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分卫星遥感影像在城市绿地覆盖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刘立艳

山东沃土森林资源资产价格评估有限公司 山东省东营市 257091 370521198810232022

城市绿地覆盖率是评判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指标,它对于改善人居环境品质、推动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人工调查方法受到时空限制,很难对绿地动态变化展开高效监测。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凭借高精度和实时性优势,慢慢变成城市绿地资源监测的主要手段。借助遥感影像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可以精准获取绿地的空间分布情况,剖析其演变规律,从而给相关政策制订给予科学支撑。

一、高分卫星遥感影像在城市绿地监测中的技术基础

(一) 高分遥感影像特性与优势分析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能够提供更为详细和准确的地物信息,为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资源调查、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然而,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的制作是一项复杂的技术任务,涉及多方面的技术和知识。使用高分辨率的卫星影像数据,根据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卫星传感器。同时要考虑数据的时效性,以满足特定时间范围内的需求。其还具备高空间分辨率与丰富光谱信息的特征,能清晰区分不同类型城市绿地植被,精准提取绿地覆盖范围与生长状况,为绿地动态监测提供更细致的数据支撑,提升监测精度与效率。

(二) 遥感数据提取绿地信息的方法与应用研究

遥感技术在绿地信息提取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其核心在于依靠光谱特性来准确划分植被与非植被区域。该技术体系大致包含植被指数计算、分类算法设计以及图像分割等核心技术环节。归一化植被指数凭借对近红外与红光波段数据的比较,可以有效地体现绿地覆盖变化的趋势。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方法分别依靠样本训练或者自动聚类机制,从而达成绿地类型的识别,进而为区域空间格局的研究给予数据支撑。近些年,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因为融合了光谱、纹理以及几何属性等多种来源的信息而备受重视,这使得提取精度有了显著提升。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看,遥感数据不仅可以用于绿地分布的监测,而且还可以支持绿化率的评定、景观结构的剖析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评价,为城市绿地资源的精细管理赋予科学的依据。

(三) 动态监测技术流程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动态监测侧重于城市绿地覆盖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持续跟踪研究,其技术架构包含影像采集、前期处理、特征提取、分类识别以及变化分析等诸多步骤。在预处理阶段,主要针对辐射校正、大气补偿和几何纠正展开工作,目的在于改善影像品质,提升不同时期图像间的可比性。变化检测方法往往采用差值运算、后分类对比以及时空序列分析等手段,以此来剖析绿地面积波动的空间分布情况及其量化特性。就评价指标体系而言,常用的参数有绿地覆盖率、斑块数量、平均斑块面积、景观破碎度和连通性指数等。这些参数可以全方位地体现绿地的空间结构和生态功能属性。通过整合上述技术途径和评判准则,就能达成从宏观到微观的多层次监测目的,从而给城市绿地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给予科学支撑。

二、高分卫星遥感在城市绿地覆盖动态监测中的实践路径

(一) 城市绿地覆盖率的监测与变化趋势研究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在绿地覆盖率监测上有着明显的优势,它所获取的高精度空间数据给植被指数的计算和分类算法给予了可靠的支撑,于是就达成了对绿地面积的精确提取。覆盖率监测是核心的应用场景之一,它关注的是城市绿地在各个发展时期的空域动态改变情况,给绿化规划和资源管理给予科学的根据。在动态监测期间,依靠多时段遥感影像的对比剖析,可以全方位地评判以往时期或者季节性绿地分布的改变趋向,而且可以量化城市扩展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程度。变化趋向的研究要融合数量统计和空间格局分析,重点放在绿地分布的聚集性、破碎化程度以及边缘效应的改变状况上。依靠高分遥感数据,可以持续追踪这些关键参数,从而为创建起系统化的生态监管体系赋予有力的保证。

(二) 绿地类型识别及空间格局演变分析

在创建绿地监测体系的时候,要全方位考虑覆盖范围的变动情况,还要准确识别各种绿地的属性特征。高分辨率的卫星影像因为具备多光谱特性,所以具有较高的精度区分能力,可以有效地完成对公园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自然生态绿地等类型的准确划分。由于不同类型绿地的功能定位存在明显差别,而且对城市生态环境品质改善以及生态系统服务供应有着独特的贡献,所以细致化的分类研究非常关键。依靠景观格局指数分析空间格局的演变情况,可以深入探究绿地破碎化程度、连通性特征以及多样性变化规律,进而为评判城市化进程给绿地生态系统带来的影响给予数据支撑。凭借高分遥感影像技术,研究范围可延伸到街区甚至单个绿地层面,联系地理信息系统手段,可以做到对绿地空间动态变化规律的全面剖析,从而给改良城市绿地布局规划赋予科学依据。

(三) 遥感影像应用于绿地生态效益评估

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服务功能中占据着核心地位。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给量化其生态价值赋予了新的研究途径。通过提取植被覆盖度、叶面积指数这些关键参数,可以全方位地评价绿地在碳循环调节、空气污染控制以及温湿度调控等方面的功能表现。把遥感数据同城市气象信息融合起来,就能深刻剖析绿地对于减轻热岛效应、改善微气候的作用机理。在水资源管理方面,遥感监测有益于辨别绿地对雨水径流的拦截与滞蓄状况,进而评判其在城市排水体系中的实际贡献。借助遥感动态监测方式,不仅可以得到静态的生态指标,而且可以显示绿地生态功能的时空变化规律,给科学规划和精细管理给予精确的数据支撑,促使城市绿地资源朝着高效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四) 典型城市绿地监测案例与实践经验总结

国内外很多城市把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应用到绿地动态监测领域,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一些大城市借助高分影像数据,做到对全域绿地覆盖比例及其空间分布情况展开长时间追踪并加以综合分析,给城市绿化规划和生态保护给予重要技术支持。在快速城市化地区,通过多时相遥感图像对比研究,剖析了土地利用转变给绿地资源带来的影响机制,给政策制订赋予直观数据支撑。相关研究显示,把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融合起来,可以明显改善监测准确度和数据处理速度,从而让绿地变化过程变得可视化。经过实践表明,高分遥感技术既有益于找出潜在问题,又可以评判城市绿化成果并预估将来走向,有着明显的应用价值和推广潜力。

三、结束语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在城市绿地覆盖动态监测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给生态环境评价和绿地资源管理给予了高效而且准确的数据支持。依靠遥感技术和信息提取手段的融合,可以做到对绿地覆盖率及其种类结构的即时动态分析,从而推进绿地规划和生态保护的科学决策。相关研究表明,高分遥感技术不仅极大改善了监测效率和反应速度,而且拓宽了绿地监测的应用范围。展望未来,应当着重关注数据处理算法的改良、技术创新以及管理体系的完善,还要加强多种遥感数据的协同应用,促使城市绿地监测朝着系统化、智能化和细致化的方向迈进,为营造宜居、绿色、可持续的城市环境赋予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叶俊 , 康思奇 , 傅根深 , 吕海燕 , 钱文祺 , 唐雪海 . 基于 卫 星 遥 感 的 城 市 绿 地 景 观 格 局 变 化 研 究 进 展 [J]. 测 绘 通报 ,2022,45(03):23-27.

[2] 许靖 , 沈涛 , 杨仕仙 . 高分遥感影像城市绿地自动提取方法[J]. 北京测绘 ,2021,35(04):480-484.

[3] 张天怡 , 代沁伶 , 徐伟恒 , 代飞 , 王雷光 .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城市绿地提取方法研究 [J].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0,40(04):105-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