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盆景的根瘤病治理
刘荣枝
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磨山管理处 430000
“野棠开未落,山樱发欲然”(南朝《早发定山》中的诗句,现存文献中最早写到山樱花的诗句)、“小园新种红樱桃,闲绕花行便当游。何必更随鞍马队,冲泥踏雨曲江头。(唐朝白居易《酬韩侍郎张博士雨后游曲江见寄》)”、“春风吹彻平原,樱花万顷开无际。枝头烂漫,堆云叠雪,神仙游戏。造化无心,偶为东道,豪情无比。把青山踏遍,晴湖看倦,总一片,欣欣意。那是春归便已,好韶华,与时相替。轻阴微雨,几番朝暮,旋铺新翠。又见珠悬,玲珑映日,玉酣红醉。莫相思,故国天涯同一,是浮生寄。(宋朝李祁《水龙吟·州北看樱花作,即呈家训、筱蕾吟正》)”。早春时节,春暖花开,美丽的樱花打破冬日的沉寂,开得如云似霞,传递着浪漫的气息,自古以来便受到人们的喜爱。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纷纷写诗赋词予以赞美。
近年来,樱花盆景因造型别致、富有韵味、开花早开花美而受到广大游客的高度赞赏,成为一种新兴的赏樱方式。未来,樱花盆景可能会进入千家万户,成为家庭园艺的新宠。
1、樱花根瘤病
根瘤病也称根癌病、冠瘿病、黑瘤病、肿根病,是由根癌土壤杆菌引起的根部肿瘤病。樱花容易患根瘤病,从小苗到百年大树都发现过。樱花根瘤病多发生在表土下根茎部、主根与侧根连接处、或接穗与砧木愈合处。病原菌依靠流水、土壤和地下害虫传播,从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在病原菌刺激下迅速分裂而形成肿瘤,肿瘤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小的不到 1cm,大的可达 100cm。初期乳白色或肉色,逐渐变色成为褐色、深褐色,圆球形,表面粗糙凹凸不平,有龟裂纹。患根瘤病的樱花树早期地上部分表现并不明显,最初仅表现为叶片变小、质地变薄,植株地上部分生长缓慢,随着病情扩展,肿瘤变大,根系发育不良,毛细根相应减少,树势逐渐衰弱,植株无法正常生长,叶色黄化至提早脱落,严重时全株干枯死亡。
现实中为培育不同品种的樱花盆景,常常采用嫁接的方式,实现不同的早花品种(如飞寒樱、初美人樱、大渔樱等)、中花品种(如染井吉野樱、高砂樱、八重红枝垂樱、雪喷泉樱等)、晚花品种(如一叶樱、丝括樱等),以满足樱花节期间不同花期的樱花盆景展出需要,让樱花盆景从花节开始直至结束全程有景可展,有花可赏。嫁接苗也一样可能患根瘤病。
为了保证樱花盆景的观赏效果,满足樱花节期间的樱花盆景展出需求,必须加以重视,及时采取科学手段进行处理
图1:患根瘤病的樱花盆景

