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单元学历案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刘晓丹
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叶茂台镇中心小学 辽宁沈阳 110400
引言
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持续推进与落实,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然而,在传统教学模式的长期影响下,小学语文课堂普遍存在学生学习方式僵化、学习主动性不足等问题,难以适应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传统的 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缺乏独立思考与实践探索的机会;知识传授的碎片化,导致学生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削弱了知识迁移与应用能力;单一的学习方法与评价方式,更是无法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阻碍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学习方式变革的内涵与重要性
学习方式转变是指在学校教学中,改变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打破传统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单向结构,形成以学生为主的,突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转变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并不是单纯地改变教学方法,而是围绕小学语文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重设学生的学习过程,改变学习生态,让学生由知识灌输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主动学习的建构者。学习方式转变的内涵主要包括学习理念的转变、学习方式的转变及学习评价的多维化,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唤醒,提升其语言实践能力、思维发展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因此,学习方式转变在新课标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小学学生来说,从学生个体的发展来看,学习方式的转变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主体作用,使学生在个性化学习中得到满足,能够获得高效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在学习方式的转变中合作学习探究,既能加深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又能在沟通与合作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
二、小学语文传统学习方式的困境
2.1 教师主导下的学习模式
在以往的小学课堂上,学生往往被教师讲完知识之后的填充、讲解代替,教师占据讲台主导整个课堂,课堂以灌输、填鸭式教育为主,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死记硬背的状态之中,以小学古诗词教学为例,教师会关注如何把每一句话、每几个字翻译清楚,并让学生逐字逐句地背诵下来,至于诗词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并没有涉及,这就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独立创新意识,这与新教育时期创新性人才培养的理念是相抵触的。
2.2 知识缺乏系统性整合
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多地是以课为单位,教学知识点繁杂,阅读教学中将课文知识点细分成生字词、文章各段分析、总结文章中心思想等支离破碎的内容,学生阅读课文时不能清晰地理解整篇文章的结构以及文章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教材往往是以单元来编撰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却没有认真地构建单元的整体结构,导致小学生掌握的知识是孤立的、片面的,只注重了解知识点的表面知识,不能建构单元内的语文知识脉络。当小学生面对较为复杂的语文问题时,就无法灵活地迁移和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因而语文知识无法有效拓展,不能学以致用,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也受到一定程度限制。
2.3 学习方法与评价方式单一
以往的小学语文学习方式单调死板,以听、抄、背为途径,缺少学生的实践活动和自主性探究活动。对于作文的训练,往往教师只是简单地讲解作文范本,让学生仿写,学生的写作文思路与文章的表达形式较为雷同化,缺少独特且新奇的语言和构思。而对于学生学习的评价,对于作文的训练,往往只是运用测试成绩来考评学生的学习成效,而没能将学生学习过程、态度以及综合能力纳入其中,单方面评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不能真实有效地反应学生的整体学习现状,也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的激发,对原有的学习方式缺陷进行了进一步的固定。
三、单元学历案促进学习方式变革的内在逻辑
3.1 从教为中心到学为中心的理念转变
单元学历案立足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过程而设计,摒弃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思想,通过突出学习目标和学习路径,将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教师在设计神话故事单元学历案时,以学生神话文化兴趣点为核心,设计探究神话人物、编创神话故事的系列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互动探究,完成学习活动,在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自主建构。这样的理念转变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换成规划学习、解决问题,变被动为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
3.2 整合学习内容,促进知识结构化
单元学历案从单元层面设计内容,超越了知识碎片化的思维局限,实现了知识的结构化。教师在单元整体观的视野下,以单元主题统整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教学内容,形成学习任务群。自然之美这一单元中,将写景散文阅读、景物描写写作、户外观察口语交际的内容整合在一起,让学生感受自然、表达自然的方法、途径有所不同,可以使学生明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水平。
3.3 设计多元学习活动,激发学习兴趣与主动性
学习活动。单元学历案根据学习内容的编排,设计形式丰富有趣的多种学习活动,不拘泥于阅读讨论的单一形式,增加角色扮演、项目化学习、跨学科学习等多种形式。例如,可在开展民间故事单元学习时,组织学生进行民间故事演讲会、故事新编舞台剧等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民间故事,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锻炼学生语言表达、合作学习等能力,同时也增加学习的乐趣与挑战度,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4 强调过程性评价,引导学生反思与调整
单元学历案关注过程,推行基于过程的多元化评价,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分为学习成果和学习过程两方面,进行评价,如学习态度、合作水平、思维水平等;评价主体多渠道评价学生,包括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在诗歌单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了解他们的学习参与情况,通过小组完成任务中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合作交流能力,通过诗歌创作作品来评价学生学习成果,在过程性评价的基础上能较好地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而找出问题和不足,并通过学习方法等的调整来达到一个逐步提高的学习目的。
结语
小学语文单元学历案为学习方式变革提供了科学的解决方案。它通过转变教学理念、整合学习内容、创新学习活动与优化评价方式,有效破解了传统学习方式的困境,推动学生学习方式向自主、合作、探究转变。在未来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应进一步深化对单元学历案的研究与应用,不断完善其设计与实施策略,助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为小学语文教育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刘媛媛.小学语文单元学历案促进学习方式变革[J].天津教育,2025,(09):51-53.
[2]陈春婷.学科实践视角下小学语文单元学历案设计与实施研究[J].新课程导学,2025,(04):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