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设与应用
张美琪
科尔沁右翼中旗新佳木中心校 029409
引言
在当前教育变革的推动下,小学数学教学正从传统的教学模式向创新模式过渡。在此过程中,构建与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已成为增强教学成效、唤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途径。过往的数学教育多集中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忽略了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得数学学习对学生而言变得单调乏味,缺乏吸引力。但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认识到,将数学知识嵌入学生日常熟悉的生活环境中,不仅能够让抽象的数学理论变得直观易懂,而且有助于学生深入领会数学知识的内涵和深层含义。因此,研究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构建和应用生活化情境,对于促进数学教学的革新、提升教学水平具有深远意义。
1 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的重要性
1.1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常常显得抽象且缺乏趣味,这可能导致他们感到畏惧。然而,通过将生活中的情境引入数学教学,可以显著改善这种状况。这些源自学生日常生活的例子,将抽象的数学点转化为直观的理解。以教授加减法为例,教师可以利用购买零食的情境,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花费和找零计算,这样的现实场景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兴趣。此外,当数学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时,学生能体验到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和乐趣,这有助于激发他们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进而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1.2 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一大挑战,他们在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时往往面临困难。然而,通过将生活情境引入小学数学教学,可以显著减轻这些难度。具体来说,生活化的情境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和形象。比如,在教授几何图形面积计算时,教师可以通过讨论房间地面装修或花园地规划等实际案例,让学生直接体验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这种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在心中建立牢固的知识体系,并深化对知识的掌握。此外,生动的生活例子也更容易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进而强化知识的记忆,让他们在需要使用这些知识时能够快速且准确地调用。
2 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 深入挖掘教材生活元素,构建生动场景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指导书籍,同时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桥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情境教学法,教师需要从教材中提炼出与生活紧密关联的元素。通过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孩子们日常的生活情境融合,为学生们打造一个易于理解和探索的学习环境。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发现,很多知识点都与孩子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比如时间管理、距离衡量、购物计算、几何中的面积与体积计算、位置与方向等。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四年级为例,教材内容几乎每一部分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对应的场景。比如,在教授“时、分、秒”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时,以“航航同学的日常作息”为例。教师可以这样提问:“三年级的航航同学自小就养成了良好的作息习惯。他通常在早上 7 点起床,花5 分钟整理床铺和洗漱,10 到 15 分钟吃早餐,10分钟上学,放学后用 20 到25 分钟完成作业。晚餐通常花费 30 分钟,之后与父母散步、运动 20 到30 分钟。回家后,用 5 分钟洗漱,晚上 9 点入睡。通过了解航航的作息时间,大家能否用刚才学到的方法描述一下自己的一天?”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让抽象的“时、分、秒”概念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还培养了学生的时间意识。
2.2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是优化情境创设的有效方法,只要方法得当就可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常见的方式有:利用故事情境,讲述有趣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举例来说,在教授“平均数应用题”时,能够讲述“猪八戒分桃”的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设问题情境,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设置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举例来说,提问“为什么小强12 岁只过了 3 个生日”来引入“年月日”的概念,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扮演文学作品或生活场景中的角色,表演和互动来理解数学知识,举例来说,在教授“田忌赛马”时,能够让学生扮演齐王、孙膑和田忌等角色。表演来感受数学策略的运用,实地考察的方式,带领学生到跟教学内容相关的实地考察,让他们亲身感受环境和氛围,举例来说,在教授跟面积、体积相关的知识时,能够带领学生参观校园内的花坛、操场等实物,进行实地测量和计算,利用电教设备,如播放音乐、视频等,创设情境,感染学生的情绪,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教学内容,举例来说,能够播放一些跟数学知识相关的动画视频或纪录片,用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3 组织生活实践活动,强化实践动手能力
数学理论学习是学生开展实践探索的基础,实践教育是数学学科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将实际经验和理论知识融合,在二者间搭建桥梁,通过亲身实践体验数学学习价值。实践活动开辟了数学第二课堂,拓展了数学教学空间,学生可以在生活中了解数学,打破了单一课堂的时空限制。教师要积极组织多元化生活实践活动,以跨学科理念为基础融合多学科知识内容,增强学生学习体验感,打通知识边界,促使学生将多学科理论知识整合,兼顾学科育人功能,重点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结语
创设生活情境于小学数学课堂,对于提升教学质量与促进学生数学技能的培养具有关键作用。教师需持续探索与实践,以实现生活情境创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而为学生营造一个更优的数学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马银山.基于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2024(27):62-65.
[2]张丽英.生活化情境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究[J].现代农村科技,2024(5):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