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式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实践策略
唐亚亚
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沙雅县第三中学842200
引言
主题式教学是一种以主题为核心,强调以学生兴趣和需求为出发点的教学方法。它通过选择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主题,将知识融入具体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学习更加贴近实际生活。此方法还注重跨学科知识的整合与应用,不同学科间的知识相互渗透,帮助学生构建全面的知识体系,培养跨学科思维能力。在主题式教学中,学生常需分组合作,共同探讨主题,分享见解和经验,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还能通过互动讨论和交流,拓展思维,从他人观点中获得启发,提升沟通表达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1 主题式教学概述
主题式教学是以特定主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具体来说,其围绕主题系统整合教学内容,形成完整、清晰的知识体系,以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按部就班、知识点零散的困境。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可根据课程标准与学生实际情况确定主题。主题既要有足够的深度与广度,覆盖大量知识点,又要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其兴趣,引发其共鸣。然后,教师可围绕选定主题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问题探讨、资料分析、角色扮演等,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索主题。这样,学生就不再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挖掘信息,思考问题,解决难题 [1]。从知识掌握层面看,主题式教学有助于学生深入透彻地理解知识,即清楚知识的来龙去脉与应用场景,而非死记硬背。从能力培养角度而言,主题式教学有助于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批判性思维,使其整合多方面知识以解决与主题相关的问题,在面对不同观点与资料时能甄别判断。从情感态度塑造层面来看,学生会在探索感兴趣的主题过程中激发出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与创新意识,为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2 主题式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实践策略
2.1 采用抛锚式教学,借助生动情境引出主题
抛锚式教学,是一种以生动情境为“锚点”的教学手段。在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合适的主题情境作为“锚点”,触发学生以往的学习经验与记忆,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同化新的知识,将新知识点、新概念转化到知识体系中,赋予新知识新意义,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发展趋势,借助“真实”场景解释历史,从而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理性认识历史,发展学生历史理性思维。
2.2 结合课程标准,确定学习主题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成功实施主题式教学的关键在于合理确定和设计主题。主题的选取需综合考虑历史学科的内在规律、学生兴趣和需求及社会现实,确保主题兼具历史深度和广度,并能激发学生兴趣和参与热情。好的主题能将历史知识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激发思考和探究欲望,提升学习深度和质量。设计主题时,教师还需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发展,确保主题既能引发学生兴趣,又能逐步提升其认知深度。通过多学科知识整合、深入探讨主题的不同方面、鼓励学生个人研究项目等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同时培养跨学科思维、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教材的前四个单元为例,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掌握早期中华文明的基础知识,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格局、社会变迁及思想动态,熟悉秦汉大一统国家的构建与稳定,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与隋唐大一统的推进,知晓辽宋夏金时期多民族政权的并存与元朝的统一,以及明至清中叶中国版图的奠定、封建制度的深化与社会转型。基于此,教师可以进一步细化学习主题为“中国古代政治变迁与文化传承的探索”,引导学生围绕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轨迹,深入探究中华文明的传承脉络与发展轨迹,为学生在后续学习中迅速锁定学习目标、深化主题探究与感悟奠定坚实基础。
2.3 创设情境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体验策略的核心在于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活动,将历史场景生动再现,从而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氛围,进而深化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高中历史课堂的主题式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实施这一策略,例如组织模拟辩论活动,引导学生围绕特定历史事件或人物展开辩论,这不仅促使学生深入探究历史资料,还要求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进而培养批判性思维。在筹备辩论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广泛查阅文献,梳理历史脉络,并提炼个人观点,这一过程无疑会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同时辩论中的激烈交锋也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角色扮演是另一种有效的情境体验手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历史人物的身份和背景进行角色扮演,通过模仿历史人物的语言、行为乃至心理状态,更深入地理解其决策与行动背后的原因。这种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亲身体验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从而获得对历史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在实施这些活动时,教师需要注重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同时,教师还需及时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历史知识。此外,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多媒体、虚拟现实技术等,可以增强情境体验的真实感和沉浸感,从而大幅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
结语
总之,将主题式运用到高中历史课堂中,既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又让学生拥有了一个更具有整体性、深入性且互动性更强的学习历史的大平台。运用“抛锚”、“主题确立”、“创设情境体验”的策略,教师能有效地带领学生主动探究历史,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综合素养能力。并促进学生的跨学科学思,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晓翠 . 高中历史主题式单元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探讨 [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4(12):35-37.
[2] 于庆奎 . 例谈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 [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3(35):63-64.
[3] 黄黎斌. 高中历史教学中主题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研究[J].教师,2023(11):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