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美术“创新纸艺”课堂教学实践

作者

张铖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小学225200

一、小学美术“创新纸艺”课堂教学的作用

小学美术“创新纸艺”课堂教学的开展有着多重作用。首先,能够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艺术作品中通常承载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展现了他们想要表达的话语。在纸艺中,由于不同地区间社会背景、文化历史不同,其在艺术的表现形式上也有所不同,教师通过开展“创新纸艺”课堂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到多样的纸艺作品,感受艺术的表现力,进而加强对文化的认识。其次,能够锻炼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小学阶段学生的各项能力还在不断发展中,将纸艺融入小学美术教学中,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将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锻炼手眼协调能力。随着手眼协调能力的提升,小学生逐步可以完成自主穿衣、吃饭、学习等自理活动,还能够使他们有效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提高身体素质,实现健康发展。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创新纸艺”课堂教学的重视,为学生带来更加完善的课程设计。最后,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学生在进行纸艺创作时,需要他们做好构思,根据创作的主题选择合适的纸张材质与颜色,以满足创造的需要。同时,学生通过应用好自己的技术,能够实现对纸艺作品的艺术塑造,进而从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美术审美与实践技能[1]。

二、小学美术“创新纸艺”课堂教学

(一)创新材料选择,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有着较强的想象力,他们对身边的事物有着极大的好奇心,能够充分挖掘出身边的各种素材,完成对创作的创新。纸在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满足人们的多样需求。纸张成本较低,材质轻薄,有着丰富的塑造能力。在美术创作中,纸张是很好的创作材料,学生在应用时可以通过剪贴、撕扯、折叠等方式,创作出多样的作品,展现自己的艺术创作能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纸张种类,丰富了学生的创作选择,增添了课堂的趣味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收集身边的纸张,如旧报纸、快递箱、零食包装等,并带领他们感受纸张的质地,思考如何变废为宝,创新作品设计。在多样的素材中,学生丰富了感官认知,进而从中提升兴趣,积极投入到创作中,感受纸张的多变性。在小学生的想象下,他们赋予了纸张生动的活力,进而深入创作中,提升艺术审美。

(二)整合学生特征,优化课程设计

纸张不仅能够作为创作的材料,还包含了丰富的课程资源。结合小学美术教材可以发现,各个年级的美术课程都含有手工教学,将纸艺融入进美术教学中,可以满足小学阶段学生的个性特征,丰富课堂形式。小学美术教师在进行设计时通常会根据教材的内容规划课程安排,然而教材内容较为局限,需要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挖掘,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优化教学设计,为美术课堂增添生动活力。例如,低年级小学生动手能力较弱,耐心较差,在进行手工创作时难以静下心来,导致课堂效果不佳。对于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平面纸艺创作,指导他们通过拼贴、剪切等操作,感受纸张的特征及用法,进而从中认识纸艺创作的多样性,体会美术学习的乐趣。中年级阶段的小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各项能力,能够静下心来仔细完成创作。因此,教师在对这一年级阶段的学生设计课程时可以适当地增加难度,鼓励学生尝试立体的纸艺创作,提升其对创作的认知,提高学生审美与创作的能力。高年级学生动手能力较强,审美能力有所加强,能够参与到一定难度的手工创作中。教师可以适当为学生提出创造的要求,使他们能够在创作时赋予作品深入的内涵,展现出纸艺创作的特色,实现综合发展的目标[2]。

(三)加强技巧指导,提高学生能力

纸艺创作中涉及多种技巧,呈现出了多样的艺术作品。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加强对教学方式的创新,还需要对学生加强技巧指导,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在实际的纸艺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根据学习的主题设计创作任务,然后为学生进行细致的示范,使他们明确创作的步骤。在观赏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动手尝试,在实践体验中掌握技巧的用法,创作出完美的艺术作品。在纸艺创作中,最简单的技巧就是用手将纸撕成各种形状,这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具有着较强的趣味性,能够调动他们积极性参与到其中,完成艺术创作。教师在学生创作时要指导他们观察不同操作中纸张延伸的方向与变化,并引导他们从多个角度观看纸张的形状,发挥想象力,加强对纸张的认识。

(四)开展实践活动,拓展创作形式

多数小学生性格活跃,喜欢展现自己的技能,将纸艺创作应用到生活中,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创作热情,提升审美能力。如,可以在节假日来临前带领小学生制作贺卡,将美好的祝福融入创作中;还可以在春节前带领学生制作窗花,增添新年氛围等。通过这些创作方式,能够赋予纸张新的生机,以更具体的样貌展现出来,为学生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促使他们学会纸艺的多种创作方式,能够将技巧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环保理念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环保作品的出现吸引了人们的注意。教师在进行纸艺教学时,可以将环保意识融入其中,带领学生认识绿色理念,关注自然之美,感受生态的多样性。在小学美术“创新纸艺”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以环保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要求他们利用好身边的废旧纸张进行再创作。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随意组队,在明确分工下相互配合,完成创作设计、纸张收集、作品制作等步骤。通过精心的设计,废旧的纸张变成了一个个精美的艺术品,有效展现出了纸张的艺术魅力与学生的创作能力。艺术是一种含蓄的语言表达,展示了学生对世界的认知与想象。在纸艺的创新下,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纸张的特征,探索其中的艺术性,体会其中的美。多样的纸张素材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提高动手能力,使得学生在生动趣味的美术学习中实现全面提升。

结语:

纸艺作为小学美术教学的形式之一,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还能够使他们从中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加强对美术创造的兴趣。通过小学美术“创新纸艺”课堂教学,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使学生能够将自己的各种想法通过对纸张的塑造传递出来,更好地锻炼思维想象,加强动手能力,进而从中收获创作的体验。

参考文献

[1] 林艳梅.小学美术"创新纸艺"课堂教学论述[J].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0, 000(006):P.1-1.

[2] 张征.现代纸艺设计与美术教育的融合[J].中国造纸, 2024, 43(12):I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