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关键点和强化措施研究

作者

王梓豪

身份证号码:37032119900625091X

引言

在现代社会,电力供应是支撑生产生活正常运转的核心要素,电力工程的建设质量与可靠性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深远意义。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作为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和稳定运行的关键,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从基础施工筑牢根基,到塔杆工程支撑输电线路,再到变电器安装实现电力转换,以及输电线路检修保障电力输送畅通,每一个环节的施工技术都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整体质量与安全。

一、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关键点分析

1.1 基础施工技术关键点

基础施工是电力工程的根基,其质量直接影响后续工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在前期勘探与设计环节,需对工程地理位置、地质结构、水文条件等进行全面且精准的勘察。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是基础施工的关键。混凝土成分配比需严格依据设计要求和现场条件确定,水、水泥、砂石、外加剂的比例稍有偏差,就会影响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

1.2 塔杆工程施工技术关键点

塔杆工程是输电线路的重要支撑结构,放线测量与选型规划是施工的首要环节。准确的放线测量能够确保塔杆位置精准,减少线路损耗和安全隐患。塔杆的支撑性能直接关系到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在塔杆基础施工中,可采用灌注桩、扩大基础等形式,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基础类型,并确保基础的埋深和尺寸满足设计要求。

1.3 变电器安装技术关键点

变电器安装专业性强,对技术人员要求极高。安装过程涉及电气、机械等多方面知识,技术人员需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熟悉变电器的结构、原理和安装规范。安装前,需对变电器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外观检查、绝缘测试、油样分析等,确保设备质量合格。安装过程中,严格按照安装说明书和相关规范进行操作,控制好变电器的水平度、垂直度和电气间隙。

1.4 输电线路检修施工技术关键点

面对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或线路老化等问题导致的输电线路故障,需迅速采取有效的应急处理措施。建立完善的故障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一旦发生故障,能够快速定位故障点,组织抢修队伍赶赴现场。在抢修过程中,根据故障类型和严重程度,采用合适的抢修方法,如更换受损杆塔、修复断线等。在检修过程中,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标准进行操作,对线路的杆塔、绝缘子、导线等部件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

二、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现存问题分析

2.1 设计深度不足

当前,电力工程设计单位普遍面临任务繁重的问题,设计周期往往被压缩,导致设计人员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深入研究项目细节。在一些电力工程设计中,设计人员仅根据有限的资料和经验进行设计,对现场的实际情况了解不足,如对地形地貌、地下管线分布等掌握不准确,使得设计方案与实际施工条件脱节。部分设计单位对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规范的学习和理解不够深入,在设计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标准要求,导致设计方案存在错误或实用性差。

2.2 技术交底工作落实不到位

在电力工程施工中,技术交底工作往往流于形式。虽然按照规定进行了技术交底,但缺乏有效的执行措施,交底内容没有真正传达给施工人员,导致施工人员对技术要点、质量标准和安全要求不明确。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对技术交底内容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存在差异。

2.3 施工管理流程不完善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监管力度不足,管理流程不够清晰。部分施工单位没有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缺乏有

效的监督和检查。管理体制在落实过程中存在工序缺失的问题,各部门和岗位之间的职责划分不明确,一旦出现问题,容易出现责任推诿现象。

三、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强化措施探讨

3.1 规范施工管理制度

电力工程施工应严格按照招标管理要求。严格投标单位的资质审核、信誉、技术能力和业绩的审定,做好招标的前期工作,确保中标单位具备承担工程建设的能力。加强中标结果管理,制止围标、串标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发生。根据电力工程特点、施工实际,编制好施工方案,确定好的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安全措施及计划安排等。对施工过程中奖罚措施制度齐全,对严格做到施工规范,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施工人员及班组给予表扬和奖励,对违章行为、忽视质量安全的行为给予严厉处罚。

3.2 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明确技术交底内容及过程,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详细介绍工程的设计意图、技术要求、施工中的难点、注意事项等。施工单位在施工前,由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技术人员对施工人员开展施工设计交底,包括对施工图纸的讲解,施工工艺讲解,施工质量标准解释等。运用多种形式进行技术交底,提升技术交底成效,除采取传统的会议方式进行技术交底,用书面文字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外,还可运用多媒体手段,制作施工工艺动画、视频,等等,将其制成生动、直观的动画或者视频,向施工人员做讲解、展示,使其对施工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要点有直观的认识。

3.3 持续改进与更新电力施工技术

在电力工程设备技术研发更新上加大投资力度,由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企业机构联合开发新技术、新方法、新材质。对新技术进行引进与消化吸收,结合我国电力工程施工实际情况进行创新,进而适应我国的电力工程施工作业。有计划地组织施工人员参加技术培训和学习经验交流活动,组织相关专家和技术骨干开展授课辅导,为施工人员传授先进施工技术管理和经验。建立技术创新奖励机制,激励施工人员在施工技术创新方面做出一定贡献的先进个人和团队,激励施工人员开展电力施工技术创新,促进电力施工技术创新发展。

3.4 严格管理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

为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提供丰富的学习途径,通过内部培训、外部培训、网络学习等提高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对管理人员进行管理能力、工作能力以及工作责任心方面的考核,随时掌握不称职管理人员的情况,对不称职的管理人员及时予以调整。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控制,通过施工现场巡查、旁站监理等形式,及时发现以及纠正施工人员不正确的工作行为,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结语

抓好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的关键点、处理问题和技术巩固措施,是电力工程质量抓好和电力系统平稳运行的基础因素。对基础施工、塔杆工程施工、变电器安装施工、输电线路检修施工技术的关键点分析,有利于提升电力工程施工技术水平。通过深入剖析基础施工、塔杆工程、变电器安装及输电线路检修等技术关键点,揭示设计深度不足、技术交底落实不到位、施工管理流程不完善等现存问题,并针对性提出规范施工管理制度、做好技术交底、持续改进施工技术、严格人员管理等强化措施,有助于提升电力工程施工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 吕慧卿, 王博. 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关键点和强化措施分析[J]. 光源与照明,2025,(01):246-248.

[2] 单 江 颖 . 电 力 工 程 施 工 技 术 关 键 点 和 强 化 措 施 研 究 [J]. 电 工 技术,2024,(S2):384-386+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