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智慧课程视下大学生英语学习的数字素养现状

作者

余颖 池欣蕊 黄思涵 孟颍华 边娜指导教师

嘉兴大学 浙江嘉兴 314051

一、引言

在智慧教育浪潮的推动下,高等教育正经历从“技术辅助”到“认知重构”的范式转型。《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教育部,2012)明确提出“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强调以技术为杠杆撬动教育系统性变革,实现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型。智慧课程作为这一转型的核心载体,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与自适应学习系统,试图实现教学内容的动态优化与学习路径的个性化适配(Zawacki-Richter et al., 2023)。在此背景下,英语学科因其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双重属性,成为智慧课程改革的重点领域。

二、文献综述

在数字化浪潮与教育信息化政策推动下,大学生英语学习虽因数字资源丰富而拓展了学习维度,但信息过载、学习策略缺失等问题突出。目前,国内外对此的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国外在数字素养领域已积累不少经验。欧盟(2020)“数字教育行动计划”致力于提供高质量数字教育资源,为大学生创造更多数字素养培养机会。悉尼科技大学将“数字素养”与“学术英语”并列为预科核心课程,注重其与专业课程的结合。

国内数字素养研究近年逐渐升温。邵红万、陈新仁(2012)指出,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需跨学科综合研究以解决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问题,实现课程生态系统动态平衡。但智慧课程背景下针对大学生数字素养的研究仍有明显不足。华维芬(2020)发现,国内探讨语言教学与数字素养关系的文章少,涉及外语教学的稀缺,研究多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证与深入研究,方法也较传统。严明(2024)强调,新文科背景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应推动学科与新技术融合,借助数字技术传播中国声音,满足国家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综合国内外研究,多数仅侧重数字技术使用频率等单一维度,对数字素养内涵缺乏全面探讨;研究方法上定量数据单一、定性分析缺深度案例,二者结合不紧密,影响结果全面性与可靠性。鉴于以上因素,本项目将以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究智慧课程视阈下大学生英语学习的数字素养现状,期望弥补目前研究的不足,提升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

三、研究设计及数据分析

3.1 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在线问卷调查形式,并选取 8 位具有不同学习特征的学生进行访谈。通过在线填写和提交问卷,研究者可以从后台以及校园随机访谈中收集数据。

该问卷遵循自愿填写并提交的原则,含有效问卷 173 份,有效访谈 8 次,涉及 4个年级,超过6 个专业类别的学生。

3.2 数据分析

3.2.1.大学生数字设备拥有及使用现状

问卷调查显示,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在学生中高度普及,分别占比 99.42% 和91.91% ,平板电脑占比 55.49% ,智能手表占比 17.92% 。这表明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已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工具,为英语学习提供了硬件基础。在访谈中,学生也普遍提到这两种设备在英语学习中的便利性。

表1 大学生每周使用移动设备时长

3.2.2 智慧课程认知现状

数据显示,多数学生对智慧课程有一定了解,其中基本了解的占 50.87% ,听说过的占 35.26% ,但非常了解的仅占 8.09% 。网络学习时长与智慧课程认知存在关联,如每天使用网络学习英语时长为 1-3 小时的受访者中, 61.82% 表示基本了解智慧课程,而0-1 学习时长的学生中这一比例为 47.66‰ 。具备数字技能的学生对智慧课程的了解程度更高。在熟练使用搜索引擎的受访者中, 49.6% 表示基本了解智慧课程。

表2 智慧课程应用期待

3.2.3 数字技能掌握及应用现状

在数字技能方面, 72.25% 的学生表示能熟练使用搜索引擎精准获取英语学习资源,42.2% 能运用数字工具制作英语听说学习素材, 36.42% 会用视频编辑软件处理英语视频, 40.46% 可利用在线协作工具合作完成学习项目, 20.23% 能使用数据分析工具分析学习情况。不同年级、专业学生在数字技能掌握上存在差异。大二学生在数字技能掌握上表现更为突出;英语专业学生在运用数字工具制作英语听说学习素材等方面比例较高。

四、结论

智慧课程的快速发展为大学生英语学习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本研究以为例,结合问卷调查与访谈数据,深入探讨了在智慧课程中,特别是融合知识图谱与人工智能(AI)工具的背景下,大学生英语学习数字素养的现状。研究发现,尽管学生对智慧课程的接受度较高,但其数字素养水平呈现明显差异。大多数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基础数字工具,但是对专业学习软件的认知和使用率明显不足,对工具的使用多停留在表面,深度应用能力不足。这一现象与 Selwyn(2016)探讨的“数字素养的悖论”形成呼应,即技术可得性提升的同时,使用者可能陷入浅层应用的困境。

总之,学生在智慧课程视阈下的英语学习数字素养现状可概括为:基础条件良好,学习意愿积极,但高阶应用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及自主学习实践能力尚需提升。这不仅要求学生个体增强主动性和元认知能力,更需要教育者的协同努力。教育者需将数字素养培养融入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引导学生批判性、创造性地使用数字工具。高校则应构建更为完善的数字学习生态系统,包括优化平台功能、开展针对性的数字技能培训等,建立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 Selwyn N. “Digital downsides: exploring university students’ negative engagements with digital technology” [J].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 2016, 21(8): 1006-1021.

[2] Zawacki-Richter O, Marín V I, Bond M, et al. “Systematic review of research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pplications in higher education”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Higher Education, 2023, 20(1): 1-25.

[3] 华维芬. 数字素养与英语自主学习研究[J]. 外语教学, 2020, 41(5): 66-70.

[4] 教育部.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2.

[5] 邵红万, 陈新仁. 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从辅助到常态化的学科性融合[J]. 外语电化教学, 2012, (06): 034-41.

[6] 严明. 我国外语类专业学生数字素养能力框架构建研究[J].外语学刊, 2024, (02):6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