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事业单位政工干部能力素质提升策略探讨
王浩
石家庄市动物园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引言
在新时代社会发展进程中,基层事业单位承担着服务群众、落实政策的重要职责,思想政治工作是保障其高效运转的关键环节。政工干部作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其能力素质直接影响工作成效与单位凝聚力。然而,随着时代变革与工作要求的提高,基层事业单位政工干部在理论素养、工作方法、沟通协调等方面面临新挑战。探索政工干部能力素质提升策略,对加强基层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建设、提升服务效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基层事业单位政工干部能力素质现状与问题
1.1 理论素养有待加强
基层事业单位政工干部日常工作繁杂,事务性工作占据大量时间与精力,导致理论学习时间不足。部分干部对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学习缺乏系统性与深入性,仅停留在表面了解,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有效结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无法深入解读政策内涵,难以用科学理论引导职工树立正确价值观。同时,面对多元社会思潮的冲击,部分政工干部自身理论根基不牢,不能及时准确地回应职工思想困惑,削弱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与引导力,制约了基层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1.2 创新能力不足
受传统工作模式影响,部分基层事业单位政工干部习惯于按部就班开展工作,缺乏创新意识与开拓精神。在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与形式上,多采用会议传达、文件学习等传统方式,形式单一、内容枯燥,难以激发职工参与热情。面对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未能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新媒体工具创新工作方法,导致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与实效性不足。此外,在解决新出现的思想问题与矛盾时,缺乏创新性思路与有效举措,不能适应新时代基层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需求,影响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1.3 实践能力薄弱
部分基层事业单位政工干部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处理复杂问题与突发事件时,应变能力不足。在与职工沟通交流过程中,不能准确把握职工思想动态与实际需求,难以有效解决职工思想问题与实际困难。在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对活动策划、组织协调、效果评估等环节把控能力不够,导致活动形式与内容脱离实际,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同时,一些政工干部缺乏基层调研经验,不了解基层实际情况,制定的工作方案与措施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影响基层事业单位政工干部能力素质提升的因素
2.1 教育培训体系不完善
当前,针对基层事业单位政工干部的教育培训体系存在诸多不足。培训内容设置不够科学合理,理论课程较多,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课程较少,不能满足政工干部实际工作需求。培训方式单一,多以集中授课为主,缺乏互动交流与实践锻炼环节,难以调动政工干部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此外,培训缺乏系统性与连续性,培训时间短、频次低,不能形成长期有效的学习机制,导致政工干部难以深入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影响其能力素质的持续提升。
2.2 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
基层事业单位对政工干部的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完善,考核指标不够明确具体,缺乏科学合理的量化标准,考核过程主观性较强,难以准确衡量政工干部的工作业绩与能力水平。同时,激励机制不健全,对政工干部的表彰奖励、职务晋升等激励措施落实不到位,导致政工干部工作积极性受挫,缺乏提升自身能力素质的动力。此外,考核结果未能充分运用,与政工干部的薪酬待遇、职业发展等关联度不高,无法发挥考核的导向与激励作用,不利于激发政工干部提升能力素质的内在动力。
2.3 工作环境与发展空间受限
基层事业单位工作条件相对艰苦,工作任务繁重,政工干部工作压力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学习与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基层事业单位晋升渠道相对狭窄,职业发展空间有限,政工干部晋升机会较少,发展前景不明朗,导致部分干部产生职业倦怠感,缺乏提升自身能力素质的主动性。除此之外,单位内部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在资源配置、政策支持等方面向业务部门倾斜,政工干部开展工作缺乏必要的保障,限制了其能力素质的提升与工作成效的发挥。
三、基层事业单位政工干部能力素质提升策略
3.1 强化教育培训,提升专业素养
构建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根据基层事业单位政工干部实际需求,科学设置培训内容。增加党的创新理论、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新媒体应用等课程比重,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方式,提高政工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培训方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在线学习、远程培训等,拓宽学习渠道;组织实地考察、交流研讨等活动,加强政工干部之间的经验分享与学习。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定期开展培训活动,确保政工干部及时更新知识结构,提升专业素养与业务能力。
3.2 完善考核激励,激发工作动力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制定明确具体、可量化的考核指标,涵盖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理论学习成果、创新能力等方面,确保考核结果客观公正。
优化考核方式,采用日常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上级考核与职工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准确评价政工干部工作表现。健全激励机制,将考核结果与政工干部的薪酬待遇、职务晋升、表彰奖励等紧密挂钩,对工作业绩突出、能力素质优秀的政工干部给予表彰奖励与优先晋升机会,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建立容错纠错机制,鼓励政工干部在工作中勇于创新、大胆尝试,为其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3.3 优化成长环境,拓宽发展空间
基层事业单位应提高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大对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在资源配置、政策制定等方面给予倾斜,为政工干部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改善工作条件,减轻政工干部工作负担,合理安排工作任务,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拓宽政工干部晋升渠道,建立多元化的职业发展路径,打破论资排辈的限制,为优秀政工干部提供更多晋升机会与发展空间。加强单位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增强政工干部的归属感与认同感,激发其提升自身能力素质的内在动力,推动基层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
四、结论
基层事业单位政工干部能力素质提升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关乎单位思想政治工作成效与整体发展。面对当前存在的理论素养不足、创新能力欠缺、实践能力薄弱等问题,以及教育培训、考核激励、工作环境等方面的制约因素,需从强化教育培训、完善考核激励、优化成长环境等多维度采取措施。通过持续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理论扎实、业务精通、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政工干部队伍,为基层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周文隽 . 浅析提高基层政工人员工作水平策略研究 [J]. 劳动保障世界 ,2017,(29):39.
[2] 吕伟 . 关于基层事业单位政工人员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J]. 东方企业文化 ,2015,(13):169.
[3] 陈水林 . 浅析如何提高基层事业单位政工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J]. 就业与保障 ,2023,(05):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