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班级实践的小班幼儿消极情绪调节策略探究

作者

李海英

南宁市五象新区第二实验幼儿园

小班幼儿进入幼儿园,是人生中第一次离开父母进入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在度过前两个月的分离焦虑期后,教师关注到幼儿的消极情绪问题常常影响到活动的正常开展。教师经常在每日活动中处理幼儿消极情绪问题而显得筋疲力尽,所以教师急需寻求小班幼儿消极情绪的调节方法,确保一日活动顺利进行以及幼儿健康成长。

一、幼儿消极情绪的表现类型

幼儿消极情绪的出现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幼儿自身的因素(性格、生理等),也有外在环境影响(如环境的改变、家庭教养的影响等)。情绪直接和行为相联系是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根据幼儿的行为表现,班级常见消极情绪主要将其分为两类。

(一)急躁易怒型

这一类的幼儿脾气急躁,遇到一点小事都会爆发脾气,不管是什么人什么事,只要不满足他的心意,就会不停的哭喊或攻击他人,很难将情绪稳定下来。

(二)孤僻胆怯型

这一类幼儿较为胆小,安静且固执,平时喜欢独自玩耍,游离于集体之外,较少参与集体活动。

二、小班幼儿暴躁、胆怯消极情绪的危害

《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健康领域”关于幼儿情绪的目标与要求中提到,幼儿要“经常保持愉悦的情绪,不高兴时能较快缓解,幼儿情绪的发展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积极愉快的情绪是幼儿保持身心健康和行为适应能力的重要条件,愤怒恐惧的消极情绪使幼儿身心发展失去平衡,长期保持郁闷的消极情绪还会导致疾病,经常性处于消极情绪状态的孩子,他们的身体各器官都会受到抑制,从而影响其身体的正常发育。可见对幼儿来说长期处于消极情绪状态是不健康的,还可能会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和性格特点。

三、小班幼儿消极情绪案例分析及调节策略

小班幼儿的情绪调节需要借助外界的因素进行,教师是幼儿进入到幼儿园这一新环境中的依靠,消极情绪的疏导多为依赖老师。如何帮助幼儿学习认识情绪、理解情绪,表达出心里的感觉,学习处理愤怒与伤心的方法,这对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幼儿不同消极情绪的表现,教师可以根据幼儿自身差异进行疏导调节。

(一)以稳定情绪应对幼儿的暴躁时刻

教师要“允许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并给予适当引导”“帮助幼儿学会适当表达和调控情绪”。当幼儿出现情绪失控暴躁时,教师的稳定的情绪会帮助幼儿熄灭一部分的怒火,使幼儿感到有依靠而稍稍平静下来。这个方法适用于在幼儿情绪暴躁失控的场景。

案例一:小霖想要贝贝的小汽车,贝贝还想玩并不愿意给俊霖,小霖拿起小汽车就跑,贝贝随即大叫起来并举起手追着小霖要打他。老师走到他们旁边,平静地将两人分开,拉着两人的手耐心的问“发生了什么?”。贝贝由原本的大叫转成了哭泣说:“他抢我的小汽车”,小霖也由被追逐哭泣转变为停止哭泣说“我也想玩小汽车她不肯给我玩。”,当教师以稳定情绪出现时,幼儿激动的情绪得到的一定程度缓和。

案例二:丞丞和睿睿因为抢排在第一个而相互推搡大打出手,伴随着哭喊和尖叫场面混乱。老师第一时间将两人分开,带离人群,坐下来让双方说说是什么原因打架。两人见老师没有生气于是大胆的说出了自己的理由,丞丞第一个来后又离开去拿水壶于是后来的睿睿就占了第一的位置。

综上所述,对比以前教师急于制止危险发生和着急忙慌分开两个小朋友后幼儿情绪更为激动的结果,可见教师的情绪稳定对幼儿激动的情绪有一定的安抚作用。

(二)认真倾听幼儿的诉求,引导幼儿学会正确表达负面情绪

全神贯注地倾听幼儿的诉求,能让幼儿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同时也能了解到幼儿的诉求是什么。在倾听的过程中幼儿能逐步减缓暴躁或胆怯的情绪而感到心安,教师也能根据幼儿的需求引导幼儿学习正面表达情绪。

