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群众文化在乡镇文化站建设中的重要性分析

作者

拉珍

西藏谢通门县列巴乡文化站,西藏谢通门县,858900

引言

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时代背景下,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愈发凸显其关键作用。乡镇文化站作为乡村文化建设的前沿阵地,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发展的核心力量,也是强化乡村社会治理的重要支撑。群众文化作为乡镇文化站建设的核心内容,以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在满足乡镇居民精神文化需求、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乡村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入探究群众文化在乡镇文化站建设中的重要性,对于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功能,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1 群众文化的内涵

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语境下,群众文化主要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参与并实践的文化形式与内容。它涵盖了民间艺术、传统节庆、地方习俗等诸多方面。群众文化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是民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形成的智慧结晶,反映了特定社区或群体的价值观、娱乐观以及审美观。例如,各地独具特色的民间戏曲,像安徽怀宁县的黄梅戏,其从群众生活中汲取养分,以通俗易懂的唱词、生动形象的表演,展现当地民众的生活百态与情感诉求,是群众文化的典型代表。

2 群众文化在乡镇文化站建设中的重要性

2.1 传承和弘扬本土文化

乡镇文化站是搜集、整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促进乡村特色文化发展的重要场所,而群众文化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以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曹老集镇文化站为例,该文化站注重挖掘本土资源,将周郢花鼓灯队、周集泗州戏小剧团等群众文化团体纳入管理与扶持范围。这些群众文化团体承载着当地的特色文化,通过代代相传,使花鼓灯、泗州戏等本土文化艺术得以延续和发展。群众文化作为本土文化的鲜活载体,在乡镇文化站的支持与引导下,能够不断传承和弘扬本土文化,让乡村特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增强乡镇居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2 丰富乡镇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过去,由于缺乏文化平台和经费,农村文化建设相对滞后,乡镇居民的文化生活较为单一,多局限于看电视、打麻将等活动。随着乡镇文化站的建设以及群众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这种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如四川省荥经县花滩镇文化站建成后,为居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村民们不仅可以在这里看书读报、下棋看戏,还能参与扭秧歌、唱歌等活动。文化站成为了男女老少享受文化大餐的精神家园,极大地丰富了乡镇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如群众歌咏、广场舞大赛等,满足了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为乡镇居民提供了展现自我、交流互动的平台,使他们在文化活动中获得愉悦和满足,提升了生活品质。

2.3 促进乡镇社会和谐稳定

文化阵地的完善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的开展,对促进乡镇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积极影响。在乡镇文化站的组织下,群众文化活动吸引了众多居民参与,增强了居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例如,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邻里之间有了更多相互了解的机会,增进了彼此的感情,融洽了邻里关系。同时,积极健康的群众文化活动占据了居民的业余时间,减少了赌博斗殴、封建迷信等不良行为的发生。以花滩镇为例,随着文化站活动的开展,镇域内赌博斗殴、搞封建迷信的现象减少,遵纪守法、移风易俗的氛围日益浓厚。群众文化活动在提升广大群众整体素质的同时,改善了社会风气,为乡镇社会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2.4 推动乡镇经济发展

群众文化与乡镇经济发展并非相互孤立,而是相互促进。一方面,特色群众文化活动能够吸引游客,带动乡镇旅游业发展。如安庆市怀宁县凉亭乡积极打造黄梅戏“小剧场 + 旅游”模式,将小剧场纳入当地文旅创建和旅游线路开发,为游客提供“白天观景、晚上赏戏”的全天候旅游体验,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推动了当地消费人气的聚集和文旅消费的增长。另一方面,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能够提升乡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一些乡镇通过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节,展示当地的文化魅力和发展潜力,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和合作机会,从而促进乡镇经济的发展。群众文化在乡镇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文化赋能的重要作用,成为推动乡镇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3 基于群众文化的乡镇文化站建设发展策略

3.1 整合资源,创新发展模式

政府应加大对乡镇文化站建设的统筹力度,整合文化、教育、科技等各方面资源,形成共建共享的发展格局。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乡镇文化站建设,通过合作、捐赠、志愿服务等形式,丰富文化站的资源和活动形式。创新文化站的运营模式,引入市场化机制,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提高文化站的自我发展能力。

3.2 完善管理体制机制

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乡镇文化站管理体制,明确文化站的职能定位和工作目标,加强对文化站工作人员的考核与监督。完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吸引和留住专业的文化管理人才和文艺骨干,提高文化站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对文化站活动的策划与组织,根据群众需求,制定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计划,提高文化活动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3.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培育挖掘乡村文化本土人才,通过举办文化培训班、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等方式,提升本土文化人才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建立完善乡村文化人才激励引导机制,对在群众文化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人才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好“传帮带”作用,鼓励老艺人、文化能人传授技艺,培养新一代乡村文化人才,为乡镇文化站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3.4 打造特色文化活动品牌

结合乡镇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自然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例如,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展示、传统技艺表演等系列活动;举办乡村文化节、农民丰收节等大型文化活动,提升乡镇文化的影响力。加强品牌宣传推广,利用新媒体平台、网络直播等手段,扩大文化活动品牌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群众参与。

3.5 引领社会组织协同发展

社会组织在乡村文化传播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各类文化协会、志愿者组织等社会组织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参与乡村文化传播活动。文化协会可以组织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志愿者组织可以深入乡村,开展文化志愿服务,为乡村居民提供文化服务与培训。通过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合作,整合传播资源,形成乡村群众文化传播的强大合力。

结语

综上所述,群众文化是乡镇文化站建设的核心内容,对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满足群众精神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乡镇文化站仍面临诸多挑战,需通过政策扶持、人才培养、活动创新等举措加以完善。未来,应进一步发挥群众文化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活力。

参考文献

[1] 谢金伶 . 新媒体时代乡村文化主题出版探索——以“中国村落文化研究系列”为例 [J]. 科技传播,2024,16(11):69-73.

[2] 王宙,刘文生 . 新媒体时代乡村文化传播的现实困境及优化路径 [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23(6):109-115.

[3] 郭丽云,李伟霞 . 略论新媒体时代的乡村传统文化传播 [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3):5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