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市政管网改造施工扬尘污染防控体系构建与治理对策探索

作者

许德红

湖南春辉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湖南慈利 427000

一、引言

市政管网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其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到城市的正常运行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市政管网改造工程不断推进,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然而,这类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扬尘污染,对城市空气质量、生态环境以及居民的身体健康带来诸多负面影响。扬尘污染不仅会降低大气能见度,影响交通安全,还可能导致呼吸道疾病等健康问题,引发居民的不满和投诉。因此,如何有效地防控市政管网改造施工扬尘污染,成为当前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构建科学合理的扬尘污染防控体系,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治理对策,对于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保障居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市政管网改造施工扬尘污染现状与危害

2.1 扬尘污染产生的环节

在市政管网改造施工中,多个环节均会产生扬尘污染。土方开挖是扬尘产生的主要源头之一,挖掘过程中土壤被翻动,在风力作用下极易形成扬尘。尤其是在天气干燥、风力较大时,扬尘污染更为严重。施工材料的运输与堆放也不容忽视,砂石、水泥等材料在装卸和堆放过程中,若缺乏有效的防护措施,如未进行覆盖或堆放场地未硬化,很容易因风吹而产生扬尘。此外,施工机械的作业过程,如装载机、挖掘机等设备的运转,会使周围空气扰动,带动地面尘土飞扬。

2.2 扬尘污染对环境和居民的危害

扬尘污染对环境的破坏是多方面的。它会降低大气环境质量,增加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的浓度,导致空气质量恶化,影响城市的生态平衡。扬尘中的颗粒物还可能携带病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对于居民而言,扬尘污染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居民会感到空气中弥漫着尘土,家中易积尘,衣物晾晒后也会附着灰尘。更重要的是,长期暴露在扬尘环境中,居民患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的风险显著增加,尤其是老人、儿童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受到的危害更为严重。扬尘污染还可能引发周边居民对施工项目的不满情绪,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三、市政管网改造施工扬尘污染防控体系构建

3.1 项目内部防控措施

建设、监理、施工等各责任主体单位应共同建立完善的防控机制,要求体系建全,职责分明,落实到人,形成项目内部各单位能自觉落实、全面监督、分工明确的项目建设团队。在施工前,制定详细的扬尘污染防治方案,明确各施工阶段的扬尘防控目标和具体措施。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规划,设置专门的材料堆放区,并对堆放的材料进行严密覆盖,如使用防尘网对砂石、土方等进行遮盖,防止风吹扬尘。在施工现场出入口设置车辆冲洗设施,确保出场车辆轮胎和车身干净,避免将泥土带出工地。对施工道路进行硬化处理,定期进行清扫和洒水降尘,减少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同时,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在风力较大或干燥天气下进行易产生扬尘的作业。

3.2 社会监督措施

构建社会监督网络是防控扬尘污染的重要环节。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监督,设立专门的投诉举报渠道,如热线电话、网络平台等,方便居民对发现的扬尘污染问题进行举报。对举报信息进行及时受理和反馈,对属实的举报给予举报人一定的奖励,提高公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媒体可以对扬尘污染严重的施工项目进行曝光,引起社会关注,促使施工单位和相关部门重视并解决问题。此外,还可以组织环保志愿者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巡查,及时发现和反馈扬尘污染问题。

3.3 政府部门监管措施

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市政管网改造施工扬尘污染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监管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如环保部门负责监测大气环境质量,监督施工单位落实环保措施;住建部门负责对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进行管理等。加强日常巡查,对施工现场进行不定期抽查,发现扬尘污染问题及时下达整改通知,要求施工单位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到位或拒不整改的施工单位,依法进行严厉处罚,如罚款、责令停工整顿等。同时,政府部门还应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环保培训,提高其环保意识和管理水平。

3.4 三维联动监督体系的运行机制

建立项目、社会、政府部门三维联动监督体系,实现三方信息共享、协同工作。施工单位应定期向社会和政府部门公开扬尘污染防治工作进展情况,接受社会监督。社会监督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政府部门和项目实施单位,政府部门根据反馈信息加强监管,督促整改。政府部门在监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也及时通报给项目实施单位和社会,形成监督闭环。通过这种三维联动的运行机制,提高扬尘污染防控的效率和效果。同时,建立健全奖罚机制,对扬尘污染防控工作做得好的施工单位给予表彰和奖励,如在工程招投标中给予一定加分;对造成严重扬尘污染的施工单位进行严惩,使其不敢忽视扬尘污染问题。

四、市政管网改造施工扬尘污染治理对策

4.1 强化环保意识措施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培训,定期组织环保知识讲座和培训活动,让施工人员深刻认识到扬尘污染的危害以及自身在防控扬尘污染中的责任。通过培训,使施工人员掌握正确的施工操作方法,减少因操作不当导致的扬尘污染。在施工现场设置环保宣传栏,张贴环保标语和宣传海报,营造良好的环保氛围,时刻提醒施工人员和周边居民关注环境保护。此外,还可以开展环保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施工人员参与环保的积极性。

4.2 技术手段治理扬尘污染

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扬尘污染治理技术。例如,采用喷雾降尘技术,在施工现场安装喷雾设备,通过喷洒细密的水雾,吸附空气中的扬尘颗粒,达到降尘的目的。对于土方开挖和运输等易产生扬尘的作业环节,可以使用抑尘剂,将抑尘剂喷洒在土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扬尘产生。在施工机械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减少机械作业时排放的废气和颗粒物。同时,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扬尘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施工现场的扬尘浓度,根据监测数据及时调整扬尘污染防治措施。

4.3 优化施工工艺减少扬尘

对施工工艺进行优化,从源头上减少扬尘产生。在土方开挖时,采用分层分段开挖的方式,减少土壤暴露面积和时间。对于管道铺设等作业,尽量采用顶管施工等非开挖技术,避免大面积开挖路面产生扬尘。在材料运输方面,合理规划运输路线,选择路况较好、车流量较小的道路,减少车辆颠簸导致的材料洒落和扬尘产生。此外,优化施工顺序,将易产生扬尘的作业安排在风力较小的时段进行,降低扬尘污染的影响范围。

五、结论

市政管网改造施工扬尘污染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项目方、社会和政府部门共同努力。通过构建项目、社会、政府部门三维联动监督体系,强化环保意识,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优化施工工艺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扬尘污染,实现市政管网改造工程的绿色施工。在今后的工作中,应不断完善扬尘污染防控体系和治理对策,加强各方的协作与沟通,持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为居民创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扬尘污染防控技术和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创新,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城市建设需求。

参考文献

[1] 崔洪涛 . 大型露天建筑绿色施工扬尘污染治理方法研究 [J]. 环境科学与管理 , 2024, 49 (04): 109-113.

[2] 尹楚杰, 李雅杰, 王灏, 龙俊. 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问题及其防治[J]. 环境工程 , 2023, 41 (S2): 345-348+353.

[3] 韩杰 . 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策略 [J]. 陶瓷 , 2024, (03): 177-180.

作者简介:许德红(1976.03-),男,土家族,湖南张家界慈利,专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中心城区市政管网改造施工扬尘污染防控体系构建与治理对策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