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基于文本分析的海关政策研究

作者

陈天目 李思娴 王思怡 郭思仪 符志昀

上海海关学院

摘  要:进博会作为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窗口,对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方法,研究进博会期间海关政策。通过对进博会相关政策的文本内容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海关政策在促进进出口贸易、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政策工具的运用体现了多样化特点,包括环境型、供给型和需求型政策工具。研究结果表明,进博会期间的海关政策支持力度较大,为参展企业和国际贸易提供了有力保障。未来,应继续深化海关政策改革,加强政策创新和落实,以更好地服务于开放型经济发展。

关键词:进博会;海关;文本分析;政策研究。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红其拉甫海关全体关员的回信中强调,海关担负着守国门、促发展的职责使命,做好海关工作意义重大[11]。进博会为世界各国企业搭建展示的舞台,契合“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国际贸易问题和开放型经济体制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11]。从举办之初起,进博会就备受关注,作为政府主导型会展的典型代表,充分挖掘进博会潜能,发挥其推动国内外经济双循环发展的作用,对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新格局具有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11]。

中国海关不断支持进博会的发展,届届有亮点。例如,第二届进博会,海关对入境参展的进境食品和中药材开展特许审批,优化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进博会相关功能,以打造数字化、智能化、便利化、集约化的进博会全流程监管服务新模式[4]。第三届进博会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海关推出的便利措施“稳中有升”,在延续往届支持措施的基础上,新增了税款保证保险担保和展品转特殊监管区开展跨境电商两方面的便利化措施,进一步放大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5] 。在第五届进博会期间,上海海关所属上海会展中心海关成为海关服务进博会常态化机构,既提高了通关效率,也进一步提升了海关的监管水平,为未来的监管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5]。

服务进博会的海关政策文本分析

(一)政策文本来源与选择

过对政策文本的不断筛选,共选择出三类文本,即第一届至第五届习近平总书记在进博会开幕式的讲话,第一至第六届进博会海关发布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海关通关须知》和《海关支持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便利措施》与第二至第六届国家进口博览局发布的《中国进口博览会参展商手册》。因第六届进博会习近平总书记以致信的形式祝贺进博会顺利开幕,公开渠道并无致信全文,故并未计入。

(二)进博会政策文本词频分析

为了更全面且准确地把握进博会相关政策的核心内容与其主题分布,项目组对各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参展商手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海关通关须知、习近平总书记在各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与海关支持各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便利措施等政策文本进行了词频分析。相关政策高频词表见下表1。

其中,可明显看出,“服务”“进口”“搭建”等词在整体政策文本中具有重要地位,这突出了进博会服务国家双循环战略、培育良好营商环境、构建平等互惠互利的新型国际关系的属性。同时,“海关”“进境”“绿色”“产权”“检疫”“监督”等词语体现了海关在参与进博会时的主要政策取向,有助于分析海关在进博会整体中的角色定位。

(三)对海关支持进博会措施的“目标-工具”分析

本研究主要基于“目标-工具”视角,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海关支持进博会的便利措施进行分析与比较。政策工具法由Rothwell与Zegveld等人提出,其将政策工具划分为环境型、供给型和需求型三种类型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通过确立“目标-工具”的分析框架并构建研究样本的分析单元及类目,可对历年海关支持进博会的政策文本中的政策工具内容进行编码和信度评估。本文参照李浩等(2021)在研究中国在DRG政策上的行动策略的方法,主要使用三个维度,即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和政策力度的三维框架来描述海关的政策体系[11],同时参照李新宇等(2022)[11]、杨嘉乐,王睿娟等(2023)[11]的分析思路,进一步展开论述。依据 “政策编号-条款序号”准则进行预编码处理与校验,确保该编码规则有效且具有可操作性,得到政策编码表,并对政策文件内容进行分类、归纳、分析。

