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行为素养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渗透途径探究
王少贤
江苏省昆山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引言:随着全民健康意识提升健康行为素养已成为现代公民必备能力,而高职院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重要场所,其体育教学应承担培育学生健康行为素养重任。然而现阶段高职体育教学中健康行为素养渗透仍显薄弱,未能有效融入教学全过程。文章立足于探究健康行为素养于高职体育教学渗透有效途径,期望能够打破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局限构建健康行为素养培育新框架,为高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与职业能力提升奠定基础。
一、健康行为素养构成要素,高职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健康行为素养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健康知识获取能力、健康理解能力、健康实践能力及健康评估能力四方面,健康知识获取能力体现为学生主动搜集、筛选、辨别健康信息能力,这需要学生具备基本医学常识与科学思维方法,健康理解能力指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健康信息内涵,将抽象健康理论转化为具体行为指导。健康实践能力则强调学生将健康知识转化为日常行为习惯,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方面,健康评估能力表现为学生能够客观评价自身健康状况,监测健康行为效果并进行适时调整。这四项能力相互联系促进,共同构成完整健康行为素养体系,而体育教学恰为培养这些能力提供了理想平台,通过身体活动过程让学生感知、理解、践行健康理念。
当前高职体育教学现状呈现诸多问题制约了健康行为素养有效渗透,教学目标偏重技能传授忽视健康素养培育,许多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仍以传统运动项目技能教学为主,缺乏健康知识融合。教学内容与职业特点脱节,未能针对不同专业学生未来工作环境可能面临健康风险设计相应课程,教学方法单一教师居主导地位,学生参与度不足难以激发健康行为自主性。评价机制过于强调身体素质与技能水平忽视健康行为养成过程评价,课程资源配置不均,部分高职院校体育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薄弱,无法支撑多元化健康教育需求。
二、健康行为素养培养目标,高职体育课程整合策略
健康行为素养培养目标应立足高职教育特点与学生发展需求,具体包括几个维度:认知层面使学生掌握科学健康知识了解职业相关健康风险防范措施,情感层面,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心态建立正确健康价值观,行为层面引导学生养成规律锻炼习惯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社会层面增强学生健康社会责任感具备基本健康宣教能力。这些目标相互关联共同指向培养具备健康素养应用型人才,既关注学生在校期间健康水平提升更注重毕业后职业生涯中健康能力持续发展,体现了高职教育职业性、实用性、发展性特征。
高职体育课程整合策略应围绕上述培养目标展开,构建多维度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内容设置,将健康知识模块嵌入各运动项目教学中,如在篮球教学中融入心肺功能锻炼原理,在瑜伽教学中渗透压力管理知识。创新课程组织形式打破传统课堂界限,建立理论讲授、实践体验等多元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参与感与获得感,强化课程实用性导向,结合不同专业特点开发职业化健康体育课程,如针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预防颈椎病、视力保护专题教学。整合校内外资源邀请医学专家、健康管理师参与课程建设,利用社区健身场所拓展实践教学空间,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线上健康学习平台,实现体育教学延伸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这些策略,使健康行为素养培养目标与高职体育课程有机融合,形成系统化育人机制。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健康行为素养评价体系,高职体育教学创新路径
健康行为素养评价体系应摒弃传统单一考核方式,构建多元化、过程性、发展性评价机制全面反映学生健康素养实际水平。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必须涵盖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健康态度形成水平等多个维度,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多样化评价方法收集评估数据。过程性评价机制关注学生健康行为变化轨迹记录进步幅度激励持续改进,避免结果导向片面评价缺陷,多主体评价模式结合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等角度获取全方位反馈信息,打破单一主体评价局限性。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于评价过程,开发健康行为素养评估软件实现数据采集、分析、反馈自动化,提高评价效率与准确性为教学改进提供数据支持。此评价体系不仅能客观反映学生健康素养现状更能发挥评价激励功能,引导教学改进方向,促进学生健康管理能力提升实现评价育人目标。
高职体育教学创新路径应立足健康行为素养培养核心理念,突破传统教学局限形成系统化创新体系,教学理念转变须确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将健康素养培育置于教学首贯穿教学全过程。健康主题式教学模式围绕特定健康议题组织教学活动,强化健康主题突出性增强学习针对性,情境教学、项目教学等创新教学方法能够增强学生主体参与度,激发学习兴趣促进深度学习。跨学科知识融入拓展教学内容,引入传统养生、心理调适等领域知识丰富健康素养内涵,构建完整知识体系,健康行为实践环节强化通过组织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内化健康理念形成行为习惯。高职体育教学创新路径通过教学理念、模式等多方面协同推进,实现从单纯身体锻炼向全面健康素养培育转变,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健康教育新格局,为学生职业生涯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文章通过对健康行为素养构成要素与高职体育教学现状分析,探索了健康行为素养培养目标与高职体育课程整合策略,构建了健康行为素养评价体系与高职体育教学创新路径。将健康行为素养渗透于高职体育教学需要系统思维与多维实践,既要转变教学理念更需改革教学内容、方法与评价机制。未来高职体育教学应进一步强化健康行为素养培育,构建知识传授、行为引导、能力培养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衔接、学校与社会相互通育人格局,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晓鸿 . 基于职业素养培养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 [J]. 大众文摘 ,2023(8):0001-0002.
[2] 朱世国 . 职业素养培育视阈下高职体育教学改革路径 [J]. 2019.DOI:10.12214/j.1672-3872.2019.26.013.
[3] 史雪梅 . 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 [J]. 环球慈善 , 20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