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创新路径:从学党史到跟党走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作者

谢帅

耒阳市第四中学  421800

引言

理想信念教育是培养青少年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特别是高中阶段,学生的思想观念逐渐成熟,社会经验逐步丰富,是塑造理想信念的关键时期。党史学习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伟大历程,坚定他们的民族自信心与社会责任感。然而,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推进,传统的党史教育面临许多挑战,教学形式单一、内容脱离实际、学生兴趣不足等问题时常出现。因此,探索高中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创新路径,推动党史教育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成为了当前教育改革的迫切任务。

一、高中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及其问题

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理想信念教育又是其核心。党史教育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旨在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价值观。然而,目前很多学校在实施党史教育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目前,高中党史学习的内容主要依赖于教材和教师讲解,往往涉及大量的历史事实和政治理论,缺乏与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大部分学生对于党史知识的兴趣较低,尤其是在考试压力大的情况下,他们更关注应试内容,而忽视了党史学习的深层价值。

传统的党史教育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学手段相对单调。很多时候,教师依赖于课本内容进行灌输式教学,缺少互动和参与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在党史教育中的运用还不够充分,无法让学生从实际体验中感受党史的深刻内涵。

高中生处于青春期,正值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常常对“枯燥”的历史教育产生抵触心理。部分学生认为党史教育与他们的现实生活关系不大,对这一传统教育方式产生疏离感。因此,党史教育的效果往往难以得到预期的效果。

尽管党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学校并未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设计差异化的教学策略。部分教师在教学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导致学生在学习党史时没有形成深刻的情感认同和思想共鸣。

二、创新党史教育的理论基础

要实现高中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创新,首先需要在理论上进行深刻的反思。党史教育并非仅仅是对历史事件的简单记忆,而是要通过历史的镜头,帮助学生认识到革命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意义。因此,创新党史教育的路径应当从以下几个理论方面出发:

党史教育应当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帮助学生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认识到每个历史事件和人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其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的。通过学习党史,学生能够树立辩证思维的方式,理解社会进步与国家发展的复杂性。

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党史学习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党史学习,学生不仅能够了解革命历史和党的伟大历程,还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与集体主义精神。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学习者的兴趣和情感是教育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创新党史教育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采用生动有趣、富有互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对党史的情感认同。

三、高中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创新路径探索

要实现党史教育的创新,关键在于改变现有的教育内容和形式。具体的创新路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党史教育不应仅仅停留在陈述历史事件和政治理论上,更应通过结合新时代背景,深入挖掘党史对当代社会与个人的现实意义。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党史对他们现实生活的指导作用,让学生从中感悟到党史背后蕴含的理想信念与精神力量。

为了提升党史学习的吸引力,可以通过情景教学、课堂辩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党史的丰富内涵。此外,组织学生参观党史教育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也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党史的意义,增强党史教育的互动性和实践性。

党史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情感的认同。教师应通过讲述党史中的感人故事和英雄人物的事迹,引导学生体会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激发他们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通过情感的共鸣,增强学生的理想信念。

在党史教育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制定差异化的教学策略。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个性化辅导等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思考方向,选择不同的党史专题进行深入研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四、党史教育的实践路径与实施策略

课堂教学是党史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师应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生动的案例,增加课堂互动性和趣味性。此外,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兴趣,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调整教学方法。

学校应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党史教育基地的参观、红色文化活动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历史体验感。通过与实际的党史遗迹、红色文化的接触,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历史事件的重要性,从而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高校与中学、学校与社会的联合是党史教育创新的重要途径。通过建立校外党史讲座、社会实践活动等联合机制,学生可以在不同的场所和环境中接触党史教育,从而更全面地感受党史的深远影响。

五、结论

高中生理想信念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党史教育作为其中的关键环节,对于学生的思想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讨了高中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创新路径,提出了通过更新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加强情感教育等方式,使党史教育更符合新时代青少年的需求,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学党史、跟党走”的深刻内涵。通过不断创新教育模式与策略,高中生理想信念教育将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道路上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梦潇. 高中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湖南理工学院,2024.DOI:10.27906/d.cnki.gnghy.2024.000548.

[2] 李开倩 . “老山精神”融入文山州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D]. 大理大学 ,2024.DOI:10.27811/d.cnki.gdixy.2024.000533.

[3] 臧伟 . 初中生党史教育有效实践策略研究 [D]. 济南大学 ,2023.DOI:10.27166/d.cnki.gsdcc.2023.000541.

[4] 龙丽华 . 新时代高中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D]. 吉首大学 ,2023.DOI:10.27750/d.cnki.gjsdx.2023.000173.

本文系衡阳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立项课题 2023 年度立项课题《“学党史,跟党走”高中生理想信念教育实践与探究》(课题立项编号:XDJ2023312)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