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主题活动下培养小学生英语文化意识探究

作者

王梅

遵义市丰乐小学 贵州遵义 563000

引言

主题活动作为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形式,以其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特点,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通过主题活动,学生可以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感受英语文化,加深对英语文化的认知。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主题活动下培养小学生英语文化意识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深入探究主题活动下培养小学生英语文化意识的困境与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主题活动下培养小学生英语文化意识探究的困境

(一)教师文化意识及教学能力不足

部分小学英语教师自身的英语文化知识储备不够丰富,对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价值观等方面的了解较为局限。[1] 这就导致在设计和组织主题活动时,难以深入、全面地融入英语文化元素。同时,一些教师缺乏将文化知识与主题活动有效整合的教学能力。他们往往不知道如何巧妙地将文化内容渗透到活动环节中,使得主题活动与文化意识培养脱节。

(二)主题活动形式化严重

许多学校开展的英语主题活动过于注重形式,追求活动场面的热闹,而忽视了活动的实质——文化意识的培养。教师没有在活动前对相关文化背景进行充分讲解,活动后也没有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导致学生参与活动后,文化意识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升。部分主题活动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学校可能会随机开展一些主题活动,但这些活动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来逐步加深学生对英语文化的认识。

(三)学生个体差异被忽视

小学生由于家庭背景、生活环境、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不同,在英语文化意识的基础和学习需求上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然而,在主题活动设计时,教师往往采用 “一刀切” 的方式,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些差异。对于英语基础较好、对英语文化接触较多的学生来说,一些简单的主题活动可能无法满足他们对文化知识深入探究的需求;而对于英语基础薄弱、对英语文化较为陌生的学生,过于复杂的主题活动又可能让他们感到无从下手,产生挫败感,从而降低对英语文化学习的兴趣。

二、主题活动下培养小学生英语文化意识探究的途径

(一)提升教师文化素养与教学能力

教师是培养学生英语文化意识的关键引导者,提升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与教学能力至关重要。 [2] 例如,开展关于 “英语国家文化面面观” 的系列培训,涵盖英语国家的历史演变、社会习俗、价值观念等方面,拓宽教师的文化视野。同时,鼓励教师进行自我学习与提升,通过阅读英文原著、观看英文电影、参加线上文化课程等方式,不断丰富自身的文化知识储备。教师还应积极探索将文化知识融入主题活动的有效方法,精心设计活动环节,使文化意识培养贯穿于活动的始终。比如,在 “School”(学校)主题活动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关于英美学校日常学习生活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与国内学校的不同之处,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发现,最后让学生用英语描述自己理想中的学校,融入对中西方教育文化差异的思考。

(二)优化主题活动设计

1. 注重活动实质,深度融入文化元素

主题活动的设计要紧密围绕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目标,避免形式主义。在活动策划阶段,教师要深入挖掘主题背后的文化内涵,将其巧妙地融入到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以“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世界各地的节日)主题活动为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英语国家节日,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视频等方式了解该节日的起源、庆祝方式、象征意义等文化信息。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汇报,分享自己所了解的节日文化。接着,开展 “节日模拟庆祝” 活动,让学生按照该节日的传统习俗进行庆祝,如制作节日特色装饰品、准备节日美食等,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英语文化的魅力。

2. 构建系统连贯的活动体系

学校和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英语学习规律,构建一个系统连贯的主题活动体系。可以按照文化主题的类别,如节日文化、饮食文化、礼仪文化等,有计划地开展系列主题活动。每个主题活动之间相互关联、逐步递进,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英语文化知识框架。例如,在开展 “饮食文化” 主题活动后,可以接着开展 “餐桌礼仪文化” 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英语国家在用餐过程中的礼仪规范,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理解。

(三)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1. 了解学生差异,精准设计活动

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英语文化基础和学习需求,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收集学生的相关信息。根据学生的差异,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如基础层、提高层和拓展层。[3] 在主题活动设计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和要求的活动任务。以 “My neighborhood”(我的社区)主题活动为例,对于基础层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他们用简单的英语词汇和句子描述社区中的常见场所,如“There is a park in my neighborhood.”;对于提高层的学生,除了描述场所,还要求他们用英语介绍在社区中经常进行的活动,如 “Ioften play football in the park.”;对于拓展层的学生,则引导他们对比中西方社区文化的差异,并进行简单的阐述,如“In Western neighborhoods, people usuallyhave more private space compared to Chinese neighborhoods.”

2. 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共同进步

在主题活动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合理搭配在一个小组中。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基础层的学生可以在提高层和拓展层学生的带动下,更好地参与活动,提高自己的文化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而提高层和拓展层的学生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也能进一步巩固和深化自己的知识。例如,在 “English stories”(英语故事)主题活动中,小组共同选择一个英语故事进行表演,基础层的学生负责简单的角色台词,提高层的学生负责丰富故事细节,拓展层的学生则对故事所反映的文化背景进行解读,共同完成一个精彩的故事表演,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有所收获。

结语

在全球化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具备良好英语文化意识的小学生,将更有能力适应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综合性人才。通过教师、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主题活动将成为培养小学生英语文化意识的有效载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纳英语文化,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曹云帆 . 例谈跨学科主题活动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J]. 新课程研究 ,2025(12):129-131.

[2] 郭华萍 . 跨文化视域下校园英语主题活动设计 [J]. 才智 ,2023(3):96-96.

[3] 杜意妹 . 挖掘教材主题 , 培育学生文化意识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 [J]. 基础教育课程 ,2025(3):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