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自新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

作者

许雪姣

湖南省衡南县茶市联合学校华光校区 421100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普遍年龄较小,心智与思维都尚未发育成熟,因此很难在课堂中保持较长时间的专注力,而教师则需要及时的注意到这一点,并相应的对自新课堂教学模式适当做出调整,使其能够重新拉回学生的注意力。当下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打造最适合学生的教学理念。

1 开发学生的思维

小学阶段,其好奇心比较重,因此在基于核心素养导向教学中,要开发学生的思维。要以小学生为教学主体,拉近其跟老师的距离,提高其课堂教学参与度,从而提高其语文思维能力。如在讲解《小壁虎借尾巴》时,先要引导小学生阅读整篇文章,然后提出疑问,为什么小壁虎要向其他的小动物,如小燕子、水牛来借尾巴呢?借尾巴的目的是什么?小壁虎的尾巴会自己长出来吗?就这样,让小学生思考问题的同时,开发了其思维,老师通过小学生的回答,就能充分的了解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差异,从而在后期做出针对性的教学。待小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授学生小壁虎借尾巴的目的,然后将其进行延伸,其他小动物的尾巴的作用是什么,以此来激发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课后作业拓展,知识与情感的延伸。课后作业是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检测。而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完成拓展练习的能力不高。如何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完成课后拓展的作业,是传统课堂中教师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而“一对一”数字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教师利用网络平台布置作业,引导学生把本节课学习内容通过思维导图归纳总结。同时,学生自己的习作作品在“小作家”平台中进行投票、交流和评价。在这种充满乐趣的学习方式下,学生的知识和情感得到了延伸。例如,教学《翠鸟》时,教师可布置课后作业“利用思维导图将本课的学习收获进行总结”。学生根据自己的独特理解,应用思维导图这一网络学习工具,将自己对翠鸟的外形、习性以及文章表达的情感等课堂学习的新知进行了巩固和拓展。

2 注重个性,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

张扬个性,追求自我成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对于个性的追求成为我们时下所经常讨论的话题,传统教学一直被批判为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忽视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这成为近年来我国教育反思的主要问题。创造力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繁荣的保证。所以,教育中需要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过去我们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将学生看作是各不相同的独特个体,教学模式关注的是千篇一律的统一化方式,而在教学改革中教师需要用全新的视角,去发现每个孩子的独特之处。所以,在改革教学模式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小学生的创造力。小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与新奇的思想,他们对于外部世界有着无穷的想象。也许这些想法在成人看来不切实际甚至是“胡思乱想”,但这正是小学生童真的体现,是他们真实个性的流露。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给孩子提问题,畅所欲言的机会,引导学生想象语文课文中所描绘的场景。此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主动提问,对于老师、课文也能指出错误。这种教学模式的执行能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带来长远影响。

(1)挖掘亮点,培养学生创造力。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身上皆有各自的优缺点,教师需及时表扬学生长处,对学生的劣处也要予以适时地批评指正,让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之下,升华思想内涵。例如,有的学生虽然语文学习水平不理想,可在绘画上极有天赋,那么在教学《荷花》一课时,教师就可让学生根据文章中描绘的荷花池景致,再发挥自身的想象力,画出一幅画,待学生画完后,教师还可请学生来解说下自己的创作理念,并将学生的作品张贴在文学角上,以供观赏,这对于学生文字鉴赏能力的培养也大有裨益;又如,教师也可以设定一些课题,如制作日历或简易书籍等,让学生合作一同完成,发挥各自优势。文笔好的学生负责文字内容,动手能力强的则负责整个书籍的装订等,这样一来,学生的优势都能尽最大限度发挥出来,最后教师再点评整个作品,肯定学生的付出与努力,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会获得提升,对于教学活动的参与热忱也会逐步提高。再如,教学《新型玻璃》,文中提到了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等几种类型的玻璃,此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发挥自身想象力,也说出几种新式玻璃来,如有的学生说了减肥玻璃,只要站在这款玻璃前,就能激起人运动的力量,玻璃还会呈现出人所能达到的最大肥胖度,这对于刺激人类的健身、身材管理大有裨益;有的学生还说了抗癌玻璃、防辐射玻璃等,对于学生提出的创意,教师适时给予肯定,并因势利导,带动学生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学习、奋斗。

(2)全体赏识,创设良好学习氛围。良好的学习氛围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教师也应积极创建和谐课堂,将赏识教育落到实处,给予学生科学合理的赞扬,使学生保持大脑兴奋,更好地投身于语文学习中。例如,讲授《祖父的园子》时,教师便可借助多媒体将作者所描绘的场景以图片形式展示出来,然后让学生先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出图片中所呈现的内容,有的学生说:“这座园子有五颜六色的画,云朵的影子,整座园子看上去十分漂亮”;有的学生说:“园子充满着朝气蓬勃、生命的气息,自由生长的花,翱翔于天空的鸟儿,慢腾腾地在田里趴着的小虫子······”当班级学生积极讨论时,教师适时回应:“大家的描述都非常好,通过这几张图,你们就能身临其境般描述出那么生动的画面,老师深感欣慰,接下来大家认真阅读课文,验证下自己所说与文章是否契合?”借此教学模式会有效提升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兴趣。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为推动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热忱,培养学生文学素养与自信心,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充分意识到赏识教育的意义,并将其贯穿到语文教学的始终,根据学生学习水平,创设灵活的赏识教育活动。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3 让学生自己做学习的管理者,进行自主学习

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因此要改变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自顾自讲的上课方式,把教师的被动传授转换成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在课前就将这节课的重难点及目标告知学生,提供引导和帮助,补充辅助的学习材料,或者教给学生方法,然后给学生时间自学、讨论、朗读等,最后布置一些作业或小测试,让学生检测自己的学习成果、自学的情况和进度。比如,特级教育名师魏书生自创的“六步课堂教学法”,即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魏老师在教授《爱莲说》一课时,在学生进入文本的情境后,便在黑板板书学习目标,包括作者、六个字(较难理解的六个字)、译全文、理解思想感情。这样在课堂伊始,教师就帮助学生确立了本堂课的学习任务,并且引导学生沿着已有的脉络探索课文,向学生提供在具体的情境对知识进行意义建构的空间,极大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放权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特长,自主选择高效的学习方法,学会自我监控和学习管理,探索个性化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徐静.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9(10).

[2]赵妮娜.新课程理念下建构主义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