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
刘璇
身份证号码:370302198706120522
一、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建筑行业蓬勃发展,建筑项目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然而,建筑施工过程具有高空作业多、交叉作业频繁、施工环境复杂等特点,导致施工安全风险较高。近年来,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不仅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对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探究有效的安全管理策略,成为建筑行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2.1 研究背景
当前,建筑行业竞争激烈,部分企业为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施工安全管理,在安全设施投入、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等方面存在不足。同时,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施工工艺的日益复杂,新的安全风险不断涌现,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难以有效应对。此外,建筑施工人员流动性大,且多数为农民工,其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进一步增加了施工安全管理的难度。
2.2 研究意义
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从企业角度来看,良好的安全管理有助于降低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避免因安全事故导致的停工整顿、赔偿纠纷等问题,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形象,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行业发展角度而言,重视施工安全管理是推动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利于营造安全、有序的行业环境,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部分建筑企业虽制定了安全管理制度,但制度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无法有效指导实际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在制度执行方面,存在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安全检查、隐患整改等环节流于形式,未能形成有效的安全管理闭环。同时,安全责任划分不明确,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安全职责存在交叉或空白,导致出现安全问题时相互推诿责任。
3.2 安全投入不足
一些建筑企业为压缩成本,在安全设施设备、劳动防护用品等方面投入不足。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陈旧、损坏后未及时修复,如安全网破损、防护栏杆缺失等;部分劳动防护用品质量不达标,无法为施工人员提供有效的安全防护。此外,安全培训经费投入有限,难以开展系统、全面的安全教育培训活动,影响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和技能的提升。
3.3 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建筑施工人员中农民工占比较大,他们大多文化程度较低,缺乏系统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认识不足,安全意识淡薄。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冒险作业等现象,如不佩戴安全帽、随意拆除安全防护设施、在高空作业时不系安全带等,这些行为极大地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四、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策略
4.1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建筑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项目特点,制定科学、合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职责,建立健全安全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安全责任落实到人。细化安全管理制度内容,使其具有可操作性,涵盖施工准备、施工过程、竣工验收等各个阶段的安全管理要求。同时,建立安全管理制度的动态更新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和行业发展要求,及时对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
4.2 加大安全投入
企业要提高对安全投入重要性的认识,将安全投入纳入项目成本预算,确保安全设施设备、劳动防护用品等方面的资金充足。定期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更换陈旧、损坏的设施设备,确保其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为施工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督促其正确佩戴和使用。此外,加大安全培训经费投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安全教育培训活动,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4.3 强化安全教育培训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是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企业应制定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计划,针对不同岗位、不同施工阶段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培训内容不仅要包括安全法律法规、安全操作规程等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方式,让施工人员深刻认识到安全事故的危害性,掌握正确的应急处理方法。同时,建立安全教育培训考核机制,确保施工人员经考核合格后上岗作业。
五、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发展趋势
5.1 智能化安全管理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将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通过在施工现场部署各类传感器,实时采集施工人员的行为数据、设备运行状态数据、环境数据等,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发出预警。同时,智能化安全管理系统还可以实现对施工人员的行为规范管理,对违规行为进行自动识别和纠正。
5.2 全过程安全管理
未来,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将更加注重全过程管理。从项目规划设计阶段开始,就充分考虑施工安全因素,优化设计方案,降低施工安全风险。在施工过程中,对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安全管理和监控,确保施工安全。项目竣工后,对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为后续项目提供经验借鉴,实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
5.3 全员参与安全管理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将从以往的少数管理人员负责转变为全员参与。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让每个人都认识到自己在施工安全管理中的责任和义务。鼓励施工人员积极参与安全管理,提出安全改进建议,形成全员关注安全、参与安全管理的良好氛围。
六、结论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制度不完善、投入不足、人员意识淡薄、监管不到位等问题,需要通过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大安全投入、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加强安全监管力度等策略加以解决。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行业的进步,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将朝着智能化、全过程、全员参与的方向发展。只有不断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推动建筑行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丽晓. 基于演化博弈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25(8):231-234. DOI:10.13616/j.cnki.gcjsysj.2025.04.275.
[2] 梁志, 董华.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487-487. DOI:10.3969/j.issn.2095-2104.2016.01.487.
[3] 殷瑶. 基于BIM 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D]. 湖南: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