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与未来发展探讨
郭妍君
身份证号码:370305199206105645
一、引言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建筑工程领域正经历着深刻变革。从超高层地标建筑到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人们对建筑功能、质量、环保等方面的要求日益提高。传统施工技术在面对这些复杂需求时逐渐显露出局限性,难以满足新时代建筑工程发展的需要。施工技术创新成为建筑行业突破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钥匙,对于提升建筑品质、提高施工效率、降低资源消耗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引领着建筑工程迈向全新未来。
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驱动因素
1.社会需求升级:现代社会对建筑的需求不再局限于遮风挡雨,人们更加关注建筑的舒适性、智能化与个性化。例如,智能家居系统的集成要求建筑在设计施工阶段预留相应接口与布线空间,促使施工技术向精细化、智能化方向创新,以实现各类智能设备的无缝嵌入,满足居民对便捷生活的追求。
2.环保压力增大:全球气候变化促使建筑行业承担起更多环保责任。传统建筑施工过程能耗高、废弃物排放多,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悖。为减少环境影响,建筑工程需采用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如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建筑中的应用,不仅能为建筑自身供电,还推动了建筑从能源消耗大户向清洁能源生产者转变,催生相关施工安装技术创新。
3.科技进步推动:新兴科技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迅猛发展,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提供了肥沃土壤。借助物联网技术,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建筑材料、人员等要素可实现互联互通,实时监控施工进度、设备运行状态,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施工流程,促使传统粗放式施工向精准化、智能化转变,开启建筑施工技术新篇章。
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领域
1.数字化技术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成为建筑工程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工具。通过创建建筑三维信息模型,涵盖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等全专业信息,实现设计可视化交底,提前发现设计冲突,优化设计方案。在施工阶段,基于 BIM 模型进行施工进度模拟、资源调配优化,精准安排材料采购、设备进场与人员调度,避免窝工与资源浪费,提高施工效率与管理水平。
2.新型材料研发:高性能建筑材料不断涌现,改变着建筑施工方式。例如,自愈合混凝土含有特殊的粘结剂,当混凝土出现裂缝时,粘结剂遇水激活,自动填充修复裂缝,延长建筑结构使用寿命,减少后期维护成本,相应施工工艺也需围绕其特性进行创新,确保材料性能充分发挥。又如,轻质高强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建筑加固修复领域应用日益广泛,其施工便捷、耐腐蚀,为既有建筑改造提供了新途径。
3.绿色节能技术推广:建筑外墙保温技术持续创新,新型保温材料如气凝胶毡,具有极低的导热系数,高效保温隔热,施工时需采用特殊铺贴工艺,确保贴合紧密,防止热桥产生。同时,地源热泵技术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实现建筑供暖与制冷,施工中涉及地下换热管精准铺设、与建筑暖通系统无缝对接等关键技术环节,通过优化施工技术,提高系统能效比,降低建筑运行能耗。
四、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1.智能化施工:未来建筑施工现场将布满各类智能传感器,实时采集施工环境温湿度、空气质量、噪声等数据,自动调控现场降尘降噪设备、通风系统,营造良好施工环境。施工机器人将广泛参与施工作业,如砌砖机器人精准砌墙、焊接机器人高效焊接钢结构,它们依据预设程序与实时反馈数据自主作业,配合人工完成复杂施工任务,大幅提高施工精度与效率,推动建筑施工向无人化、智能化迈进。
2.工业化建造:装配式建筑将成为主流建造方式,预制构件在工厂标准化生产,运输至施工现场快速组装。构件生产过程中采用高精度模具与自动化生产线,确保构件质量稳定、尺寸精准。施工现场通过先进吊装设备与定位技术,像激光导向定位,实现预制构件快速、准确就位拼接,缩短施工周期,减少现场湿作业带来的环境污染,提高建筑工业化水平。
3.可持续发展: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续性备受关注,从设计选材到施工运营,绿色理念贯穿始终。施工过程中优先选用可再生、可回收材料,如竹子等速生材料用于临时建筑搭建;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成熟,废弃混凝土、砖块经处理后重新制成再生建材,用于路基铺设等,实现建筑资源循环利用,降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助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五、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面临的挑战
1.技术人才短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需要既懂传统建筑知识又掌握前沿科技的复合型人才。然而,当前建筑行业人才培养体系相对滞后,高校课程设置与实际施工技术创新需求脱节,导致毕业生实践能力不足。在职人员继续教育机会有限,难以跟上技术更新步伐,制约了施工技术创新的人才供给,阻碍新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
2.研发资金不足:施工技术创新往往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用于科研设备购置、新技术试验、人才培养等。但建筑企业尤其是中小规模企业,受限于资金实力,在研发上投入较少。同时,建筑行业项目利润空间受市场竞争挤压,企业更倾向于将资金投入短期盈利项目,而非长期的技术研发,使得施工技术创新缺乏资金保障,难以持续深入开展。
六、应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挑战的策略
1.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高校优化建筑工程相关专业课程体系,增加数字化技术、新型材料等前沿课程比重,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与建筑企业联合建立实习基地,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企业加大内部培训投入,定期组织员工参加新技术培训、学术交流活动,提升在职人员技术水平。同时,积极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带来国际先进施工技术理念与经验,充实建筑工程技术创新人才队伍。
2.拓宽研发资金渠道:政府加大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的财政支持力度,设立专项科研基金,鼓励企业申报创新项目,对有前景的新技术研发给予补贴。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为建筑企业提供低息科技贷款、风险投资等,助力企业解决研发资金难题。企业自身提高对技术研发的重视程度,合理安排资金预算,确保一定比例资金用于施工技术创新,形成多元化资金投入格局。
七、结论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澎湃动力,涵盖数字化、新材料、绿色节能等诸多创新领域,虽面临人才、资金、标准等诸多挑战,但凭借强劲的驱动因素、明晰的发展趋势以及完备的应对策略,可有效突围。未来,随着施工技术持续创新升级,建筑工程行业将以更高质量、更智能化、更可持续的姿态蓬勃发展,塑造人类生活的全新建筑空间,为社会进步奠定坚实基石。
参考文献
[1] 王智宇. 建筑精装修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技术创新与发展趋势[C]//2024 智慧施工与规划设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24:1-3.
[2] 李梦霜. 建筑工程项目中的技术创新与施工管理[C]//2024 智慧施工与规划设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24:1-4.
[3] 刘晟,刘钢. 混凝土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创新与应用探讨[C]//建筑科技发展论坛论文集. 202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