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幼儿园体育活动中游戏化教学对幼儿运动技能发展的影响

作者

闫亚飞

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察素齐镇乌兰夫幼儿园  010100

在幼儿园教育体系中,体育活动是促进幼儿体质健康与动作发展的核心载体。然而,传统技能训练常因形式单一难以持续吸引幼儿注意力。游戏化教学以其趣味性、情境性和参与性优势,为幼儿运动技能培养注入新活力。本文结合幼儿认知发展规律与心理特点,通过 “小动物运粮食”“小小消防员” 等实践案例,系统阐述游戏化教学如何通过规则创新、角色体验等路径,引导幼儿在沉浸式游戏中主动练习动作、提升技能,探究其在激发运动热情、增强练习专注度等方面的独特价值,为优化幼儿体育活动设计提供可借鉴的实践思路。

1 设计趣味游戏规则,激发运动参与热情

从幼儿认知发展规律来看,3 - 6 岁的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其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对抽象的运动技能训练难以产生持久兴趣。同时,这一时期幼儿的心理特点表现为好奇心旺盛,但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极易被新奇事物吸引而分散注意力。将跑、跳、投掷等运动技能训练巧妙融入趣味游戏规则中,正是契合了幼儿的这些身心发展特点。趣味游戏规则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呈现运动任务,将原本单一的技能练习转化为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目标追求。这种转化能够激发幼儿内在的探索欲望和参与动机,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主动投入注意力 Π[11]Π

在幼儿园宽敞的户外活动场地上,一场充满趣味的 “小动物运粮食” 游戏即将拉开帷幕。教师提前用彩色的软垫、塑料拱门、泡沫桩等材料,精心布置出了充满挑战的 “运粮” 路线。活动开始前,教师绘声绘色地向幼儿讲述游戏背景:“森林里的小动物们收获了好多粮食,可是它们自己运不完,需要小朋友们帮忙!” 随后,教师将幼儿分成小兔、小猴子、小松鼠三个小组,并为孩子们戴上对应动物的可爱头饰。教师详细讲解游戏规则:“小兔子组的小朋友要像活泼的小兔子那样,双脚并拢跳过软垫堆成的小山和塑料拱门组成的障碍;小猴子组的小朋友要用单脚连续跳的方式,绕过泡沫桩;小松鼠组的小朋友则要像小松鼠一样,稳稳地走过平衡木搭成的独木桥。” 游戏开始后,幼儿们迅速进入角色,小兔子组的幼儿一边喊着 “蹦蹦跳跳运粮食”,一边努力地跳过障碍,有的小朋友落地不稳,但马上又重新调整姿势继续前进;小猴子组的幼儿单脚跳得摇摇晃晃,却依然坚持完成任务;小松鼠组的孩子们神情专注,小心翼翼地保持平衡走过独木桥。整个游戏过程中,幼儿们兴致高昂,为了帮助 “小动物”成功运送粮食,不断重复跳跃、平衡等动作练习,在欢乐的氛围中有效提升了身体协调性和运动技能。

2 赋予多元游戏角色,提升运动练习专注

幼儿正处于自我意识和社会认知快速发展的阶段,对周围世界的角色扮演充满兴趣与渴望。当他们被赋予特定游戏角色时,基于其特有的心理发展规律,会在内心构建起与角色相匹配的身份认同,进而产生强烈的角色意识和责任感。这种由角色引发的心理驱动,如同强大的内驱力,促使幼儿全身心投入到游戏中的运动任务里。从社会角色理论角度来看,角色赋予幼儿明确的行为规范与目标导向,幼儿会主动参照其认知中对应角色的行为模式,更积极地模仿角色的动作和行为。在反复扮演与实践的过程中,幼儿不仅能够持续保持对运动任务的专注,还能通过不断重复练习,逐步熟练掌握跑、跳、攀爬等运动技能,实现从动作生疏到熟练的进阶,同时促进其社会性与运动能力的协同发展【2】。

在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场地上,一场紧张刺激的 “小小消防员” 游戏精彩上演。教师提前用轮胎、长绳、攀爬架等器械布置出充满挑战的 “火灾现场”,轮胎堆叠成崎岖的道路,长绳悬挂作为穿越的障碍,攀爬架则模拟高耸的 “高楼”。活动开始,幼儿们兴奋地选择自己想要扮演的角色,戴上消防员头盔、披上彩色围巾当作被困人员的标识,手持 “对讲机” 扮演指挥员。游戏中,扮演消防员的幼儿迅速进入角色,他们神情严肃,眼神专注,听到 “火灾警报”(教师哨声)后,立刻以最快速度奔跑穿越由轮胎和长绳组成的障碍区域,争分夺秒地冲向 “高楼”。在攀爬攀爬架时,尽管有的幼儿手臂力量不足,但想到自己肩负着营救被困人员的重任,仍咬紧牙关坚持向上攀爬。扮演被困人员的幼儿在 “高楼” 上焦急地呼喊,扮演指挥员的幼儿则用 “对讲机” 大声指挥救援路线。整个游戏过程中,幼儿们完全沉浸在各自的角色里,全神贯注地完成跑、爬等动作,在紧张刺激的救援情境中,不仅有效提升了奔跑速度和攀爬能力,还显著提高了反应能力和专注度,现场充满了团结协作与勇敢挑战的热烈氛围。

结语

综上所述,游戏化教学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对幼儿运动技能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通过趣味游戏规则的情境化设计,将抽象技能转化为具象任务,能有效激活幼儿参与动力;而多元游戏角色的赋予,则借助心理驱动机制提升幼儿练习专注度,实现动作技能的反复强化。这些实践不仅让幼儿在欢乐中掌握跑跳、平衡、攀爬等基础运动能力,更培养了其规则意识、合作精神与抗挫折能力。未来,幼儿教育工作者可进一步深化游戏与运动技能的融合创新,结合幼儿兴趣特点开发更多元化的游戏化教学策略,让体育活动成为幼儿乐享运动、健康成长的重要舞台,为其终身运动习惯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朱莹 . 以兴趣为导向的幼儿园体育游戏化教学模式探讨 [J]. 智力 ,2023,(29):183-186.

[2] 陈国琴 . 幼儿体育课程游戏化教学导向设计 [J]. 读写算 ,2023,(13):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