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开展普通话教育的方式探究
吴炎桐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傲城幼儿园
一、幼儿园开展普通话教育的核心理念
幼儿园开展的所有普通话教学活动都应该是以激发幼儿对普通话的兴趣为主,以幼儿的语言表达欲望为出发点,在这期间,教师应当避免对幼儿进行枯燥的普通话训练。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创造丰富的普通话听说环境,利用游戏作为基础学习方式,让幼儿在自然,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以玩促学。幼儿天生具有模仿功能,因此,教师和家长需要充当榜样示范的角色,尽可能地用标准的普通话给幼儿创造语言环境,让幼儿在日常积累中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二、幼儿园开展普通话教育的策略
(一)发挥教师指导与示范作用
在幼儿园普通话教学当中,首先教师自身必须坚持使用标准、清晰、富有感染力的普通话进行教学,在课堂教学当中应当注意语速适中,用词恰当,符合幼儿认知水平,用简单的句式表达,要提高幼儿的普通话水平,教师首先要做好榜样, 从自身行为入手,严谨地用普通话和幼儿进行沟通。语言是能够沟通交流思想的重要渠道,要想说好普通话 , 首先必须要让幼儿敢于表达自己,愿意说话和交流 , 对于幼儿来说,和同伴之间的交流是提高幼儿说话能力的主要方法,在与同伴交流中,他们以放松的心态进行说话,普通话好的幼儿能够带动较弱的幼儿,一起成长[1]。
例如:教师利用多媒体给幼儿讲述绘本故事时,教师首先需要用清晰标准的普通话给幼儿讲述绘本中的内容,之后认真耐心地听幼儿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想法,哪怕幼儿的普通话并不标准,表达能力也不完整,教师听完幼儿的想法后,需要给予积极的回应,鼓励幼儿恰当地用词语扩展自己的句子。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关于故事当中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全班幼儿积极发言或者小组讨论,对于普通话说得标准并且表达清晰的幼儿进行奖励。
(二)创造丰富多彩的普通话语言环境
教师可以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说普通话,比如幼儿入园和离园时间,每天的用餐时间等。幼儿园也可以在教室、走廊和公共活动场所布置图文并茂的普通话标志,加入一些漫画元素,让幼儿理解并记住这些普通话标志的含义。教师也可以用多媒体在课堂上给幼儿播放普通话儿歌,童谣等,带领班级幼儿学习,教师在选择动画片或者故事语音时需要选择发音清晰,语速适合幼儿的健康且有趣的资源。
例如:在幼儿每天早上入园时,教师可以用标准的普通话给幼儿说:“XX 早上好”,让幼儿用普通话给教师说早安,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选择像《小手绢》或者《拍手歌》这些朗朗上口并且简单易懂的儿歌,让幼儿用普通话学习传唱。在用餐前,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用普通话唱《饭前要洗手》儿歌,或者给幼儿教授《悯农》(锄禾日当午)古诗,既可以让幼儿学习规范标准的普通话,也能够让幼儿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节约粮食的美好品德。
(三)重视幼儿园和家庭协同
在幼儿普通话教育方面,幼儿园起到主要作用,但是幼儿在幼儿园的时间有限,家庭教育也尤为关键。教师应当给家长宣传普通话的重要性,争取获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并向家长阐述家庭语言环境对幼儿的影响,给不同家庭提供简单易行的家庭普通话教育指导建议,鼓励家长在家中尽量使用普通话与幼儿交流。充分利用家园联系栏、教师信箱等方式向家长宣传推广普通话的意义和要求,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到幼儿园推广普通话工作中来。在班内开展“我是小小朗读者”活动,通过班级 QQ 群、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开展读书活动;在幼儿入园后由教师或小朋友给孩子们读绘本故事等;利用节假日或课余时间组织幼儿开展说普通话戏等,同时,建立家园联系制度,在每学期开学初、放假前组织召开一次家长会,向家长介绍本学期幼儿园开展推广普通话的活动内容、目的及要求等[2]。针对长辈带孩子的家庭,需要让长辈和幼儿认识到虽然方言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没有禁止长辈和幼儿说方言,但是需要给长辈和幼儿明确普通话对儿童日后学习生活的重要性,鼓励长辈在日常生活中与幼儿一起学习普通话,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幼儿园普通话教学并非是简单的教幼儿说话,而是需要幼儿园及所有教师为幼儿营造语言环境,把普通话融入进生活中,利用榜样的精神引领幼儿学习,最后联合家庭进行合作,这项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它的最终目标是需要培养幼儿对普通话的好感和兴趣,让幼儿养成在社会活动中敢于并且善于用普通话交流的习惯,为幼儿未来的语言能力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大平 . 如何让山区幼儿说好普通话 [J]. 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7(10):174- 174
[2] 班么次力 . 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普通话推广策略 [J]. 甘肃教育 ,2023(21):53-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