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放手游戏与儿童教育的智慧实践

作者

马东纯

江苏省丹阳市云阳幼儿园 212300

我们期待孩子独立成长,却总在不经意间用规则束缚了他们的翅膀。放手游戏,发现儿童像一记重锤,叩击着我们固有的教育观念,让我们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质。这个源于安吉的教育模式,表面朴实无华,内里却饱含育人哲理。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教育不是填鸭式的灌输,而是为孩子创造一个可以自由探索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孩子们不再是被动的接收者,而是主动的探索者。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双手去尝试,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

一、轻松氛围,享受快乐。

游戏之所以受幼儿的喜爱,取决于它所具有的享受功能和教育功能游戏过程中,身体和精神上能够得到放松。

营造温馨环境,温馨的游戏环境会给幼儿家庭的温暖。教师可以和孩子一起布置游戏的环境,在布置的过程中,运用幼儿已有的社会经验、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按照他们的意愿布置环境。如:在角色区里,有美丽的窗帘、可爱的带有卡通的桌布、全家福的照片、漂亮的小画册,各种各样的玩具等。这些都是孩子们喜欢的,而且是自制的,于是在玩的过程中充满了满足和快乐。

营造宽松氛围。教师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和鼓励,都能激发幼儿在游戏中表现自己的主体地位。如在户外游戏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不应该过多,幼儿参加的不仅仅是原本意义上的游戏,更重要的是他们能按照自己对环境的理解,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材料,尽情享受自主游戏带来的快乐。为此,教师应多给幼儿说的机会,让幼儿白由选择材料、同伴,让幼儿自己与同伴交流,之后教师应以肯定的态度来看待每位幼儿,并且对幼儿出现的错误持接纳的态度。只有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下,孩子的自主权才能得到发展,才能在角色中充分地体现出主体性。

二、开发多元材料,满足“个性化”游戏需求

幼儿园大多数的户外游戏都需要借助一定的材料才能完成。在材料的开发与投放过程中,如果教师的思路过于狭隘,则容易导致幼儿的游戏思路也变得狭隘,难以体现自主意识和创新思维。相反,如果教师能够打开材料开发与投放的思路,发挥多元材料的多元用途,则能够满足幼儿的个性化游戏需求,促进自主性游戏的顺利开展。

例如,搭建赛道活动。第一次探索幼儿能够融合多种材料组合搭建,如安吉梯、木板;第二次探索能够融合更多样的材料,加入轮胎、奶粉桶等组合出更多样的玩法,第三次探索加入了垫子、板凳、滚筒等,材料更创意的组合。

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幼儿不仅对于工具的选择突发奇想,对于工具的运用也另辟蹊径,充分体现了创新思想和自主意识。由此可见,教师可以通过多元材料的开发与投放,满足幼儿的个性化游戏需求,推进幼儿的自主性游戏进程。

三、多样指导,多种处理

合理运用游戏的指导方式,是实现幼儿在游戏中主体地位的需要保证,而教师在角色游戏中的现场指导,应以幼儿的主体性为前提。有的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常运用游戏外直接指导的方式,即以教师的身份指出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这种方法常使幼儿的游戏出现中断,影响幼儿在游戏中的活动,教师可采取多种形式的指导方法,使幼儿始终处于主体活动的地位。

角色参与。教师可采取以角色的身份参与指导,更好地融入游戏中,使教师和幼儿处于一种平等的人际氛围中。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幼儿的主体性才能充分体现。如:幼儿在开展“照相馆”的游戏中,扮造型师的幼儿常弄错顺序,不知该做些什么。为此,扮成顾客去,提示“造型师”:先帮我头发做造型,这样等会换装发型不会乱。忘了挂衣服,就对“造型师”说:“想个办法别让衣服丢了。”在提示下,幼儿把衣服挂在衣架上整整齐齐的并很好地完成了造型的过程。其效果比教师直接说步骤好得多。

促进交流合作,构建“互助式”游戏组合。幼儿的体能和智能都比较有限,因此,面对户外游戏中遇到的一些困难或阻碍,他们往往难以独立克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何帮助幼儿培养独立意识,突显主体地位呢?最好的方法是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他们形成“互助式”游戏组合,促使他们在互帮互助中共同完成游戏,实现合作发展。鼓励能力较弱的幼儿参与游戏,帮助每位幼儿增强角色意识,突出幼儿游戏中的主体地位。如:班里的欣欣小朋友胆子小,不爱交往,每次户外总是独自搭建赛道。于是,我鼓励她说:“欣欣,你的赛道已经完成了,还需要和其他小朋友的连起来才能玩。”引导她和其他小朋友合作将赛道连接起来。这样,肯定了她之前的搭建,也调动了她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个体差异的随机指导,帮助能力弱的幼儿体验游戏的乐趣。

四、设定多重标准,打造“层次化”游戏模式

在户外游戏中,幼儿受到身体素质、反应能力、性格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对于同一游戏的接受度与完成度可能大不相同。如果教师坚持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开展活动,则幼儿的自主意识必然难以得到发挥,自主意愿也难以得到尊重。因此,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幼儿的特点,设定多种标准,从而以打造层次化游戏模式为前提,促进自主性户外游戏的顺利开展。

例如,在中班的“障碍跑”游戏中,面对相同的障碍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特点设定不同的标准。比如,有的幼儿需要通过助跑、跳跃来通过障碍,并且不能碰到线;有的幼儿只需要通过跳跃,跨过线就算通过障碍;还有的幼儿甚至可以通过匍匐爬行来通过障碍……教师通过设定不同的标准,充分尊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了幼儿的个性需求,使全体幼儿都能够全面参与到游戏中,这为自主性户外游戏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使每个幼儿都有了“自主”的可能。

综上所述,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这句话充分肯定了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那么,在幼儿园户外游戏中,教师如何充分发挥游戏的价值和作用,促进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呢?教师应该加强对于自主性户外游戏的思考与实践,使教师经历由“放手”到“放心”的过程,促进幼儿由“自主”到“自立”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