案例:悦悦在盥洗室里被花花不小心滴了一点水,悦悦随即激动的大喊道:“跟我道歉!”,花花对此并未作出回应,而是转身想走出盥洗室。悦悦不依不饶跟着花花情绪激动大喊大叫让花花道歉,类似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悦悦身上重演。悦悦不能够正确向他人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和正确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教师处理悦悦的问题时都认真听她说,提问式的引导悦悦“如果……这样能把问题解决吗?”,又或是以平行游戏的方式帮助悦悦学习正确宣泄情绪的方法。

通过个案可以看到,教师的倾听能更好的了解到幼儿的需求,帮助幼儿找到正面表达情绪的方法。该方法对与疏导幼儿暴躁、胆怯的消极情绪是有一定效果的。

(三)有原则地满足幼儿的需求

接纳幼儿的情绪并不意味着允许他做违反原则的事。我们要在情绪上表示理解,在行为上则要坚持原则。在此基础上满足幼儿合理的要求,平息幼儿的情绪。该方法适用于幼儿因得不到满足时出现暴躁发脾气的情况。

案例:贝贝没有洗手就拿牛奶,老师请她去洗手她却握拳跺脚说:“我就要喝牛奶!”老师再重复一次要求后贝贝立马哭喊着跑出教室。老师牵着贝贝的手回到教室陪她一起洗干净,拿到牛奶后贝贝才完全停止哭泣。

在面对幼儿的无理要求时,并不能为了让幼儿停止哭闹而“哄”,要做的是让幼儿知道哭闹并不能让自己随心所欲,用幼儿可接受的方式去引导其遵守规则。

(四)提供宣泄的场所,转移注意力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通过游戏的亲身体验直接感知幼儿能够获得直接经验,该方法适用于暴躁易怒的幼儿将自己的情绪合理的宣泄出来。过于激动的情绪、郁闷情绪、过剩的精力都需要发泄出来,设置发泄屋,让幼儿通过打沙包、扔沙包、大喇叭等方式将情绪发泄出来,一段时间后,幼儿们遇到生气或者不开心的事情,都会默默的去发泄屋发泄直接的情绪。

(五)阅读疗法

对于胆怯的幼儿来说,离开了熟悉的家庭和家人,处于新环境中是使其感到焦虑害怕的。儿童可以通过绘本阅读,发现自己和主人公的类似问题,并通过观察和学习故事中主人公的思想言行,来促进自己社会性和情感方面的发展。该方法多适用于胆怯内向的幼儿不敢与集体交往的情境。

案例:美美每天早上来园时都会哭泣,需要老师拥抱安抚许久。老师发现美美喜欢看绘本,于是给美美看了《我喜欢上幼儿园》《我会大胆表达》等相关绘本,在家里妈妈也常陪美美阅读社会交往方面的绘本,慢慢的美美来幼儿园不哭了,高兴时还会和老师伙伴打招呼。

将此方法运用在多个胆怯内向的幼儿身上,这部分幼儿在一定程度上变得敢于与集体交往,可见合适的绘本能够引起幼儿共鸣,帮助幼儿进行情绪调节。

四、结语

合理运用消极情绪的疏导策略,能有效提高小班幼儿在情绪控制和情绪表达方面的能力。以上的方法是通过大量相关书籍阅读与通过小六、小七班对班级暴躁易怒、胆怯内向幼儿的多次实验得出的结果,并适用于班级中相同类型幼儿。幼儿是发展中的幼儿,每一个年龄段的幼儿都有该年龄段所特有的问题困扰,因此在小班年龄段的暴躁易怒、胆怯害羞消极情绪的疏导方法是否还适用于中班乃至大班的幼儿还有待考究。今后教师将致力于幼儿升入中班后出现的消极情绪类型进行观察分析,寻找出适用于疏导中班幼儿消极情绪的方法策略,幼儿消极情绪调节方法的研究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蔡琴 . 教师对小班幼儿消极情绪的回应方式研究 [J] 考试周刊,2022.4.13

[2] 应红玉 . 小班幼儿消极情绪的疏导策略 . [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3.8.20

[3] 蒋瑶瑶 . 绘本阅读对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干预研究[D],2021.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