、辩证施护,将中医急诊护理融合于急诊科常规急救护理工作中。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法,从元阳县中医医院急诊科抽取开展中医急诊护理技术专项培训前30 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另从科室抽取开展中医急诊护理技术专项培训后30 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抽取60 例研究对象中有男性32 例,女性 28 例,抽样年龄段为 25-75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78±2.54)岁。疾病类型:急性腹痛 20 例,心衰 10 例,急性心肌梗死10 例,农药中毒 10 例,上消化道急性出血 10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大, (P)=0.05 )可以进行对比分析。本组共抽取7 名急诊护士接受中医急诊护理技术专项培训,年龄在25 岁至33 岁之间。其中:大专3 人,本科4 人;主管护师 1 人,初级护师2 人,护士 4 人。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急诊护理。

观察组通过下发调查问卷,收集7 名护士中医急诊护理理论知识、操作技术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专项培训计划,并实施分级培训工作。本组护士接受培训后,在常规急诊护理基础上,同时开展中医急诊护理,具体如下:

1.2.1 调查问卷的制定。通过科室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内容针对护士中医急诊护理技术能力展开,涵盖护士个人基本情况,中医急诊护理基础知识,中医急诊护理操作技术,以及护士参加中医急诊护理培训具体情况和护士对中医急诊护理技术培训内容的需求等多方面展开调查。

1.2.2 存在的问题分析。1)多数护士对护理“三基”中医与急救相关知识掌握明显不足,工作中临证能力明显薄弱,分析原因主要是本组抽取 7 名护士均是西医护理院校毕业,基本上没有系统的接受过中医护理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导致护士中医急诊护理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均掌握不全面、不扎实。2)护士中医急诊护理操作技术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原因是护士在临床工作中接受专项培训的经历不同,年轻护士明显缺乏足够的中医急诊护理临床实践与指导,导致在临床工作中中医急诊护理工作明显经验积累不足,从而造成在实际工作中出现操作不熟练,业务技术能力水平低下等问题。3)目前本急诊科开展中医急诊护理的项目较少,许多护理项目的开发与推广工作明显滞后,影响了科室整体中医急诊护理技术水平的完善与提升。

1.2.3 培训计划的拟定。本组依据问卷调查结果体现出来的突出问题,如护士对中医急诊护理基础理论学习不足,专病专项急诊护理常规掌握不全面,护士实际中医急诊护理业务技术呈现参差不齐现状,初级护士操作技能普遍薄弱等问题。本组针对性制定专项培训计划,分层次制定培训内容,并按拟定计划每月进行一次科内培训,根据参加培训护士的层级,按制定好的培训课时数开展相应的培训工作。

1.2.4 培训内容的组织。本组培训内容遵循理论与实践相互兼顾的方式,分模块进行培训[3]。①中医急诊基础理论知识模块。包括中医急诊相关的基本概念,中医急诊护理的处理原则,各类急危重症的中医护理辩证,各类急诊急症中医急诊护理技术要点、流程等。 ② 中医急诊护理操作技术模块。包括护士与患者的接诊沟通,各类急症的初步中医护理评估,常见急危重症中医急救护理操作,病情的观察监测与中医护理记录等。 ③ 临床特殊急救案例分析模块。拟定每月一次进行特殊病例分析,依据患者病情的复杂程度,从多维度分析中医急诊护理新技术、新操作,有效提高急诊护士中医急诊护理操作技术和工作能力。 ④ 中西医救治措施结合急诊护理模块。明确中西医协同急诊护理机制,明确中西医急诊护理技术协同的应用场景,整合中医急诊护理技术与西医急救技术的融合应用。注重急诊护理操作规范化与实用性结合,提升急诊护士综合救治急危重症患者的能力和技能[4]。

1.2.5 培训效果的考核。本组从多维度构建本专项培训效果的考核,考核目标为护士掌握中医急诊护理基础理论知识情况,护士已具备中医急诊护理的思维能力,护士掌握中医急诊护理的操作技术情况,以及护士临床应用中医急诊护理的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考核。

1.3 评价方法

护士培训前后中医急诊护理业务技术考核评价、患者满意度评价。针对护士中医急诊护理业务技术的考核依据,采用《中医护理技术规范及考核评估标准》作为评分标准,满分以100 分计。针对患者满意度的统计,采用科室自制调查问卷收集数据,评价标准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3 个等级。

1.4 统计方法

用SPSS27.0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t 进行检验,以P<0.05 表示为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 结果

2.1 护士培训前后业务技术考核评分

7 名抽取护士在参加中医急诊护理技术培训前,针对中医急诊护理业务技术考核的评分为(81.56±3.29 )分,而护士在参加专项培训学习后,护士中医急诊护理业务技术考核的评分提升到(93.85±2.78)分,对比培训前后考核评分差异显著(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评价

观察组抽取30 例患者中,18 例表示非常满意,11 例表示满意,仅有1 例表示不满意,患者满意度为 96.67% ;对照组抽取的30 例患者中,10 例表示非常满意,14 例表示满意,有6 例患者表示不满意,患者满意度为 80.0% ,对比两组差异显著(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中医医院急诊科作为急症诊疗的首诊科室,主要接诊应急患者及突发性疾病患者。中医医院急诊科在救治急症患者时,应用现代急救、护理技术再融合中医急诊护理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水平及救治效率[5]。当前元阳县中医医院急诊科受条件限制,开展中医急诊护理项目还比较单一,护士中医急诊护理技术也有待提高。为此科室应积极探索中医急诊护理技术培训工作的开展,从本研究结果可见,7 名护士接受中医急诊护理技术专项培训后,明显提高中医急诊护理业务技术水平,促进患者满意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芳林.中医理念融入西医学急诊护理工作中的价值[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3,31(05):247-248.

[2]龙晓丹.运用中医“望闻问切”辨证急诊护理方法的效果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3,31(06):121-122.

[3]俞亚平.急诊科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的认知调查与发展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 . 2025 ,33 (10):258-259.

[4]耿苏雪.中医急诊学临床技能规范化培训与考核实践中医药管理杂志[J].2024 ,32 (17) :137-138.

[5]姜丽.急诊科护士中医各科室轮转培训的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06):19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