2、发现及科学治理樱花盆景根瘤病:
2.1、留意观察,识别症状、检查根系
平时多注意观察植株长势。如果正常养护的樱花盆景发现异常,比如叶片变小、叶片质地变薄,继而萎蔫,非正常掉叶,或生长缓慢甚至停滞,新枝细弱,花芽大量减少,植株地上部分并无病虫害的情况下,极有可能是根系出了问题,可检查其根系是否异常,有没有瘤状物或树根发黑腐烂。
检查方法:扒开盆土查看,或者挖起植株,仔细查看树根。扒掉泥土检查时必须小心谨慎,可以使用小细铲耐心操作,一点一点扒开泥土。操作时尽量保护树根不受损伤或少受损伤,不要弄破或弄断树根,连同毛细根一起都要尽量保护好。如果发现主根或侧根上有瘤状物,就是樱花根瘤病。通常感染了根瘤病的樱花会有不同程度的烂根,烂根初期根内由白变褐色,严重时根会发黑腐烂。患根瘤病的樱花常常会烂根,但烂根的樱花不见得全由根瘤病引起,也有可能是其它原因引起的,比如积水引起烂根,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2.2、隔离病株,防止感染健康盆景
一旦发现感病盆景,立即连种植盆(缸)一起搬(抬)走,与别的樱花盆景隔离开来,以免感染其他健康盆景。隔离之后再进行后续处理。搬到的位置宜平坦四周有一定空间,方便后续操作。
2.3、清理病部,除必除净
用锋利的工具切除瘤状物,挖掉粗根内的腐烂部分直到挖干净为止,坏死的细根直接剪掉,必要时可以用打磨机打磨掉树根或树干上的腐烂部分。清理腐烂的树干时,内部要一直清理到健康的木质部,外面保留的健康树皮的边缘要平整光滑。清理过程不能急躁,需要反复检查,除必除净。为了便于查看清楚,有时候也可用水把树根洗刷干净后,再仔细检查,发现就全部挖除干净。洗根要视情况进行,当根系腐烂严重,毛细根很少的情况可以考虑冲洗,如果毛细根多就不能用大水冲洗,因为毛细根比较脆弱,以免水压大了损伤了毛细根,这种情况可以在水缸中轻轻摆动洗掉根上泥土,总之清理时要注意保护健康的树根,一定要把毛细根尽可能保留好。
图 2 清理病部流程图

2.4、或剪或疏,适当调整根冠比
因为樱花是阔叶树,叶片大而多,水分烝腾量本来就大,又由于樱花盆景摆放时离地近,高温季节时地面反射的热使得需水量增大,可是由于根系受损,树根吸收土壤中的水分、矿物质的能力和输导能力减弱,不能满足原来冠幅大小的树木生长所需,需要对树枝进行适度的轻剪,调整根冠比使之合适,从而满足水分和营养供需平衡。
假设不经轻剪就直接栽种,没有调整到合适的根冠比,可能短时间内看不出不良影响,但等树木抽枝展叶后,极有可能发生萎蔫,难以恢复正常生长。
由于樱花的花芽特性,调整樱花盆景的根冠比时需要正确辨别樱花的花芽与叶芽,修剪时才能正确操作。
2.4.1、认识樱花花芽与叶芽:分化完成后的樱花花芽与叶芽在形态上有明显的区别,通常花芽饱满圆润,有的窄椭圆形如重瓣寒绯樱,有的卵圆形如初美人樱,而叶芽相对于花芽来说长得细尖形状,芽尖尖锐。观察发现,樱花的花芽有单生,也有花芽与叶芽并生,有的二芽并生中一个花芽一个叶芽或者二个都是花芽;有的三芽并生中二个花芽一个叶芽或者三个芽都是花芽;有的品种的侧芽里花芽多叶芽很少,几乎只在顶芽有叶芽;樱花枝条上的顶芽有可能为单生叶芽,也有可能花芽叶芽并生。顶芽为三芽并生时叶芽常居中,两侧为花芽。有时候顶芽看不到叶芽往往是因为外部原因导致叶芽受损缺失。
樱花的花芽为纯花芽,只能开花,不能抽枝展叶。如果某节点的芽只有纯粹的花芽而无叶芽并生的情况,那么花谢后该节点会变成光秃状。如果枝条上只在顶芽有叶芽,侧芽为连续的花芽,侧芽没有叶芽花芽并生,那么花谢后该枝条顶芽会抽枝展叶,枝条会继续长长,树冠会继续长大,但枝条中间段会发生空膛。

