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科学阅读的意义及其实施策略
林箫
蕉城区第一中心小学 352100
引言
在小学阶段,科学实验课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科学阅读作为科学实验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下文将从科学阅读教学策略的角度,探讨如何在小学科学实验课中有效运用科学阅读,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 科学阅读教学策略在小学科学中的意义
科学阅读教学策略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具有多维度的重要意义。科学阅读能够突破课本知识的局限,帮助学生接触更广阔的科学领域,在获取课本之外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拓宽知识面,形成对科学世界更为全面的认知;从小培养科学阅读习惯,有助于学生将终身学习的理念内化为自觉意识,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素养。通过解读科学文本,学生能在理解复杂科学概念与原理的过程中,逐步提升逻辑思维水平与文本理解能力;而科学阅读中生动的案例、有趣的科学故事以及前沿科技介绍,往往能以具象化的方式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究兴趣,切实增强其学习动力。从科学素养培育来看,科学阅读不仅能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还能在问题解决与创新思维培养中提升其综合科学素养;在信息时代背景下,科学阅读更能引导学生掌握筛选、评估与利用科学信息的方法,有效提升信息素养。科学阅读内容常涉及多学科知识交融,这种跨领域特性有助于学生建立系统化的跨学科知识体系,进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接触不同观点的科学文章,学生可在对比分析中培养批判性思维,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避免盲目盲从权威。此外,科学阅读对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亦有显著作用,学生在阅读中能潜移默化地学习精准描述科学现象、规范解释科学原理的语言逻辑;而科学家故事与科学探索历程中蕴含的精神内涵,更能在情感层面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塑造对科学的敬畏之心,助力其形成积极的价值观。
2 小学科学教学现状分析
教学目标偏离素养导向。调查显示, 72.3% 的教师仍以知识记忆为课堂首要目标,忽视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例如在“电路连接”教学中,教师多采用单向演示法,学生模仿步骤操作,未能经历“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反思改进”的完整探究过程。(二)教学方法单一。 80% 的教师以传统讲授法为主,缺乏探究性活动设计。农村学生实验操作机会比城市低 40% ,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受限。(三)教学评价片面。现有评价过度依赖考试成绩(占 70% 权重),忽视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合作、质疑与创新表现。仅 30% 教师采用表现性评价量表。
3 小学科学阅读的实施策略
3.1 选择合适的科学阅读材料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1)紧扣教材内容:选择与教材紧密相关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2)注重趣味性:挑选具有趣味性的科学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关注生活实际: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实用价值。(4)利用故事导入:通过讲述与实验相关的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5)设置问题悬念:在实验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寻找答案。(6)展示实验现象: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发阅读欲望。
3.2 深度阅读,推理论证,培养学生科学思维
对比分析,联系生活,主动认知建构。教育教学的核心是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科学课程来说,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尤其重要。科学阅读也是一个通过对书面内容信息的阅读进行思考,不断做出判断推理,并不断获得修正和整合的积极能动的认知过程。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比分类、联系生活实际、图表分析、推理论证等进行深度阅读,培养科学思维。在单元教学任务二“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活动中,教材中是让学生观察认识三种岩石,分别是花岗岩、砂岩、大理岩。这三种岩石分别对应岩石的三大类别,分别是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在地壳中是按一定顺序排列的。教材受篇幅所限,里面零散分布的几张岩石图片,并不能展现出它们之间的联系,略显枯燥难懂。如在《神奇校车——地球内部探秘》中,用电钻凿开地球外壳坚硬的岩石,一层一层的岩石像千层蛋糕一样展现在面前,每一层都是一种不同类型的岩石;地壳最上面是土壤,然后往下是砂岩、页岩、石灰岩……用这种图文并茂的科学绘本形象生动地告诉学生这些岩石是经过几百万年岁月沉淀,一层一层慢慢堆积起来,每一类型岩石在地壳里的分布是有顺序的。
3.3 利用科技资源
在线科普文章:网络上有大量优质的科普文章,涵盖了从天文地理到生物化学等多个领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浏览这些网站,如“中国科普博览”、“科普中国”等,阅读与课程相关的文章,这样不仅能增加学生的科学知识,还能提高他们的网络素养。互动式学习平台:许多教育平台提供了互动式学习资源,如虚拟实验室、在线实验等。学生可以在这些平台上亲自动手进行实验,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科学概念的理解。科学视频:利用 YouTube、腾讯视频等平台上的科学视频,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科学实验的全过程,了解复杂的科学原理。这种视觉和听觉的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线论坛和社区:鼓励学生参与科学论坛和社区,与其他对科学感兴趣的同学交流心得,解答彼此的疑问,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结语
科学阅读教学策略在小学科学实验课中的运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
养、激发学习兴趣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充分认识科学阅读的重要性,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余文森,龙安邦. 指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探索[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203.
[2] 胡卫平,刘守印 .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解读 [S].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180.
本文系2024 年度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常规课题“跨学科主题学习视域下全阅读教学对小学生阅读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FJJKXX24-157)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