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施工中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
佟国强
21042119900724423X
摘要:本文聚焦园林工程施工,深入探讨节能环保技术应用。详细阐述了水资源节约技术、节能照明技术、新型材料应用等的应用现状,剖析了技术应用成本高、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足、政策支持与监管不完善等问题。并针对性提出降低技术应用成本、提升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完善政策支持与监管体系的策略,旨在推动节能环保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广泛应用,促进园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园林工程;节能环保技术;应用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园林工程作为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和数量不断增长。然而,传统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等问题日益凸显,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悖。在此背景下,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成为园林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运用节能环保技术,既能有效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又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升园林工程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目前该技术在园林工程应用中仍面临诸多阻碍,因此,深入研究其应用现状、问题及解决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园林工程施工中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现状
在园林工程施工中,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正逐渐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有效推动着资源的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1.1 水资源节约技术
水资源节约技术在园林工程中有着广泛应用。滴灌与微喷灌系统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滴灌系统通过将水缓慢且精准地滴入植物根部,大大减少了水分蒸发和流失,相较于传统大水漫灌,节水效果可达 50%-70%,能确保植物在得到充足水分的同时,避免水资源浪费。雨水收集与利用技术也备受关注,通过建设蓄水池、雨水花园等设施,收集自然降水。这些收集的雨水可用于园林灌溉、景观补水等,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缓解城市供水压力。
1.2 节能照明技术
节能照明技术在园林照明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LED照明灯具凭借其节能特性脱颖而出,能耗相比传统灯具降低约30%-80%,且拥有超长使用寿命,可减少频繁更换灯具带来的人力和物力消耗。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应用也日益普及,该系统能根据环境光线强度和时间自动调节灯具亮度。比如在白天光线充足时自动关闭,夜晚行人稀少时段降低亮度,有效降低能源消耗。
1.3 新型材料应用
新型材料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不断拓展。透水铺装材料,如透水砖、透水混凝土,能让雨水迅速渗透到地下,补充地下水,减少地表积水,降低城市内涝风险。环保型建筑材料也逐渐兴起,可降解、可再生材料用于园林景观小品和设施建设,在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园林工程增添绿色环保属性。
二、节能环保技术应用面临的问题
2.1 技术应用成本高
节能环保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成本较高,这成为限制其广泛推广的一大阻碍。从设备与材料购置费用来看,像先进的滴灌与微喷灌系统,其前期采购与安装成本是传统灌溉系统的2-3倍,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和LED灯具的初次投入也远超普通照明设备,新型环保材料的价格普遍比传统材料高出10%-50%不等,这无疑大幅增加了园林工程的前期预算。而且后期维护成本同样不可忽视,滴灌系统的管道易堵塞,需定期检查和清理,维护费用每年约占设备成本的5%-10%;智能照明系统的电子元件易损坏,维修和更换成本较高;环保材料在特殊环境下可能出现性能不稳定的情况,增加了维护难度和成本,这些都让不少园林工程建设方望而却步。
2.2 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足
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足严重影响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效果。施工人员普遍缺乏对节能环保技术原理、操作规范的深入了解。在安装滴灌系统时,因不熟悉其工作原理,可能导致管道铺设不合理,影响灌溉均匀性;在安装 LED 灯具时,对灯具的调光、调色等功能设置不当,无法充分发挥其节能优势。施工人员实践经验欠缺,在面对复杂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和新型材料施工时,难以按照标准规范进行操作。如在使用透水铺装材料时,因施工工艺不达标,导致路面透水性能不佳,达不到预期的环保效果。
2.3 政策支持与监管不完善
政策支持与监管不完善也制约着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目前,政策激励不足,政府对园林工程采用节能环保技术的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较少,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使得建设方缺乏主动采用这些技术的动力。监管机制缺失,在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缺乏对节能环保技术应用的严格监管,导致部分工程虽然宣称采用了节能环保技术,但实际应用不规范。一些工程安装了雨水收集系统,却未按要求进行定期维护,使其无法正常运行,造成资源浪费。
三、促进节能环保技术应用的策略
3.1 降低技术应用成本
为降低技术应用成本,政府与企业需共同发力。政府应积极出台补贴与优惠政策,例如针对采用滴灌、微喷灌系统的园林工程,按设备购置费用的30%-50%给予补贴,对使用LED照明灯具和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项目,实施税收减免,降低企业前期资金压力。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技术研发与创新投入。科研机构可研究新型材料的制备工艺,降低透水铺装材料和环保型建筑材料的生产成本;企业则可通过技术革新,优化智能照明系统和灌溉系统的设计,提高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后期维护成本。园林工程建设方还可通过集中采购、长期合作等方式,与设备和材料供应商协商,争取更优惠的价格。
3.2 提升施工人员技术水平
提升施工人员技术水平是保障节能环保技术有效应用的关键。定期组织专业培训与教育活动。邀请行业专家和技术人员,为施工人员开展节能环保技术原理、操作规范等方面的培训课程,如举办滴灌系统安装与维护培训班、LED照明灯具及智能照明系统应用讲座等,让施工人员深入了解技术知识。加强实践操作指导。在施工现场,安排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示范和指导,及时纠正施工人员的错误操作。在透水铺装材料施工时,技术人员现场演示正确的搅拌、铺设和压实工艺,确保施工质量。建立施工人员技术考核机制,对考核合格者颁发证书,激励施工人员主动提升技术水平。
3.3 完善政策支持与监管体系
完善政策支持与监管体系对节能环保技术应用至关重要。政府应制定详细的激励政策,除补贴和税收优惠外,还可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对在园林工程中出色应用节能环保技术的企业给予奖励,提高企业积极性。建立健全监管机制。成立专门的监管小组,对园林工程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制定严格的节能环保技术应用标准和验收规范。在工程验收时,严格检查滴灌系统的灌溉均匀性、智能照明系统的节能效果、新型材料的使用是否合规等,对不符合标准的工程责令整改,确保节能环保技术真正发挥作用。
结语
园林工程施工中应用节能环保技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尽管当前在水资源节约、照明节能和新型材料应用等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面临成本高、人员技术不足、政策监管不完善等问题。通过降低技术成本、提升人员水平、完善政策监管体系等策略,有望突破困境。未来,随着技术进步与各方重视,节能环保技术将在园林工程中更广泛应用,为打造绿色、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贡献更大力量。
参考文献
[1]楚龙.绿色节能环保技术在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4,(04):109-111.
[2]孙波.土木工程施工中节能绿色环保技术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4,(06):163-165.
[3]赵思栋.节能环保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2023,21(24):196-198.
[4]张飞.土木工程施工中节能绿色环保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32):193-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