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景·准则·引领
高旭耐
慈溪实验高级中学
《人民日报》曾经刊登过一篇文章《给老师的最好赞美是信任》,文章开头就写到:“人与人的信任建设,从信任教育、信任教师开始”。是的,信任是双向的。想要学生信任班主任老师,那么班主任老师同样也要给学生足够的信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把学生的一点点成长看作是自己的骄傲、学生脸上洋溢的自信笑容看作是自己的幸福。在日常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工作中尤其要重视以下几方面。
一、制造愿景——重视班级的班风、学风及文化建设
所谓愿景其实就是一个班级一个集体师生共同的目标或者说是班级一个时期的发展方向。就好像我们个人一样,如果没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就会造成生命的巨大浪费。班级和集体也一样需要愿景或者说价值观来持续的塑造班级内在的解释力,从而减少对外部控制的依赖并形成强大的内在动力积极向上发展。班级公约的制定和推行是制造班级愿景的一个有效途径。
班级公约的制定应该是师生共同参与的结果,这样既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公约的意义,从而自觉遵守。公约的内容可以涵盖班级的班风、学风以及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比如规定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纪律、作业完成质量等,同时也可以包括班级的活动组织、同学间的相处之道等。通过公约的制定,让每个学生都明确自己在班级中的角色和责任,形成班级的共同价值观和行动准则。
当然真要让这些愿景和价值观深入人心,成为真正的班级尺度,除了需要根据班级情况不断地“与时俱进”丰富充实补充内容,更重要的是必须真实地在班级里贯彻起来,成为班级同学日常的行为尺度和指南。
在制定和推行班级公约的过程中,班主任应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班主任可以通过组织班会、小组讨论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出自己对班级建设的看法和建议。同时,班主任还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的想法,将学生的合理建议融入到班级公约中。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公约的认同感,还能够提高公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宽严相济”——重视班级日常管理中基本准则的制定和推行
鲁迅先生说,教育根植于爱,失去了爱的教育是不健全的教育。班级管理中的“宽”与“严”都是班主任班级管理的策略,“宽严相济”是班级日常管理的一项基本准则,它们都是根植于“爱”。所谓“宽”是指班主任以宽广的胸怀与平和的心态面对班级日常管理中所面临的所有问题和挑战,尤其是对班上那些纪律性不强、各方面习惯也不太好的学生要宽容,要能够容忍他们犯的错误,并给予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同时,还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他们一点一滴地去进步。所谓“严”是指班主任一视同仁的对待班上所有的学生,在学习、纪律、卫生、礼仪等各个方面都对他们高标准、严要求。通过学校及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去严格规范他们的日常行为,以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同时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促进班上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二者相互结合相互协调相互平衡。宽也好,严也罢,都是为了教育学生,都是出于对学生的爱,都是为了引导学生向真、向善、向美。
进入高二的第二学期,班级里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纪律、行为规范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放松的苗头。于是在收集了相关的一些违纪情况后,和班团干部商议拟定出台了关于班级学生日常行为准则方面的日考核制度,每位同学每天的日考核总分是 10 分,根据每天学校、班级的各项检查实行扣分制,学期末实行总评,作为期末评优评选的主要参考内容。此项制度在班级实行后不久的一天,在学校每天公布的班级日素质考核结果中,班级的一个男生寝室因晚上讲话没有按时就寝违反学校规定扣分 15 分。这个寝室有 3 个男同学住宿,平时的纪律、卫生、内务整理等方面都是非常好的,为什么这一次这么晚了还没有就寝而且还聊天讲话呢?不仅严重影响自己的休息和第二天的学习而且一下子扣了班级日素质考核 15 分。个人有无扣班级的考核分从某种角度可以说是衡量一个学生是否有班级集体荣誉感的重要指标。这件事情我采用了“宽严相济”的班级教育管理方法。学生犯错误是正常现象,学生总是在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中成长、成熟起来。班主任老师应该正确看待学生的错误,多给他们一些理解和宽容。多帮助他们分析原因,让他们认识错误,知道怎样去改正错误,不犯重复的错误,这才是最重要的。
班级管理中的“宽”和“严”既是一个融合互补的整体,又是一对相互制衡的个体。就好比一架天平的两端,班主任在处理针对学生的任何问题时都应该努力使这两端保持最大程度的平衡,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把“宽严相济”的教育教学效果发挥出来。
三.榜样引领——重视学生内心向上力量的激发
任何成功的教育都在于激发学生心灵的力量,让学生自己来教育自己。著名教育专家魏书生在谈到怎样才能当好班主任的时候曾说到:“坚信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 ...... 老师必须坚信,学生不管多么难教育,他毕竟是少年,他的内心深处一定是一个广阔的世界 ...... 班主任一定要具备挑动学生自己斗自己的本领。当教师挑动学生内心深处真善美与假恶丑开始斗争、抗争的时候,教师就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找到了自己的助手,凭借这些助手,去管住学生内心深处的假恶丑”
“每个你在我的眼里都是发光的”就是首先相信人都是有良知的,班主任就是不断唤醒学生的良知,让他们用自己的良知战胜心中的“恶魔”。
而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自己必须积极有为、言出必行、身正为范,为班集体作好表率,从日常的一点一滴、任何一件小事做起,在班级学生中树立起具有个人魅力的威信和广泛的赞誉度。这也是班级教育管理工作能够顺利推进的前提和保障。所以这里讲的“榜样”我认为首先就是班主任自己。班主任作为班级学生的组织者、管理者、引领者和教育者,需要密切关注班级日常的一切动态;并要结合实际情况尽可能的激发班级学生内心向上力量,从而推动班级集体以及个人的发展进步。
那么如何发挥班主任在班级教育管理中的“榜样”作用呢?方法很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个人觉得尤其应该注重以下几点:第一,班主任要善于换位思考。冰心老人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理解是爱的别名。教育工作者要有崇高的人格和宽广的胸怀,理解是教育的起点,也是班主任榜样形象的来源。第二,班主任要善于“小题大做”。即要善于从平时的细节寻找教育的契机,使班级风气正,学风浓。同时也要善于以小见大,防微杜渐,积极预防,把工作做到问题前面,防患于未然。第三,班主任要善于发挥“感动”的力量。“与其不断说教,不如感动学生”,从给身体不舒服的女同学送一杯热水,到利用课间为生日的同学组织集体唱生日歌,更是通过视频给生病住院的孩子送去全班的祝福等等。在日常的每一个细节中,让学生真实感受到班主任老师的“每个你在我的眼里都是发光的”,传递温暖的同时,班级建设也在潜移默化的进行中。记得在第一学期临近期末的时候,班级两个男同学因为寝室淋浴间的使用问题产生了矛盾,从口角攻击上升到人身攻击,更甚者其中一方说这是“校园欺凌”。最后这件事情得到了圆满解决,两个同学也冰释前嫌,在此过程中发挥了自己班主任榜样的力量应该是重要原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