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促进核心素养提升的路径研究

作者

赵宏艳

宁城县天义第三实验小学 0242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愈发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大单元教学设计通过知识整合,打破传统知识碎片化的局限,与核心素养的多维度发展呈现出显著的协同性;在教学目标设定上,摒弃传统的孤立性,展现出高度的一致性,有力推动核心素养的落地。同时,从开展小组探究培养合作与思维能力、创设真实情境开展主题式教学活动、巧用差异教学推动个性化深度探究这三条路径出发,阐述如何利用大单元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教学方向,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以适应新时代教育对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核心素养;思维能力

一、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与核心素养提升的关联

(一)知识整合与核心素养发展的协同性

小学数学知识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但传统教学常将知识碎片化,不利于学生构建完整知识体系。大单元教学设计打破这种局限,依据知识内在逻辑与学生认知规律,整合相关内容形成有机整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掌握具体知识点,更能理解知识间联系,构建知识网络。这一过程与核心素养发展紧密相连,如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等素养的形成,依赖学生对知识的系统理解与运用。知识整合为核心素养发展提供坚实基础,核心素养又推动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整合,二者协同共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的一致性

在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的设定具有一致性特点。教师从单元整体出发,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出涵盖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维度的整体性教学目标。这个总目标贯穿于整个大单元教学过程中,各个课时的教学目标都是围绕单元总目标进行细化和分解。每一个课时的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实现单元总目标的一部分,它们相互关联、层层递进。这种教学目标的一致性,避免了教学活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学生在系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达成对知识的掌握和核心素养的提升。学生在朝着单元总目标前进的过程中,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学习方向,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促进核心素养提升的路径

(一)开展小组探究,培养合作与思维能力

在小组探究活动中,学生们围绕特定的数学问题或任务,共同探讨、交流想法、分工合作。这一过程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拓宽思维视野。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思考方式和知识储备,通过小组讨论,他们能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同时,在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明确各自的责任,协调彼此的行动,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例如,在“多边形面积”的大单元教学中,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究活动。我们会设定一个探究主题:如何利用已学的图形面积知识来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首先,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每个小组都配备相应的学习材料,如不同形状的梯形卡片、剪刀、直尺等。我引导学生思考之前学习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的方法,鼓励他们尝试运用类似的转化思想来探究梯形面积。小组内成员开始讨论,有的学生提出可以把梯形剪成两个三角形,有的则认为可以将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大家各抒己见,随后进行分工,有的负责裁剪图形,有的负责测量数据,有的负责记录计算过程。在不断尝试和讨论中,学生们最终发现可以通过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利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掌握了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更在合作探究中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沟通交流能力,有效提升了数学核心素养。

(二)创设真实情境,开展主题式教学活动

真实情境能够拉近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距离,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可感。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创设真实情境开展主题式教学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主题式教学以一个主题贯穿整个教学活动,整合多个相关知识点,使学生在完整的情境中构建知识体系,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从而促进核心素养的提升。以“百分数”大单元教学为例,我们可以创设“商场促销”的真实情境开展主题式教学活动。在活动开始前,让学生收集商场中各类促销信息,如折扣、满减、买一送一等。课堂上,引导学生将收集到的信息转化为数学问题,比如“某商品打八折出售,原价100元,现价是多少?”、“满200元减50元,相当于打几折?”等。学生们在分析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不仅深入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和应用,还学会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购物问题。同时,通过对不同促销方案的比较分析,培养了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和数学应用能力,提升了核心素养。

(三)巧用差异教学,推动个性化深度探究

学生个体在数学学习能力、兴趣爱好、认知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大单元教学设计中的差异教学,关注到这些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设计分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拓展任务,鼓励他们深入探究数学知识的本质与应用;对于学习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设计基础练习与针对性辅导,帮助他们逐步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通过这种方式,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发展,推动个性化深度探究,提升核心素养。例如,在“小数乘法和除法”的大单元教学中,我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层教学。在课堂练习环节,我设计了基础、提高和拓展三个层次的练习题。基础题主要针对学习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考查小数乘除法的基本运算规则,如简单的小数乘法口算、竖式计算等,帮助他们巩固基础知识。提高题则面向中等水平的学生,题目难度有所增加,例如涉及小数乘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像计算购物总价、物品单价等,锻炼他们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我布置拓展题,如探究小数乘除法中积与因数、商与被除数的大小关系规律,并尝试用数学语言进行总结和证明。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任务,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基础薄弱的学生通过练习基础题逐步掌握运算技能,中等水平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升应用能力,而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拓展探究中培养了逻辑推理和创新思维能力,实现了个性化的核心素养提升。

结语

通过知识整合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为核心素养的提升奠定了基础。而开展小组探究、创设真实情境、巧用差异教学等路径,则从不同的方面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在新课标背景下,我们应积极探索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有效策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思维能力、数学应用意识等核心素养。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学数学教学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进一步优化大单元教学设计,以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丁志伟.深度教学理念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J].天津教育,2024,(36):28-30.

[2]程灵菲.关于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有效性的探讨[J].学苑教育,2024,(36):88-90.

[3]朱洪宝.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实施策略[J].天津教育,2024,(34):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