图 3 飞寒樱的花芽与叶芽
2.4.2、正确轻剪:了解了樱花芽为纯花芽,只能开花,花谢后不能抽枝展叶的特性,为了防止产生空枝造成枯枝,轻剪时必须认清花芽和叶芽,修剪的剪口必须留在叶芽上方,叶芽可以抽枝展叶,保证树木树型美观,不会因剪口位置错误而形成枯枝。修剪时可以从叶芽上方约0.5cm 处保留叶芽进行轻剪,剪口要平滑无毛刺,平滑的剪口不易感染病虫害。有的品种比如重瓣寒绯樱,其花枝上有较多叶芽分布,且有花芽和叶芽并生现象,可以进行适当短截;有的品种只有顶芽为叶芽,侧芽几乎全部为花芽,其侧芽在开花后无萌芽抽枝的能力。若将其顶芽短截,枝条将成为废枝而慢慢枯死,对这些品种就不能进行短截,只能疏枝,即从枝条基部剪除。如松月樱、普贤象樱、御车返樱。如果品种不宜短截,盆景枝条稀疏确实没有枝条可疏就不修剪,重新上盆后加强管理。
2.4.3、适宜时间:宜在休眠期进行,最好在气温回升,芽快要萌动时进行。所以,根瘤处理的时间宜在冬末春初,气温回升,芽快要萌动时进行,且当天完成全部流程,不宜拖延跨天。
花芽开花后,该节点无叶芽花芽并生的情况下,节点处不会抽枝长叶,呈光
2.5、涂刷伤口愈合膏
图4 纯花芽花谢后状态

为了防止伤口干裂,减少伤口感染的风险,防止水分和营养流失,促进伤口愈合,提高成活率,在以上步骤处理完成后,立即为所有枝条、树根上的伤口用软毛刷涂刷伤口愈合膏。伤口愈合膏事先加入黑色墨汁搅拌均匀。没有用完的伤口愈合膏盖好瓶盖置于阴凉处,留着以后还可接着再用。涂过的软毛刷子用干净的水泡起来以保持刷毛柔软,以后还能继续使用。
2.6、更换新盆种植
原来的种植盆消毒后单独置于阳光下暴晒。以上步骤均处理好之后的樱花树重新换新的瓦盆或土陶盆种植。新盆要透气,不宜用好看不透气的塑料盆或瓷盆。
2.7、更换新的种植土
原来的旧土由于已被病菌感染,必须全部弃用,重新更换新的种植土。新的种植土可事先采用园土、泥炭土、砂按 3:3:4 比例拌合均匀后摊晒备用。砂的透气性好,实践证明用砂来养根很合适,因此砂的用量还可以视根的情况在后期酌情局部增加。准备上盆的种植土应干燥松散,以手握能成团,松开轻触则松散为宜,不能过于潮湿。过于潮湿的土壤不透气,会造成保留的根系继续腐烂。不论是上盆时还是后期管养过程中,都要关注土壤墒情,保持湿润即可,不可过干造成干枯也不能积水造成烂根。
重新上盆时土壤不能埋深,回填种植土时比原来的种植深度略深 2-3cm 就可以了,等种好浇水后土面会发生沉降,刚好与原来种植深度保持一致。
2.8、根据观赏面重新上盆
处理好根系,调整好根冠比例的植株按观赏面重新确定种植方向,重新种植上盆。上盆前先在盆底排水孔上方垫稳拱形碎瓦片或有细孔的金属网片→盆中填底土→按观赏面放入植株→回填种植土→洒施五氯硝基苯药粉进行土壤消毒→继续回填土种植→填土快到植株根茎部时在土面按需洒上生根粉→覆土并捣实→大型盆景可在盆上安放控根器→继续覆土并捣实→控根器内外壁四周插杆固定→浇透水→置于通风良好的阴凉处缓苗→科学管养。
2.9、烧毁根瘤
将剔除下来的根瘤,集中烧毁,不得随意丢弃。
2.10、工具消毒
对处理过病株的工具消毒后存放。
2.11、科学管养
重新上盆的樱花盆景在管养过程中应控水、合理施肥、控旺、定期检查,预防复发。3、重新焕发生机的樱花盆景展出效果
图 5 伤口愈合膏
图 6 2025 年武汉东湖樱花节展出的樱花盆景

参考文献:
[1]程述.樱花[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24:97.
[2]严春风.樱花应用指南[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109-110.
[3]袁冬明、严春风、赵绮.樱花[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286-288.
[4]张艳芳.樱花欣赏栽培 175 问[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89-91,119-120.
作者简介:
刘荣枝,出生于 1972 年 1 月,女,汉族,本科(学士学位)籍贯:武汉市;工作单位:;职称:风景园林专业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樱花盆景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