按照政策工具类型归类,供给型工具共计23项,占比为26.14%,主要为海关运用明确的部门指令,帮助进博会进一步发展与壮大。需求型工具共计12项,占比13.64%,主要表现为从政策需求面激发各方对进博会实施的积极性,并减少外界不稳定因素的干扰。环境型工具共计53项,占比60.23%,主要为海关出台较为系统性的行政法规体系,更好地服务进博会,为进博会的顺利举行提供支持性的环境。

据分析,可将海关对进博会的支持性政策归纳为四个主要政策目标 :丰富展品种类(14项,占比15.91%)、优化参展流程以提升办展水平(54项,占比61.36%)、加强现场保障(14项,占比15.91%)以及加强科技应用(6项,占比6.82%)。

在对海关对进博会的支持性政策力度的分析中,共划分为四个等级,即“执行”、“简化”、“推进”、“支持”。 “执行”指海关针对进博会特别制定了专项政策,确保有效执行。 “简化”指海关优化原先繁琐的流程,以减负担。 “推进”指海关将根据全盘需求,结合自身能力,参与优化。 “支持”指海关在原则上表示支持,但在具体执行需与其他相关单位进行协调。统计结果中,“执行”达41项,占46.59%;“简化”达21项,占23.86%;“推进”达13项,占14.77%;“支持”达13项,占14.77%。

结论

从政策制定到执行,海关部门均紧密围绕进博会的需求和特性,为展会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从政策力度上来看,海关46.59%的政策力度为“执行”,可见海关的决心之强。政策工具方面,海关动用的主要是以环境型政策工具(60.23%)为主,以优化参展流程(61.36%)为主要目标。

海关部门充分利用进博会这一国际盛会,将其作为优化监管流程的重要契机。海关运用的政策工具中,有不少是以体制机制创新(14.77%)为目标。期间,海关出台了许多以“推进”(14.77%)、“支持”(14.77%)力度试点试行的政策,有不少好办法、新策略逐步走进海关日常工作中。与此同时,海关也以目标为导向,将六成左右的力量瞄准“优化参展体验提升办展水平”这一目标,通过深入分析进博会期间货物、人员流动的特点,着重强调要将进博会的外溢效应留住,对现有的监管流程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和升级。

在支持进博会的过程中,海关部门高度重视科技应用。纵观历年海关支持进博会的政策文本中,均有“加强科技应用”这一政策目标。贺红(2021)采访上海海关关长高融昆时,高关长表示,进博会展期内,上海海关推出“口岸、展馆查验作业相结合”的协同作业查验模式,有助于创新优化便利举措,进一步提升了监管的精准度和有效性[11]。通过建设电子口岸、推广无纸化通关、应用大数据分析等手段,海关大幅提升了监管效率和服务水平,为进博会的参展商和观众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通关体验。

虽然海关在支持进博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反思和改进的地方。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行政力量的运用相对较多,而与社会力量的配合则相对较少。例如,海关运用的手段主要集中在环境型(60.23%),政策工具以行政命令居多,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海关工作的创新性和灵活性。未来,海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与合作,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共同推动进博会及海关工作的持续发展。

政策建议

(一)持续跟进落实,强化政策协同,支持参展企业

海关需促进政策体系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落地生根。“横向”上,要与其他部委以及地方政府加强沟通,将展馆现场保障与其他单位业务结合起来,善于“借力”,形成“1+1>2”的新局面。另一方面,海关要将政策通过“总署-直属海关-隶属海关”三级准确地传导到参展企业,减少损耗。海关总署的政策文件主要以支持进博会的措施的执行原则为主,对各地海关应当如何支持本地企业参与进博会没有明确的说明,也并没有对上海海关应当如何加强进博会的监管效率提出具体指导。进博会的监管职责主要是压在上海会展中心海关的肩上,但要将进博会的政策红利准确惠及全国,离不开各地海关的不懈努力。各地海关可以与各地政府积极配合,将本地拳头企业“推出去”,让更多优质外商“看过来”,填平本地企业生态与国际市场间的信息鸿沟。

