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实施策略

作者

王淑玲

南安市第二小学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与课程改革的深化,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成为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探索方向。本文深入探讨该视域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实施策略,分析当前教学现状,阐述大单元教学的优势及实施原则,旨在为一线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教学思路,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实施策略

一、引言

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传统的碎片化语文教学难以满足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需求。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大单元教学,打破了单篇教学的局限,以整合性、情境性和实践性的教学理念,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通过大单元教学设计,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以真实的任务驱动学生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适应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内容碎片化

传统语文教学多以单篇课文为单位,教学内容分散,缺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学到的知识零碎,难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不利于知识的迁移和运用。例如,在学习古诗词时,每一首诗词单独讲解,学生难以从整体上把握古诗词的发展脉络和文化内涵。

(二)教学方式单一

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仍采用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课堂互动性不足,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教学效果。

(三)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过于注重教学进度和教学目标的完成,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参与度较低。

三、学习任务群视域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优势

(一)促进知识整合与迁移

大单元教学以一个主题或大概念为核心,将相关的教学内容整合在一起,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能够将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和运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以 “自然之美” 为主题的大单元教学中,整合描写四季、山水等自然景观的课文,让学生在对比阅读中感受不同作家对自然的描写手法,提升写作能力。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大单元教学,创设真实的情境和有趣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探索知识,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学习兴趣得到极大提升。如在 “童话世界” 大单元教学中,让学生编写童话、表演童话剧等,使学生在充满趣味的活动中学习语文知识。

(三)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大单元教学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完成复杂的学习任务时,需要运用多种语文能力,如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同时还需要与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四、学习任务群视域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实施原则

(一)目标导向性原则

在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时,要明确教学目标,以目标为导向选择教学内容和设计学习任务。教学目标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例如,在 “传统文化” 大单元教学中,教学目标可以设定为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介绍传统节日,并通过写作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情境真实性原则

创设真实的情境是大单元教学的关键。情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例如,在 “校园生活” 大单元教学中,以 “创建文明校园” 为情境,让学生围绕这一主题开展调查、写作、演讲等活动,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语文知识。

(三)学生主体性原则

始终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教师作为引导者和组织者,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如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分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

五、学习任务群视域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实施策略

(一)基于课程标准,确定大单元主题

教师要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内容,挖掘其中的内在联系,确定具有统整性的大单元主题。主题可以来源于教材单元主题的拓展,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生活实际进行创设。例如,统编教材中有多个描写动物的课文,教师可以将这些课文整合起来,以 “动物朋友” 为大单元主题,开展教学活动。

(二)设计学习任务群,构建教学框架

根据大单元主题,设计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学习任务群。每个任务群都要有明确的目标、任务和评价标准。任务群的设计要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逐步引导学生完成学习目标。例如,在 “神话故事” 大单元教学中,可以设计 “神话故事阅读分享”“神话故事角色扮演”“神话故事创编” 等任务群,让学生在不同的任务中深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三)整合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除了教材资源外,教师要广泛收集课外教学资源,如影视资料、绘本、网络资源等,丰富大单元教学的内容。例如,在 “历史文化” 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播放历史纪录片,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推荐相关的历史读物,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四)实施多元化评价,关注学习过程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方式可以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评价内容要涵盖学生在学习任务中的表现,如知识掌握、能力提升、合作态度等。例如,在小组合作完成 “家乡文化宣传册” 的任务中,教师可以从宣传册的内容、设计、小组合作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同时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共同进步。

六、结论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是一种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教学模式,它为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提供了新的路径。通过明确实施原则,运用科学的实施策略,教师能够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让学生在整合性、情境性和实践性的学习中,提高语文能力,增强学习兴趣,实现全面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大单元教学策略,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 [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