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生物质能源的高效转化研究

作者

柏长林

身份证号码:371428198711294535

一、引言

在全球能源需求持续攀升、化石能源储量有限且使用带来诸多环境问题的严峻形势下,开发可再生能源成为解决能源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生物质能源凭借其来源广泛、可再生、环境友好等特性,成为最具潜力的可再生能源之一。然而,目前生物质能源转化效率较低,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深入研究生物质能源的高效转化技术,对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碳排放、推动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生物质能源高效转化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2.1 研究背景

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涵盖农作物秸秆、林业废弃物、能源作物、有机生活垃圾等。但长期以来,大量生物质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引发环境污染问题。与此同时,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各国纷纷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力度。生物质能源作为唯一兼具碳减排和废弃物利用双重属性的可再生能源,其高效转化研究成为能源领域的重要课题。

2.2 研究意义

实现生物质能源的高效转化,能够有效缓解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供应安全。通过高效转化技术,将生物质转化为清洁燃料、电力、化工原料等,可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降低环境污染,助力实现 “双碳” 目标。此外,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还能带动农业、林业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多赢。

三、生物质能源的主要转化技术

3.1 生物化学转化技术

生物化学转化是利用微生物或酶的催化作用,将生物质转化为能源和化学品。发酵技术是生物化学转化的重要方式,通过微生物发酵,可将生物质中的糖类转化为乙醇、丁醇等生物燃料,也可生产有机酸、氨基酸等化工产品。厌氧消化则是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将生物质分解为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和二氧化碳),沼气可作为燃料用于供热、发电,剩余沼渣和沼液还可作为有机肥料 。

3.2 热化学转化技术

热化学转化是在高温等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将生物质转化为能源和化学品。生物质气化是将生物质在缺氧或部分氧化条件下转化为合成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氢气和甲烷),合成气可进一步通过费 - 托合成等反应生产液体燃料和化工产品。生物质热解是在无氧或低氧环境下,将生物质加热分解为生物炭、生物油和可燃气,生物炭可用于土壤改良、活性炭生产,生物油经过提质可作为液体燃料或化工原料。

3.3 物理化学转化技术

物理化学转化主要通过物理和化学手段对生物质进行处理和转化。生物质压缩成型是将松散的生物质原料压缩成高密度的固体成型燃料,提高其能量密度和燃烧性能,便于储存和运输。生物质液化是通过化学方法将生物质转化为液体燃料,如通过直接液化或间接液化技术将生物质转化为生物柴油、生物汽油等。

四、生物质能源高效转化现存问题

4.1 转化效率低

目前,生物质能源的各种转化技术普遍存在效率较低的问题。生物化学转化过程中,微生物发酵受温度、pH 值、底物浓度等多种因素影响,反应速率较慢,产物收率不高;热化学转化中,生物质气化的气体净化难度大,合成气成分复杂,后续处理成本高,且热解过程中生物油品质不稳定,存在产率低、含氧量高、热值低等问题;物理化学转化技术也面临着能量损耗大、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

4.2 原料预处理复杂

生物质原料具有高水分、高灰分、低能量密度等特点,且成分复杂,需要进行预处

理才能满足转化工艺要求。例如,生物质气化和热解前需进行干燥、粉碎等处理,以提高反应效率;发酵前需对生物质进行水解,将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可发酵糖类,但这些预处理过程往往能耗高、成本大,增加了生物质能源转化的整体成本。

4.3 技术集成度低

生物质能源转化涉及多个环节和多种技术,目前各技术之间缺乏有效集成和协同。例如,在生物质气化发电系统中,气化、净化、发电等环节衔接不够紧密,导致系统整体效率低下;在生物质综合利用过程中,不同转化技术的产物未能实现充分利用,造成资源浪费,限制了生物质能源的高效转化和产业化发展。

五、生物质能源高效转化的优化策略

5.1 研发高效转化技术

加大对生物质能源高效转化技术的研发投入,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技术难题。研发新型生物催化剂和酶,提高生物化学转化的反应速率和产物收率;优化热化学转化工艺,改进气体净化和生物油提质技术,提高热化学转化效率;探索新的物理化学转化方法,降低能量损耗,提高产品质量。

5.2 优化原料预处理工艺

开发高效、低成本的生物质原料预处理技术,降低预处理过程的能耗和成本。例如,利用微波、超声波等物理手段或新型生物酶制剂进行预处理,提高预处理效率;研究生物质原料的分级利用技术,根据不同转化工艺需求,对原料进行针对性预处理,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5.3 加强技术集成与协同

构建生物质能源高效转化的技术集成体系,加强不同转化技术之间的协同配合。例如,将生物质气化与发电、供热、化工生产相结合,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利用;开发生物质综合利用技术,将生物化学转化、热化学转化和物理化学转化技术有机结合,提高生物质能源的综合利用率和附加值。

六、生物质能源高效转化的发展趋势

6.1 多技术融合创新

未来,生物质能源高效转化将朝着多技术融合创新的方向发展。生物化学转化、热化学转化和物理化学转化等技术将相互结合、优势互补,形成更加高效的转化工艺。

6.2 智能化与自动化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质能源转化过程将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通过建立智能化监测和控制系统,实时监测转化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实现精准控制和优化调度,提高转化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

七、结论

生物质能源的高效转化是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尽管目前面临转化效率低、原料预处理复杂、技术集成度低和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但通过研发高效转化技术、优化原料预处理工艺、加强技术集成与协同以及推动产业化发展等策略,结合多技术融合创新、智能化自动化和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等趋势,生物质能源高效转化技术将不断取得突破,为解决能源危机、实现 “双碳” 目标和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郭锐超. 镍基双金属催化剂高效转化生物质基 5-羟甲基糠醛和苯甲醛的性能研究[D]. 广东:广东工业大学,2023.

[2] 刘芸,路毅,张源,等. 生物质气化中碱金属及碱土金属的迁移转化研究进展[J].生物质化学工程,2023,57(5):71-78. DOI:10.3969/j.issn.1673-5854.2023.05.009.

[3] 张振亚. 过渡金属纳米材料催化生物质基呋喃醛高效转化的研究[D]. 天津:天津理工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