(二)加大宣传力度,优化参展结构,提升国际化水平

通过纵向分析,可以看出海关总署及上海海关以“保障进博会越办越好”为核心,努力实现海关政策与措施的“稳中求进”,延续与创新并行。进一步吸引国际知名企业参展,提升进博会的国际影响力。这样既可以提升海关形象和影响力,也能够增强企业和公众对海关工作的信任和支持。海关应加强对惠商举措的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让企业和公众更加深入地了解海关的政策措施和服务内容,鼓励国内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积极参与,通过进博会平台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自身竞争力。海关可以综合运用税收优惠、金融支持、人才培养等多种政策手段,通过简化审批流程、优化通关服务、加强安全保障等多项措施,创造一个安全、高效、便捷的展会环境,为中小企业参与进博会提供更加友好的支持。

(三)丰富政策手段,建立长效评估机制,持续优化提升

海关要进一步提升监管流程“可预见性”,将政策红利切实展现出来,以核心通关品牌为抓手,充分抓住进博会的契机,以点带面,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持续跟进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使得改革红利能够真正落地生根,惠及各方。为了进一步提升政策效果,将精准滴灌支落到实处,海关应细化政策脉络,通过加强与参展商的沟通与交流,针对不同行业和企业的特点与诉求,制定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确保政策能够真正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同时,建立健全的监督和反馈机制至关重要,这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政策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障碍,确保政策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用。与此同时应注重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确保调控机制能够发挥长期效应,并建立进博会的长效评估机制,定期对政策效果、参展效果等进行评估和分析。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优化政策措施,确保进博会始终保持活力和吸引力。

(本文获得上海海关学院2023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立项)

五、参考文献

[1] 习近平给红其拉甫海关全体关员回信强调弘扬海关队伍优良作风当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国门卫士[J].中国海关,2023,(09):4.

[2] 东艳, 刘杜若. “进博会”的溢出效应和辐射效应[J]. 人民论坛, 2018, (31): 44-45.

[3] 叶静.论推进新时代中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D].福建师范大学,2022.DOI:10.27019/d.cnki.gfjsu.2022.000023.

[4] 丁晓利. 服务进博会 海关有准备[N]. 中国国门时报, 2019-11-06(1).

[5] 邱伟科, 林凯. 稳定政策预期 持续提升便利[N]. 中国国门时报, 2020-07-27(1).

[6] 刘雨菲. 海关出台措施保障进博会越办越好[N]. 中国国门时报, 2022-07-22(1).

[7] ROY ROTHWELL, WALTER ZEGVELD. Reindustrialization and Technology[M]. London: Longman Group Limited, 1985.

[8] 李浩,戴遥,陶红兵.我国DRG政策的文本量化分析——基于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和政策力度的三维框架[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21,14(12):16-25.

[9] 李新宇,邵蓉,白铭钰,等.我国儿童药保障政策文本量化分析——基于政策工具、政策目标的二维框架[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22,15(08):68-73.

[10] 杨嘉乐,王睿娟,陈虹宇,等.中国生育政策的文本量化分析——基于政策工具、政策包容性、政策力度的三维分析框架[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23,16(09):15-21.

[11] 贺红. 全方位做好进博会海关监管服务[N]. 中国国门时报, 2021-11-09(1).

作者简介:陈天目(2003-),男,汉族,江苏南通人,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海关制度研究。上海海关学院  201204

李思娴(2003-),女,汉族,广西玉林人,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海关管理。上海海关学院  201204

王思怡(2003-),女,汉族,福建泉州人,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海关管理。上海海关学院  201204

郭思仪(2003-),女,汉族,广东汕头人,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海关管理。上海海关学院 201204

符志昀(2003-),女,黎族,海南白沙人,大学本来在读,研究方向:海关管理,上海海关学院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