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管理策略

作者

黄从远

锦宸集团有限公司 321284198703071818

摘要:本文深入探讨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管理策略。通过对钢结构施工材料质量把控、焊接工艺、安装精度等方面问题的分析,阐述了加强材料检验、优化焊接工艺、提升安装技术等管理措施对保障钢结构工程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性,旨在为建筑钢结构工程的高效、优质施工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问题;管理策略

引言

随着现代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钢结构凭借其强度高、自重轻、施工速度快、可回收利用等优点,在各类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从超高层建筑到大型工业厂房,钢结构的身影随处可见。然而,在钢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技术复杂、施工环节多等因素,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工程质量和安全。因此,深入分析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有效的管理策略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材料质量问题

1.材料检验不严格

在钢结构施工中,钢材等主要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结构安全性。部分施工单位在材料采购环节,对供应商的资质审查不够严格,缺乏对材料质量的全面检验。一些劣质钢材混入施工现场,其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指标不达标,如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不足,容易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变形、断裂等安全隐患。

2.材料储存不当

即使采购了合格的材料,如果储存方式不当,也会导致材料质量下降。钢材露天堆放且未采取有效的防潮、防雨措施,容易使钢材表面生锈腐蚀,降低钢材的强度和耐久性。另外,不同规格、型号的钢材混合堆放,在取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混淆,组件安装施工中影响施工的准确性。

(二)焊接工艺问题

1.焊接质量不稳定

焊接是钢结构施工中的关键环节,焊接质量直接影响钢结构的整体性和承载能力。部分焊工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在焊接过程中未能严格按照焊接工艺规程操作,导致焊接缺陷频发。如出现气孔、夹渣、裂纹等问题,这些缺陷会削弱焊缝的强度,降低钢结构的可靠性。

2.焊接工艺参数选择不合理

焊接工艺参数对焊接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如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一些施工单位在焊接前,未根据钢材的材质、厚度等因素合理选择焊接工艺参数,导致焊接接头性能不佳。电流过大可能导致焊缝烧穿、晶粒粗大;电流过小则会出现未焊透、夹渣等问题。

(三)安装精度问题

1.测量误差

钢结构安装过程中,精确的测量是保证安装精度的基础。但在实际施工中,由于测量仪器精度不足、测量仪器未经检测校核、测量人员操作不熟练等原因,容易产生测量误差。在测量钢柱的垂直度时,如果测量误差过大,会导致钢柱安装倾斜,墙板有间隙,影响整个钢结构的稳定性。

2.安装顺序不合理

合理的安装顺序对于保证钢结构的安装精度和稳定性至关重要。部分施工单位在施工前未制定科学的专项安装方案,安装顺序混乱,先安装次要构件再安装主要构件,导致已安装的构件在后续安装过程中受到扰动,产生变形,影响整体安装精度。

二、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策略

(一)加强施工材料质量管理

1.严格材料采购与检验

施工单位应建立严格的材料采购制度,选择信誉良好、资质合格的供应商。在材料进场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检验,包括材料的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力学性能试验等。对于重要的钢材,要进行抽样送检,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

2.规范材料储存与保管

施工现场应设置专门的材料储存场地,对钢材等材料进行分类存放。钢材要垫高存放,避免与地面直接接触,并做好防雨、防潮、防锈措施。在储存场地设置明显的标识牌,标明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等信息,便于取用和管理。定期对储存的材料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材料的质量问题。

(二)优化焊接工艺管理

1.加强焊工培训与考核

施工单位要重视焊工队伍的建设,定期组织焊工进行技术培训,提高焊工的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培训内容包括焊接理论知识、焊接工艺规程、焊接质量控制等。同时,要建立严格的焊工考核制度,只有通过考核的焊工才能上岗作业。对焊接质量优秀的焊工给予奖励,对出现焊接质量问题的焊工进行处罚,激励焊工提高焊接质量。

2.科学选择焊接工艺参数

在焊接前,要根据钢材的材质、厚度、焊接位置等因素,通过焊接工艺评定确定合理的焊接工艺参数。焊接工艺评定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记录焊接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和试验结果。在实际焊接过程中,焊工要严格按照确定的焊接工艺参数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同时,要加强对焊接过程的监控,及时发现并调整焊接参数的偏差。

(三)提升安装精度管理

1.提高测量精度

施工单位要配备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并定期对测量仪器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测量仪器的准确性。加强对测量人员的培训,提高测量人员的操作技能和责任心。在测量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测量规范进行操作,采用科学的测量方法和数据处理方式,减小测量误差。对重要的测量数据要进行复核,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2.合理安排安装顺序

在钢结构安装前,要制定详细的安装方案,明确安装顺序。一般应遵循先安装主要构件,后安装次要构件;先安装下部构件,后安装上部构件的原则。在安装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临时支撑和固定措施,保证已安装构件的稳定性。同时,要加强对安装过程的监测,及时发现并纠正安装过程中的偏差。

三、案例分析

(一)工程概况

泰兴某电池项目,采用钢结构框架体系。该项目总建筑面积为 6.4 万平方米,地上2层局部3层。钢结构部分主要包括钢柱、钢梁、钢桁架等构件,钢材用量约为 7800 吨。

(二)施工技术问题及解决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该项目出现了一些施工技术问题。在材料方面,部分钢材在进场检验时发现屈服强度略低于设计要求。施工单位立即对该批次钢材进行退场处理,并重新采购合格的钢材。在焊接方面,部分焊缝出现了气孔和夹渣的问题。通过对焊工进行技术培训,调整焊接工艺参数,加强焊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有效解决了焊接质量问题。在安装精度方面,由于测量误差和安装顺序不合理,导致部分钢柱垂直度偏差超出允许范围。

(三)管理策略实施效果

通过实施上述管理策略,该项目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在后续的质量验收中,钢结构各项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未出现因施工技术问题导致的质量事故,工程进度也得到了有效控制,顺利完成了施工任务,为项目的顺利交付使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结论

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通过对施工材料质量、焊接工艺、安装精度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分析,我们提出了加强施工材料质量管理、优化焊接工艺管理、提升安装精度管理等一系列管理策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切实落实各项管理策略,不断提高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确保钢结构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推动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施工单位应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提升自身的施工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安超. 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管理策略[J]. 居舍, 2023, (25): 16-19.

[2]王辉军. 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措施[J].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3, (03): 86-88.

[3]祝旭成. 关于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及相关问题探讨[J]. 现代物业(中旬刊), 2019, (10):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