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问题链助推小学语文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教学研究

作者

吴兰芳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213151

小学语文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教学的核心在于实现文本深度理解与创造性思维的融合。问题链以其结构化、递进性的特征,为任务群目标落地提供了系统性路径,通过梯度性问题链推动文本深读,依托任务群框架整合教学支架,并以问题链触发表达迁移,可有效打通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实践闭环。

1 任务群教学的定义

任务群教学作为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实践模式,以结构化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内容、方法与资源,系统性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融合发展。区别于传统单篇教学,其实质在于以主题为统领,设计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任务序列,引导学生在真实语言运用场景中实现知识统整、能力进阶与思维深化。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中,教学聚焦文学文本深度解读与创造性语言输出的协同目标,通过任务设计将文本解析、审美体验、表达实践等要素动态联结,构建“阅读—思维—表达”的循环体系。强调学生主体参与,依托任务驱动的进阶式学习活动,促进文学理解力与创造力的共生互促,为问题链的深度介入提供结构化框架支撑。

2 问题链助推小学语文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教学策略

2.1 梯度推链,深读激思

在以“白鹭”为例的文学阅读教学中,教师需立足文本特质设计层级性问题链,逐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触碰文本内核。课堂初始阶段抛出锚定性问题:“白鹭在作者眼中像什么?从哪些词句能看出来?”引导学生聚焦“雪白的蓑毛”“铁色的长喙”等具象描写,建立对白鹭形象的直观感知;进而推进至思维深化层,提出关联性问题:“为何说白鹭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 韵'字藏着作者怎样的情感?”启发学生从“清水田里钓鱼”“小树的绝顶瞭望”等场景中捕捉动态意象与诗意美,体会作者将白鹭比作散文诗的深层意涵,赞其形体轻盈精巧,更叹其悠然自得的神韵;最终抵达文本哲思层,以挑战性问题收束:“如果白鹭会说话,它站在晴天的清晨会告诉我们什么?”驱动学生整合前两阶对白鹭形象与气韵的理解,迁移至对生命态度、自然哲理的个性化体悟。整个问题链以“形象感知—诗意品析—哲理升华”为暗线,每个问题既是前阶思考的深化支点,又为后续解读铺设阶梯,使文本解读在“链式叩问”中实现从“读到什么”到“悟出什么”的思维跃迁。

2.2 贯群融链,精设支架

依托“猎人海力布”开展任务群教学时,教师需打通复述创编、主题探讨与语言实践的任务壁垒,通过整合型问题链与分层支架实现能力融通。启动阶段设计线索型问题链:“海力布经历了哪几个重要选择?用‘起因—转折—结局’的脉络图梳理故事主线”,同步提供情节卡片、关键词云等可视化工具,辅助学生提取“救白蛇—得宝石—听预警—变石头”的核心事件链;针对创造性表达任务,提出任务迁移链:“假如你是村民中的孩子,回家后如何向奶奶描述石头海力布?尝试用‘宝石的秘密' 或‘最后的呼唤' 作小标题创编片段”,在此环节提供情感提示卡“焦急的呼喊”“沉重的石头”和民间故事常用表达库“只见……霎时间……”,支撑学生代入角色实现语言重构;最后关联文化传承目标,抛出深度整合问题:“对比海力布‘舍己救人 ' 的选择与神话中其他英雄的决定,你认为什么是真正的‘珍宝' ?”,借助两难情境对比表引导价值思辨。三层问题环环相扣,情节梳理支架聚焦信息整合,创编表达支架激活语言迁移,价值探讨支架深化人文理解,在“问题链 + 工具链”的双链支撑下,实现任务群目标的深度贯通。

2.3 链启表达,创意赋能

在“圆明园的毁灭”教学中,教师需以问题链为引擎打通历史感知与创意表达的联结通道。课堂切入时抛出场景化问题:“倘若你手握一台时光相机,会拍下圆明园被毁前的哪三处景致?用‘金柱白雕 '‘喷泉拱门 ' 等文中词描述画面细节”,引导学生依托“殿堂亭台”“珍宝文物”等文本信息具象化历史盛景,同步提供建筑复原图与意象词卡支撑视觉化表达;继而推动情感迁移:“若园中残留的石门会说话,它会对百年后的我们诉说什么?试用' 我听见……'‘我看见……’的句式代它发声”,结合“残柱斜立”“荒草蔓延”等课文意象,提供情感触发词库及空白对话气泡图,催化学生对历史创伤的创造性转译;最终聚焦现实传承:“如何设计一枚‘勿忘园印 ' ?用印章元素传递你对圆明园的双重记忆”,依托“毁灭之痛”与“复兴之志”的对比提纲表,启发学生融合残损石纹等元素进行意象设计。教师以三层问题逐级递推,从场景还原到情感投射再到符号创造,全程以具象文本为锚点,借结构化支架将沉重历史转化为可触、可言、可创的表达实践,实现由读到创的思维跃升。

结束语:

问题链通过梯度设问激活深度阅读,依托支架群打通任务壁垒,以创意链条实现表达迁移,为小学语文任务群教学提供了可操作的实践范式,其价值在于将文学阅读的思维过程与创意表达的语言实践熔铸为动态能力整体,使文本理解不再是终点,而成为创造性表达的起点。未来,需持续探索问题链在不同文学体裁中的适配机制,推动任务群教学向素养转化的纵深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文凤 .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链设计 [J]. 华夏教师 ,2024,(19):86-88.

[2] 王莹 . 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实施策略探索——以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一课为例 [J]. 基础教育课程 ,2024,(10):57-6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