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作者

林香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南通中心小学 350111

教学分析:《植树问题》渗透不同植树模型的思想方法,创设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从中发现规律,抽取出数学方法,了解两端都栽、只栽一端、两端都栽三种植树方法。引导学生借助线段图,经历猜想、实验、抽象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间隔与点之间的数量关系,再运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经历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测、操作、观察、验证、交流等探究活动,体会植树问题的规律,构建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2、让学生通过“化繁为简”从简单问题中探索规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模型思想和化归思想。

教学重点:借助画图探究植树问题中棵树与间隔之间的关系并理解其中的道理。

教学难点:运用植树问题的解题思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准备:课件、学具、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周末爸爸妈妈带小华到福州高新区游玩。高新区中有一条乌龙江大道,看到这条路的图片你有什么想说?(图片中两侧的路光秃秃的,让学生观察发现路旁没有种树)生发言

师:孩子们的眼睛可真雪亮!我们可以植树,其实在植树中隐藏着很多数学问题呢! 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植树问题。

二、充分经历,探究新知

1. 大胆猜测,引发冲突(1) 读一读,说一说。

课件出示:在长3000 米的乌龙江大道一边植树,每隔5 米栽一棵树(两端都要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师:你觉得解决这题所需要的重要信息是哪些?生发言

师在黑板画一条直线。

① 师:“一边”是什么意思?“两端”指的是什么 ?

② 师:“每隔5 米栽一棵”是什么意思?

师请个学生上台来边说边操作每隔5 米画线段图。

(2) 猜一猜,想一想。

师:大家猜猜,一共要栽几棵树?该怎么解决?把你的想法写在数学簿上。生动手完成,师巡视拍照。师:到底是几棵树呢?

师:大家写的答案过程中都 3000÷5=600 。600 代表什么?生发言。3000米里每隔5 米有一个间隔,3000 米里有600 个5,600 个间隔。

师:到底是 600 棵、601 棵、还是 602 棵呢?树与间隔数之间有什么关系?你打算怎样检验自己的猜想?我们像刚才这样?

生:画线段图验证。师:那大家来画图来验证。

2. 借助操作,探究规律(1) 初步体验,化繁为简。

①师:用一条线段表示 3000 米的小路,每隔5 米栽一棵,每隔5 米种一棵,每隔 5 米种一棵,照这样一棵一棵种下去,是不是很麻烦 ? 为什么觉得麻烦?生发言

②师:就是3000 米在这道题中显得数据有点大,画图时会很麻烦。像这样比较复杂的问题,可以先从简单一些的情况入手进行研究,间隔数与棵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再发现规律去解决复杂的 3000 米路植树问题。在数学中,这叫“化繁为简”。可以先选取3000 米中的一小段研究规律。

(2)动手操作,初步体验。

师:植树问题中两端都栽树到底蕴含着怎样的规律呢?请大家四人为一小组共学,完成个人学习单和组长学习单。

个人学习单:1. 画一画: 组内商量,从15、20、25、30、40、45、50 米中,各自选择一个不同路长,每隔5 米栽一棵(两端都栽)画一画,一共要栽几棵树?2. 填一填:我选的路长米,每隔 5 米栽一棵(两端都栽),有个间隔,要栽棵树。3. 说一说:数据汇报给小组长记录到表格中,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组长学习单:1. 画一画: 组内商量,从15、20、25、30、40、45、50 米中,各自选择一个不同路长,每隔5 米栽一棵(两端都栽)画一画,一共要栽几棵树?2. 填一填:我选的路长米,每隔 5 米栽一棵(两端都栽),有个间隔,要栽棵树。3. 组长汇总小组数据。4. 观察数据,讨论并记录小组的发现。

① 四人为一小组,组内共学8 分钟。 ② 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展示。师:你是怎样画的? 为什么这样画? 一共有几个间隔?一共要栽几棵树 ?

发现总结,感知规律

师:请小组来汇报。生发现:棵树比间隔数多1,即间隔数 +1= 棵数

师:都发现棵数都比间隔数多 1 。为什么会多出来 1,这 1 棵在哪里?教师演示食指和大拇指组成一个 L 型表示一个间隔数让生跟着比划,感受一棵数对应一个间隔。间隔数 +1= 棵数 4+1=5 (棵) 5+1=6 (棵)。学生发言师:大家可以像老师这样子一棵树对应一个间隔。

师:那能不能一起来数一数 30 米路长的情况。(生边数边说:一棵树一个间隔,一一对应)6+1=7(棵)间隔数 +1= 棵数。

师:两端都种,那100 个间隔?要种几棵树?生:

师:300 个间隔?要种几棵树?生: 300+1=301 (棵)

师:600 个间隔?要种几棵树?生: 600+1=601 (棵)

(4)归纳概括,理解规律

师:能用式子把规律表示出来吗?怎么表示间隔数?表示棵数呢?

生:全长 ÷ 间隔长 Σ=Σ 间隔数 间隔数 +1= 棵数(教师板书)

师再次讲解其中规律:两端都栽,植树棵树比间隔数多 1,也可以说间隔数比棵树少 1

三、回归文本,解决例题

植树模型拓展介绍

1、在3000 米的乌龙江大道一边植树(两端都栽),每隔5 米栽一棵树,一共要栽几棵树?师:怎么解决呢? 3000÷5=600 (个) 600+1=601 (棵)间隔数+1= 棵数

2、师:什么情况下只种600 棵树呢?

生:只栽一端。师: 对,3000 米的乌龙江大道一边植树(只栽一端),每隔5 米栽一棵树,一共要栽几棵树?师:间隔数 Σ=Σ 棵数 3000÷5=600 (个)间隔数Σ=Σ 棵数 600 个 =600 棵

3、师:那两端都不种,间隔数和棵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3000 米的乌龙江大道一边植树(两端都不栽),每隔 5 米栽一棵树,一共要栽几棵树? 3000÷5=600 (个)间隔数 -1= 棵数 600-1=599 (棵)

四、建构模型,回归生活

1、解决问题。

2、引导学生找生活中的植树问题。

五、本课总结,夯实基础

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植树问题 总长 ÷ 间隔长 Σ=Σ 间隔数 间隔数 +1= 棵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