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计算机技术下电子信息工程管理应用研究
任涵天
身份证号码 522101199311107638
引言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电子计算机技术以其强大的运算能力、数据处理优势与智能化特性,成为推动各行业变革的核心力量。电子信息工程作为信息时代的关键领域,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行业发展质量与效率。从通信网络的稳定运行到智能设备的协同管理,电子信息工程涵盖多领域复杂业务,传统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技术快速迭代与业务多样化需求。
一、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电子信息工程管理概述
1.1 电子计算机技术概述
电子计算机技术作为现代科技的核心驱动力,历经数十年发展,已形成涵盖硬件、软件与网络技术的完整体系。从 1946 年第一台通用计算机 ENIAC 诞生,到如今量子计算机、人工智能芯片的研发,其运算速度与存储能力呈指数级增长。该技术以高速运算、逻辑判断、数据存储和自动化处理为显著特点,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完成海量数据的复杂运算与分析。在分类上,硬件技术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是计算机运行的物理基础。
1.2 电子信息工程管理概述
电子技术项目的信息管理是指对电子信息技术项目管理、组织和指挥、协调和控制以及监督等方面进行的事前分析、事中监控和事后评价的统一管理。为了实现科学合理的利用资源,电子技术工程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电子技术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包括电子技术工程项目的计划性、前期管理的可行性研究和技术管理。在应用中通过前期的工作更好地了解项目的优缺点和实际情况,并做出相应的对策。
二、电子计算机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2.1 信息传输
计算机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管理方面加快了信息传输的速度和质量,例如以光纤通信、5G 为代表,提高了信息传输的速度,极低的延时实现了信息的实时传输,网络协议和加密协议,例如SSL/TLS 协议为信息传输创造了保密条件,避免信息传输过程中被非法盗取篡改,普及云计算可以使得信息传输更加便捷,企业可以借助云端便捷的上载或下载信息,多地域,多设备的信息沟通得以实现。
2.2 信息资源共享
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孤岛的破除,促进电子信息工程管理环节内的资源共享。企业内部设立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和局域网,使得企业各部门的数据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开源代码库和开源社区为开发人员提供了大量的开发代码和开发经验,在开发过程中加快开发人员的工作进度;通过互联网的云服务实现诸如百度网盘、Dropbox 等个人云服务功能,云存储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存储文件和共享文件,实现在不同地点工作及团队成员的互助学习等。
2.3 信息分析处理
对于电子信息化数据信息的海量分析,通过计算机的强大计算力和人工智能算法,快速实现对数据的信息挖掘。大数据分析通过对大量复杂数据的清洁、挖掘和分析,发现有价值的信息,机器学习算法对于数据信息的分析也在其中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自动识别数据内部的模式和规律,对智能预测和决策起到辅助作用。在道路信息数据的机器学习分析下,自动制定和优化信号灯控制策略,来达到优化交通流数据信息,缓解交通拥堵的作用。
2.4 信息管理
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管理中的信息管理部分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更有效地对信息进行保存、分类和管理,通过结构化查询语言可以更快捷方便地对数据进行查寻和修改。比如在医院里面电子病历系统借助数据管理技术的应
用,可以让患者的个人信息实现集中式管理以及快速调取,在诊疗过程中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要应用信息安全管理技术,对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进行配置并进行运行,对一些恶意的网络攻击进行针对性的查寻,并且保证安全性。
2.5 设备开发与应用
在电子信息工程设备的研发上,计算机技术渗透在设备研发的设计、生产以及检测等各个环节中。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可以便于工程设计人员对设备进行三维建模以及结构设计,提升了设备研发的水平以及效率;通过工业机器人以及自动化生产线等智能制造技术,能够实现精确化的生产,并可实现规模化批量生产;通过计算机模拟仿真设备测试环境,在未投入使用前就可对设备的整体性能与隐患进行初步检测,提高检测效率、节省研究经费。
三、电子计算机技术对电子信息工程管理的影响与作用
3.1 提高管理效率
电子信息工程管理中,运用计算机化管理模式,降低了人工对电子信息工程的管理成本和减少不必要的管理失误。由于计算机具有电子化与智能化特点,提高了电子信息工程数据管理和工作业绩的准确性。传统管理模式中人工录入台账信息、填写工作报表时工作量较大,对于因工作量大、失误多、工作人员数据信息掌握不充分等因素影响工作效率,而将电子信息工程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充分自动化进行电子信息工程工作信息搜集、录入、采集和分析统计。
3.2 增强信息准确性与可靠性
计算机技术利用严格的校验规则及智能算法保证电子信息工程管理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定义数据约束,在系统录入数据过程中,对录入信息格式检验及逻辑校验,排除无效或者不真实的数据信息;数据加密技术保护信息在存储及传输过程中不被篡改和泄漏。
3.3 促进管理流程优化
电子信息工程管理流程借助计算机技术从线性转变为智能、协作。业务流程管理(BPMS)工具能够对管理流程进行抽象化建立和调整,从而实现对串行流程的并行管理,并将程序繁琐的处理方式缩减,比如对电子设备的采购流程进行控制,计算机将能够自动启动审批流程,对其审批节点的分配依据电子设备采购的数量而进行自动化分析,以此来缩减审批处理的时间。
3.4 推动技术创新与发展
创新管理源于电子信息工程管理的核心支撑技术———计算机技术,从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与管理的融合中不断创新,产生新的信息技术与管理方案。基于物联网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实物信息的自动反馈,基于数据挖掘的故障预测管理系统对机器设备的故障进行研判,在管理手段上把传统的维修保养机制向预防维修机制转换。
结语
电子计算机技术为电子信息工程管理带来效率提升、流程优化与技术创新的显著变革。但应用中仍面临技术适配、安全防护等挑战。未来,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深化应用,需持续加强技术研发、完善管理体系、培养专业人才,推动二者深度融合,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电子信息工程管理的更高要求,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安.电子计算机技术下电子信息工程管理应用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10):122.
[2]刘树宝.电子信息工程管理中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探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5(32):25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