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市政工程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作者

王梓伊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一、引言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市政工程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过程涉及大量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传统施工方式存在能源浪费、废弃物排放量大、噪音污染严重等问题,对城市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造成负面影响。在此背景下,推广和应用绿色施工技术,对推动市政工程行业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

二、市政工程绿色施工技术应用分析的背景与意义

2.1 研究背景

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过程中,市政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然而传统施工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建筑材料的过度开采与使用导致资源短缺,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废水、噪音等污染问题,严重破坏城市生态环境。同时,公众环保意识不断提升,对绿色、宜居的城市环境需求日益迫切,政府也相继出台一系列严格的环保政策和标准,对市政工程施工的环保要求愈发严格,促使行业必须向绿色施工方向转型。

2.2 研究意义

应用绿色施工技术有助于降低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缓解资源短缺压力。通过减少污染物排放,可有效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降低噪音污染,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绿色施工技术的推广还能推动市政工程企业技术创新,优化施工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社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促进整个行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三、市政工程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

3.1 节能技术应用

在市政工程施工中,采用节能型施工设备和技术可显著降低能源消耗。选用高效节能的施工机械,如变频调速的起重机、节能型混凝土搅拌设备等,根据实际施工需求自动调节功率,减少能源浪费。在施工现场合理布置照明设施,采用太阳能路灯、LED 节能灯具等,利用清洁能源和高效照明设备降低电能消耗。同时,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设备运行时间,避免设备空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3.2 节水技术应用

市政工程施工用水量较大,节水技术的应用至关重要。施工现场建立雨水收集系统,通过雨水收集池和管网将雨水收集起来,经过沉淀、过滤等处理后,用于施工降尘、车辆冲洗、绿化灌溉等非饮用水环节,减少对市政供水的依赖。采用节水型施工设备和器具,如节水型水龙头、喷淋设备等,降低施工过程中的水资源浪费。对施工废水进行回收处理,通过沉淀、净化等工艺,实现废水的循环利用 。

3.3 节材技术应用

在材料选择上,优先采用绿色环保、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如再生骨料混凝土、环保型涂料等,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优化施工设计方案,利用 BIM 技术进行三维建模和施工模拟,精确计算材料用量,避免材料浪费。在施工过程中,对边角料、废料等进行回收再利用,例如将废弃的钢筋、木材等进行加工处理,用于临时设施搭建或其他辅助工程 。

3.4 环境保护技术应用

为减少施工扬尘污染,施工现场采取围挡封闭、洒水降尘、覆盖防尘网等措施,对易产生扬尘的材料进行密闭储存和运输。在废水处理方面,设置沉淀池、隔油池等处理设施,对施工废水进行分类处理,达标后排放,防止污染周边水体。针对施工噪音污染,选用低噪音施工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在居民休息时间进行高噪音作业,必要时采取隔音降噪措施 。

四、市政工程绿色施工技术应用现存问题

4.1 技术应用成本高

绿色施工技术涉及新型设备、材料和工艺的应用,其前期购置和研发成本较高。例如,节能型施工设备价格普遍高于传统设备,环保型建筑材料成本也相对较高。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增加的成本可能影响项目利润,导致企业应用绿色施工技术的积极性不高 。

4.2 专业人才短缺

市政工程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需要既懂施工技术又具备环保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然而,目前高校和职业院校相关专业课程设置中,绿色施工技术相关内容较少,实践教学不足,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实际需求。企业内部培训机制也不完善,缺乏针对绿色施工技术的系统培训,导致专业人才短缺,影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效果 。

五、市政工程绿色施工技术应用的应对策略

5.1 降低技术应用成本

政府可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对采用绿色施工技术的市政工程项目给予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支持,降低企业成本压力。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绿色施工技术研发和创新,通过技术改进和规模化生产,降低新型设备和材料的成本。同时,加强行业内的交流与合作,共享绿色施工技术经验和资源,实现成本优化 。

5.2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高校和职业院校应优化相关专业课程设置,增加绿色施工技术、环境保护等课程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培养具有绿色施工理念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员工培训体系,定期组织绿色施工技术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环保意识 。

六、市政工程绿色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6.1 智能化与数字化融合

未来,绿色施工技术将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智能化和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合。通过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环境参数等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进行优化决策,实现施工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和精准控制,进一步提高绿色施工的效率和效果 。

6.2 全生命周期绿色施工

市政工程绿色施工将从施工阶段向项目全生命周期延伸,涵盖项目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和拆除等各个环节。在项目规划和设计阶段,充分考虑绿色施工要求,优化设计方案;在运营和拆除阶段,注重资源回收利用和环境保护,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

七、结论

市政工程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尽管目前在技术应用成本、专业人才、管理体系和社会认知等方面存在问题,但通过采取降低成本、加强人才培养、完善管理体系和提高社会认知度等应对策略,结合智能化数字化融合、全生命周期绿色施工和产业化发展等趋势,绿色施工技术将不断发展和完善,推动市政工程行业向绿色、环保、可持续方向转型,为建设美丽宜居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刚. 市政工程施工节能绿色环保技术的应用分析[J]. 陶瓷,2024(9):234-236. DOI:10.3969/j.issn.1002-2872.2024.09.072.

[2] 张效宾. 市政工程施工节能绿色环保技术的应用分析[J].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4(3):123-125. DOI:10.13655/j.cnki.ibci.2024.03.037.

[3] 王应东. 市政工程中道路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分析[C]//2025 工程技术应用与管理交流会论文集. 202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