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绩效 + 产业”的县域衔接资金分配模型优化
黎柳艳
苍梧县农业农村局 广西梧州市 543116
引言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衔接资金对推动县域特色产业发展至关重要。苍梧县作为六堡茶的核心产区,六堡茶产业已成为其经济增长与乡村振兴的关键引擎。然而,在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资金投放结构与产业链价值分布存在阶段性错配问题。如何基于绩效目标与产业发展需求优化衔接资金分配,提升资金使用效益,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开展对苍梧县六堡茶产业链项目衔接资金分配模型的研究。
一、苍梧县衔接资金投向六堡茶产业项目现状分析
苍梧县衔接资金在六堡茶产业项目上的投入,聚焦于夯实产业基础与提升品牌价值两大核心方向。在茶园建设方面,资金重点支持标准化生态茶园扩张,通过《苍梧县2024 年生态茶园建设百日攻坚行动方案》等政策落地,推动土地流转、平整及种植工作,截至6 月,完成规模化生态茶园和苗圃基地,为产业规模扩大提供了保障,同时通过二次奖补和专项经费争取,有效激发了群众种植积极性。在品牌培育与市场拓展上,衔接资金支持茶企参与长春茶博会、北京国际茶业展等展会,并举办开茶节及推介会,助力多家龙头茶企实现产销对接,还推动二十余家企业获得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资格,十余款产品获香港优质认证,提升了品牌影响力。不过,当前资金分配仍存在侧重前期建设、后期产业链延伸投入不足的问题,需进一步优化以匹配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
二、优化模型构建
2.1 多目标规划方法应用
多目标规划旨在平衡六堡茶产业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长效运营能力等多方面效益。以各量化指标为基础构建多目标函数,设经济效益指标为 E(包含农户增收、企业利润等子指标),社会效益指标为S(就业、农民增收等),生态效益指标为 Eco(生态化种植覆盖率等),长效运营能力指标为L(企业运营利润率、品牌忠诚度等),构建函数 F=w1E+w2S+w3Eco+w4L,其中w1-w4 为各目标权重,通过专家打分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设定约束条件时,资金总量限制设总资金为T,各项目资金投入为Xi,则ΣXi≤T;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约束如茶园最大种植面积限制;政策法规要求如环保标准限制废弃物排放量等。通过智能算法如遗传算法进行迭代求解,在众多可行解中搜索,得出贴合实际且能使各效益目标达成最优平衡的资金分配方案,保障产业多元目标协同推进。
2.2 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
层次分析法将资金分配问题结构化。构建层次结构模型,目标层为资金合理分配;准则层包含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长效运营能力、契合度等;指标层细化为各具体量化指标。通过精心设计的专家问卷调查,针对准则层与指标层间相对重要性构造判断矩阵。例如在经济效益准则下,对比农户参与产业链增收比例与企业和农户利益联结紧密程度,专家依经验按1-9 标度法判断前者相对重要性为3,则判断矩阵对应元素为 3 与 1/3AA 运用特征向量法计算各层次指标权重,同时进行一致性检验,计算最大特征值λmax,通过一致性指标 CI=(λmax-n)/(n-1)(n 为矩阵阶数)与随机一致性指标RI 对比,当CR=CI/RI<0.1 时,权重合理。以此确定各指标在资金分配决策中的相对重要性,为后续资金精准分配筑牢基础,确保决策有理有据。
2.3 数据包络分析(DEA)评估决策单元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以六堡茶产业链中不同项目、企业或区域为决策单元。收集其投入数据,涵盖资金投入、人力投入(劳动力数量、人工工时)、资源投入(茶园面积、原材料用量),以及产出数据,即前文构建的各项效益指标数据。运用CCR 模型(规模报酬不变假设)和BCC 模型(规模报酬可变假设),构建线性规划模型。以投入导向型 CCR 模型为例,目标函数为最小化投入比例θ,约束条件包含各决策单元投入产出关系。通过专业数学软件如Lingo 求解模型,得出各决策单元相对效率值。效率值为1 的决策单元为相对有效,小于1 则存在投入冗余或产出不足。通过对效率值深入分析,为资金分配调整提供精准参考,引导资金流向高效决策单元,提升整体资源配置效率。
2.4 计算机技术开发小型评估工具原型
基于评价指标体系和优化模型开发小型评估工具。需求分析阶段,明确工具需具备便捷的数据录入功能,支持常见的 Excel 表格等多种格式数据导入;强大的模型计算功能,能快速、精准运行多目标规划、AHP、DEA 等模型;直观的结果展示功能,以柱状图清晰展示各效益指标值、雷达图综合呈现效益情况,还能生成详细报告。技术选型采用Python 语言,结合 Pandas 库高效处理数据,NumPy库进行复杂数值计算,Scikit-learn 库实现部分模型算法,Django 框架搭建交互性强的Web 应用界面。开发实现时,设计数据库妥善存储数据,编写严谨代码实现模型逻辑与界面流畅交互。用户在Web 界面录入数据后,系统瞬间调用模型计算,将结果实时、直观展示在页面,为决策者提供高效、科学的六堡茶产业链资金分配评估结果,助力其快速、精准决策。
三、优化苍梧县衔接资金向特色优势产业精准投放的策略建议
3.1 基于模型结果的资金分配策略调整
依据实证研究结果,调整资金在六堡茶产业不同环节、不同类型项目间的分配比例。对于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显著的茶旅融合项目,适当增加资金投入,以进一步挖掘产业潜力,带动更多就业与农民增收。在加工环节,向技术创新、产品升级的加工厂项目倾斜资金,提升产业附加值。动态调减低效项目资金支持,将有限资金集中投入到高效益、高契合度的项目中,实现资金精准投放与效益最大化,促进六堡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2 强化项目前期论证与筛选机制
建立严格的项目入库标准,要求项目申报方详细明确绩效目标,如预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量化指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涵盖项目进度安排、资金使用计划等;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明确农户参与方式与收益分配方案。引入专家评审,对项目的可行性、创新性、效益性进行评估,同时借助第三方评估机构,确保评估客观公正,提高项目质量,从源头上保障衔接资金投入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3.3 完善绩效监控与动态调整机制
构建全过程绩效监控体系,定期,如每季度对项目实施情况与绩效目标完成进度进行跟踪评估。运用信息化手段,实时掌握项目资金使用、建设进度、效益产出等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若项目进展顺利、效益良好,可适当追加资金支持;若项目出现问题,如进度滞后、效益未达预期,及时调整资金分配,甚至暂停或终止项目,确保资金使用符合绩效目标与产业发展需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与安全性。
结语
本文通过对苍梧县六堡茶产业链项目衔接资金分配的研究,构建了优化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精准投放资金的策略建议。研究成果有助于提升苍梧县衔接资金使用效益,推动六堡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拓展模型应用范围,结合更多复杂因素完善模型,为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更具普适性的资金分配优化方案。
参考文献
[1]李桢.地方政府产业政策执行优化研究[D].广西大学,2023.
[2]刘张发.扶持资金定量精准分配模型的设计及应用[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21,40(04):111-118.
[3]麦艳.论如何实现六堡茶产业与精准扶贫共生共赢——以广西苍梧县为视角[J].中国集体经济,2017,(2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