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燃气输配系统优化调度策略
马鑫 王栋
身份证号:610202199609032810;身份证号:610524199206101230
一、引言
燃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在城市能源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燃气输配系统是连接气源与用户的纽带,其运行状况直接影响到燃气供应的质量与效率。传统的燃气输配调度方式主要依赖人工经验和简单的数学模型,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燃气需求和管网运行状况。随着物联网、传感器等技术的广泛应用,燃气输配系统产生了海量的数据,如何有效利用这些数据成为提升系统性能的关键。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够对大规模、多样化的数据进行快速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挖掘数据背后隐藏的规律和趋势,为燃气输配系统的优化调度提供科学依据。
二、燃气输配系统现状与挑战
2.1 燃气需求的不确定性
城市燃气需求呈现显著的时空动态变化特性。在时间维度上,季节更替带来的影响尤为突出,冬季居民采暖需求激增,大量燃气用于供暖,使得城市燃气日消耗量可达非供暖季的数倍;夏季空调制冷需求虽对燃气直接消耗影响较小,但部分地区燃气发电需求的增加,同样会导致燃气需求波动。此外,一周内工作日与节假日、一日内早晚高峰与平峰时段的用气差异也十分明显,商业用户在工作日营业期间用气频繁,而居民用户用气高峰则集中在早晚用餐时段。
2.2 管网运行的复杂性
燃气输配管网分布广泛,涵盖不同管径、压力等级的管道以及众多的调压站、储气设施等。管网运行过程中,压力、流量、温度等参数相互关联且动态变化,同时可能受到管道老化、泄漏、第三方施工等因素干扰,增加了管网运行管理的难度,需要实时掌握管网状态并及时做出响应。
2.3 调度决策的局限性
传统调度决策主要基于人工经验和简单的统计分析,缺乏对大量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实时分析能力。面对复杂的燃气输配系统,人工判断容易出现偏差,无法满足快速变化的运行工况需求,难以实现系统的最优调度。
三、大数据分析在燃气输配系统中的应用原理与优势
3.1 数据采集与整合
通过在燃气生产、输配、存储和消费等各个环节部署传感器、智能仪表等设备,实时采集管网压力、流量、温度、设备运行状态、用户用气量等数据。利用大数据平台对这些多源、异构数据进行整合,消除数据孤岛,形成统一、完整的数据集,为后续分析提供基础。
3.2 数据挖掘与分析
运用数据挖掘算法,如关联规则挖掘、聚类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对整合后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关联规则挖掘可发现燃气需求与气象因素、时间等之间的关联关系;聚类分析能将用户按照用气模式分类,便于针对性管理;时间序列分析用于预测燃气需求的变化趋势。通过这些分析,揭示燃气输配系统的运行规律和潜在问题。
3.3 预测与优化模型构建
基于大数据分析结果,结合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构建燃气需求预测模型和管网运行优化模型。需求预测模型可根据历史数据和实时信息准确预测未来不同时段、不同区域的燃气需求;管网运行优化模型以系统运行成本最低、可靠性最高等为目标,通过对管网参数的优化调整,实现燃气的合理分配和高效输送。
3.4 优势体现
大数据分析能提供更准确、全面的信息,帮助调度人员深入了解系统运行状况,提
前预判潜在问题,做出更科学、及时的决策。与传统方法相比,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优化调度可有效提高燃气输配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能耗和运营成本,增强系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升燃气供应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四、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燃气输配系统优化调度策略
4.1 燃气需求精准预测策略
收集历史用气量数据、气象数据(温度、湿度、风速等)、节假日信息、用户类型及数量等多源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支持向量机回归、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等算法构建燃气需求预测模型。模型训练过程中,不断优化参数,提高预测精度。通过实时更新数据,对模型进行动态调整,以适应燃气需求的变化。例如,在供暖季来临前,利用模型预测不同区域的供暖用气需求峰值,为气源采购和调度提供依据。
4.2 管网运行状态实时监测与预警策略
建立覆盖整个燃气输配管网的实时监测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管网压力、流量、温度等参数,并将数据传输至大数据分析平台。运用数据分析算法对实时数据进行处理,当发现参数异常波动或偏离正常范围时,立即发出预警信号。例如,通过压力变化趋势分析判断管道是否存在泄漏风险,利用流量突变检测管网是否发生堵塞。同时,结合历史数据和设备运行状况,对预警信息进行评估和分级,为调度人员提供准确、及时的决策支持,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保障管网安全运行。
4.3 优化调度模型与算法策略
以燃气输送成本最低、管网压力平衡、设备运行寿命最长等为优化目标,考虑气源供应能力、管网输送能力、用户需求等约束条件,构建燃气输配系统优化调度模型。采用线性规划、整数规划、遗传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等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确定最优的气源分配方案、管网调压策略和设备运行参数。
4.4 设备维护与管理策略
收集燃气设备的运行数据、维护记录、故障历史等信息,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建立设备故障预测模型。通过对设备运行参数的实时监测和分析,预测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类型和时间,提前安排维护计划,实现从定期维护向预防性维护的转变。例如,根据压缩机的振动、温度、压力等参数变化,利用机器学习算法预测其故障发生概率,在故障发生前进行维修,避免设备突发故障对燃气输配系统造成影响。同时,通过对设备维护数据的分析,评估维护效果,优化维护流程和资源配置,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五、结论
大数据分析技术为燃气输配系统的优化调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方法。通过对燃气需求的精准预测、管网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与预警、优化调度模型与算法的应用以及设备维护与管理的改进,能够有效提升燃气输配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安全性和可靠性。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与燃气行业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完善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优化调度策略,加强数据安全管理,提高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将为城市燃气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姚奕颖. 燃气输配调度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J]. 煤气与热力,2005,25(11):5-9. DOI:10.3969/j.issn.1000-4416.2005.11.002.
[2] 韩东伟. 城镇燃气输配系统优化调压控制策略[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1):4631. DOI:10.12159/j.issn.2095-6630.2019.31.4459.
[3] 高柳. 含氢能流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研究[D]. 辽宁:沈阳工业大学,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