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小学体育教学设计与实施

作者

赵常春

赤峰市松山区第一小学 024005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小学体育教学在核心素养培育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核心素养涵盖学生的健康意识、运动技能、体育品德等多方面。这有助于将体育教学从单纯的技能传授提升到全面育人的高度。小学体育中的核心素养培育能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爱,为其终身运动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等优秀品质。同时,也有助于促进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使体育课程更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和学生发展需求,推动小学体育教育向更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体育;教学设计;合作精神

一、核心素养培育下小学体育教学的意义

(一)培育学生自主运动习惯

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角度来看,小学阶段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体育课程能够给予学生系统的运动引导,让他们逐渐认识到运动对自身健康的重要性。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通过规范的课程设置、科学的运动安排,学生开始了解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和益处。这种规律性的体育活动体验,使学生的身体适应运动节奏,从而产生一种内在的驱动力。当他们感受到运动带来的身心愉悦,如精力更加充沛、情绪更加稳定时,就会逐渐在内心深处种下自主运动的种子。而且,体育教学中的分层教学、个性化指导等元素,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运动需求,进一步增强他们参与运动的自信心,使得自主运动的习惯更容易生根发芽。

(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

在核心素养的视野下,体育不再仅仅是身体的锻炼。首先,体育活动能够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在面对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体育项目,如长跑、攀爬等,学生需要克服身体的疲劳和心理的恐惧,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意志力得到磨炼。其次,体育教学中的团队项目,如篮球、接力赛跑等,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生需要学会与队友沟通、配合,理解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再者,体育也是一种培养规则意识的良好途径。无论是比赛还是日常的体育训练,都有明确的规则,学生在遵守这些规则的过程中,逐渐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这对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遵纪守法有着积极的迁移作用。

二、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小学体育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

(一)结合信息技术辅助,创新教学形式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为小学体育教学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如视频、动画等,将复杂的体育动作进行分解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动作要领。通过线上教学平台,教师还能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进度和能力,推送适合他们的体育知识与训练内容。此外,借助运动监测设备,实时跟踪学生的运动数据,包括心率、运动强度等,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案,确保学生的运动安全与有效性。例如,在教授广播体操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室的设备,播放标准的广播体操教学视频。在视频中,将每个动作进行慢放,并配以详细的动作讲解和示范。学生通过大屏幕能够清晰地看到动作的起始位置、运动轨迹以及身体各部位的协调配合。在学生初步学习后,我会利用手机的摄像功能,拍摄学生练习的视频,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回放,让学生自己观察与标准动作的差异,进行自我纠正。同时,我还会借助运动类APP,布置课后的广播体操打卡任务,学生完成练习后可以上传自己的练习视频,APP会根据动作的规范性给予相应的评分和建议。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开展体育实践拓展,培养实践能力

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往往局限于固定的场地和有限的器材,而实践拓展活动则可以打破这些限制,将体育教学延伸到更广阔的空间。通过开展户外体育实践拓展活动,如定向越野、登山等,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运用所学的体育技能,提高他们的环境适应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拓展活动中,学生需要自己规划路线、判断方向、调整运动节奏等,这些都需要他们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此外,实践拓展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因为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体育活动存在各种潜在的危险,学生需要学会识别危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开展定向越野活动为例。我首先会向学生介绍定向越野的基本规则和所需技能,如地图阅读、指北针使用等。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发放一张简易的校园地图和一个指北针。我会在校园的不同地点设置若干个检查点,并在地图上标记出来。活动开始后,每个小组需要根据地图和指北针找到各个检查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需要团队协作,共同商量路线选择,有的学生负责看地图,有的学生负责寻找标志性建筑作为参照,还有的学生负责记录已经找到的检查点。如果遇到困难,比如找不到某个检查点或者走错了方向,他们需要自己想办法解决,是重新规划路线还是向其他小组求助。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不仅锻炼了身体,提高了奔跑能力和方向感,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学会了在实际情境中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三)挖掘体育文化内涵,培育文化自信

小学体育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入挖掘这些内涵对于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至关重要。体育文化包括体育历史、体育精神以及不同民族和地区的特色体育项目等。了解体育历史,能让学生知晓体育的发展脉络,感受人类对体育追求的传承。体育精神,如奥林匹克精神所倡导的“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激励着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超越自我。而各民族和地区的特色体育项目,如蒙古族的摔跤、朝鲜族的跳板等,体现了多元的文化魅力。通过学习这些,学生能增强对本民族和本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以教授武术这一传统体育项目为例,我们可以这样开展教学。首先,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武术的悠久历史,从古代战争中的武术应用到现代武术在国际舞台上的展示,让学生了解武术在中华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接着,讲解武术所蕴含的武德精神,如尊师重道、扶危济困等,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在武术动作教学过程中,我会强调每个动作的文化寓意,如太极拳中的阴阳平衡理念。同时,组织学生观看武术表演视频,感受武术的刚柔并济之美。然后,带领学生进行武术练习,从基本的手型、步型到简单的套路。在练习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对武术文化内涵的理解。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传统文化展示活动,让他们身着传统武术服装进行表演,向全校师生展示武术的魅力,从而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自信。

结语

通过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小学体育教学能够更好地达成培育学生自主运动习惯、提升综合素养的目标。在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结合信息技术辅助创新教学形式、开展体育实践拓展培养实践能力以及挖掘体育文化内涵培育文化自信等策略的运用,能够让小学体育教学更加丰富多彩。这些策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体育水平,还能够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种下核心素养的种子,随着他们的成长逐渐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林宜录.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小学体育篮球教学[J].亚太教育,2024,(12):50-52.

[2]周晓明.新课改形势下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教育界,2024,(15):86-88.

[3]汪应尧.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体育生活化教学探究[J].考试周刊,2024,(24):9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