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读后续写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作者

马晓荣

青海省门源县浩门镇高级中学810399

引言

近年来,随着高考英语题型改革的深化,读后续写已成为考核学生逻辑思维、语言协同和创造性表达能力的重要题型,要求学生准确把握文本主题、人物特征与情节脉络,在保持语言风格统一的基础上实现内容的合理延展。然而,当前教学实践中仍存在显著挑战,比如部分学生因语言基础薄弱导致文本解读浅层化,续写内容与原文主题偏离;部分教师过度依赖模板化训练,忽视学生与文本的深度互动,导致续写缺乏逻辑连贯性。因此,探究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后续写能力的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1 读后续写的概念

读后续写指的是为学生提供一段无结尾的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后基于对该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进行后续内容的写作,从而构建出逻辑完整的文章的写作活动。读后续写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准确把握原文的主旨、情节和人物特点,而且要求学生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想象,创作出与原文相协调的续写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深入了解读后续写的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特点,选择适合的材料开展读后续写训练,不断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和表达能力。

2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现状分析

(1)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传统教学模式下,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往往侧重于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的讲解和练习,不注重训练情境的营造,课堂缺乏互动。教师通常提供一篇阅读材料,要求学生根据材料续写,但缺乏对学生续写内容的及时反馈和有效指导。此外,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读后续写教学往往缺乏足够的情境模拟和互动环节,导致学生难以深入理解阅读材料,也难以在续写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创造性思维。(2)学生兴趣与动机的缺失。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许多学生对读后续写活动缺乏兴趣和动机。一方面,阅读材料缺乏趣味性,不能很好地贴近学生生活,导致学生难以产生共鸣和兴趣;另一方面,续写过程中缺乏有效的互动和反馈机制,使得学生难以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学生在读后续写活动中的消极态度和低效表现。

3 读后续写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3.1 在阅读环节量化标准,明确续写规则

在读后续写教学模式中,续写活动构成了学生进行写作表达的核心环节。与改编或原创写作相异,续写要求学生在保持原作故事线、角色特征和文化背景一致性的前提下进行创作。这种写作形式兼具一定的自由度与原作框架的限制。学生在续写时需在遵循原作逻辑的同时,运用创造性思维,以达成理想化的写作效果。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教师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应明确规定续写的详细标准,并为其设定明确的完成准则。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适当的预期,从而设计出更加精准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以通过制定清晰的量化准则和规定,更为高效地指导学生在读后进行续写进而强化他们的写作实力,并助力他们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

3.2 明确续写的要求和规则,量化续写任务的完成标准

在读后续写教学中,教师通过在阅读环节制定量化标准,明确续写要求和规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续写技巧,促使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从而提高学生的续写能力。在开始续写任务之前,教师需要为学生制定明确、具体的续写要求和规则,这些要求应涵盖故事背景、角色设定、情节发展、语言表达等多个方面。另外,教师应为学生制定量化的续写任务完成标准,这些标准包括字数要求、情节复杂程度、语言表达水平等方面。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详细讲解续写的要求和规则,并为学生提供一些具体的示例,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些要求。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他们分配不同的续写任务,并明确告知他们每个任务的具体要求和完成标准。

3.3 在续写环节加强指导,提升续写品质

在续写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角色,通过提供详细写作指导以提高学生续写技能,并强化阅读与写作教学成果。教师需向学生传授写作结构框架与构思方法,即时纠正语法与拼写错误,引导进行自我及同伴评估,并激励展现个人化写作风格。通过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教师能全面提升学生续写作品质量。这种多样化教学策略应融入学生整个写作过程。在指导时,教师应着重强调实践性与学生参与度,确保指导能有效帮助学生组织与调整其思维,促进写作技能提升。在进行教学指导时,教师应特别关注实践性和学生参与度,保证指导能够真正助力学生整理并调整写作思路,实现写作能力的提高。

3.4 绘制思维导图,明晰读后续写方向

思维导图作为可视化认知工具,能够帮助学生将文本的隐性逻辑显性化,从而精准把握续写方向。教师需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提炼文本的核心要素,围绕主题意义、情节脉络与情感线索构建层级化思维框架,通过关键词提取、逻辑关系标注及留白点预测,将散落的语言信息整合为结构化认知网络。这一过程不仅促使学生深入理解原文的叙事逻辑与情感走向,更能通过可视化的思维路径,锚定续写内容与原文的衔接点,避免续写偏离主题或逻辑断层,实现从文本解构到创造性重构的思维贯通。

结语

总之,读后续写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显著价值,它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与写作能力,还能有效锻炼其逻辑思维与创造性思维。面对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挑战,教师需积极转变教学理念,采用量化标准、明确规则、加强指导及运用思维导图等多元化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促进其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全面提升。未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读后续写教学模式将进一步完善,为高中英语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参考文献

[1] 窦国云 .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的五步进阶策略 [J]. 华夏教师 ,2025(6):73-75.

[2] 罗超 .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策略探究 [J]. 校园英语 ,2024(31):151-153.

[3] 朱光辉.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生英语 ,2025(4):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