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火灾防控技术研究
朱亚文
身份证号码:411503199411122016
一、引言
建筑作为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其消防安全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建筑规模与功能日趋复杂,建筑火灾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建筑火灾一旦发生,蔓延速度快、扑救难度大,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深入研究建筑火灾防控技术,提高建筑的防火抗灾能力,成为建筑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建筑火灾防控技术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2.1 研究背景
一方面,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地下建筑等复杂建筑不断涌现,这些建筑内部结构复杂、功能多样、人员密集、电气设备众多,增加了火灾发生的概率和防控难度。另一方面,部分建筑在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存在防火设计不合理、消防设施不完善、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火灾风险。同时,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广泛应用,一些新型建筑材料的阻燃性能和火灾特性尚不明确,也给火灾防控带来新的挑战。
2.2 研究意义
加强建筑火灾防控技术研究,能够有效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从建筑行业发展角度看,先进的火灾防控技术有助于推动建筑防火设计、消防设施研发等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提升建筑行业的整体消防安全水平,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三、建筑火灾的特点与成因分析
3.1 建筑火灾的特点
建筑火灾具有蔓延速度快的特点,在通风良好的条件下,火焰和高温烟气能迅速通过建筑的垂直通道、门窗等扩散,短时间内可蔓延至整个建筑。扑救难度大,高层建筑火灾中,消防云梯高度有限,难以到达高层进行灭火救援;地下建筑火灾存在排烟困难、视线不清等问题,给灭火和人员疏散带来极大挑战。此外,建筑火灾还具有人员疏散困难、经济损失大等特点,人员密集的建筑在火灾时易出现拥挤、踩踏等情况,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火灾对建筑结构和内部设施的破坏也会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 。
3.2 建筑火灾的成因
电气故障是引发建筑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电线短路、过载、接触不良等电气问题产生的电火花或高温,容易引燃周围可燃物。用火不慎也较为常见,如厨房用火、吸烟等行为,如果操作不当或疏忽大意,可能引发火灾。此外,建筑材料的易燃性、消防设施损坏或缺失、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建筑火灾的发生 。
四、建筑火灾现有防控技术
4.1 防火设计技术
在建筑设计阶段,合理的防火设计是火灾防控的基础。通过划分防火分区,利用防火墙、防火门等设施将建筑划分为多个独立的防火区域,阻止火灾蔓延。设置安全疏散通道和出口,确保人员在火灾时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同时,采用阻燃、不燃建筑材料,提高建筑的耐火性能 。
4.2 火灾预警技术
火灾预警系统能够在火灾初期及时发现火情并发出警报。常见的火灾探测器包括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火焰探测器等,它们通过检测烟雾浓度、温度变化、火焰辐射等信号,将火灾信息传输至消防控制中心。此外,还有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可实时监测电气线路的电流、温度等参数,提前发现电气火灾隐患 。
4.3 消防设施技术
消防设施是扑救火灾的重要手段。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火灾发生时,能自动喷水灭火,有效控制火势蔓延。消火栓系统为消防人员提供灭火用水,是建筑消防的基本设施。
4.4 消防安全管理技术
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人员培训是火灾防控的重要保障。通过制定消防安全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消防安全职责,加强对建筑内用火、用电、易燃物存储等方面的管理。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
五、建筑火灾防控技术现存问题
5.1 防火设计执行不到位
部分建筑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未严格按照防火设计要求施工,存在防火分区划分不合理、安全疏散通道被占用、建筑材料以次充好等问题,导致建筑的防火性能无法达到设计标准。
5.2 火灾预警系统可靠性不足
一些火灾探测器存在误报、漏报现象,影响系统的可靠性。同时,火灾预警系统的维护保养不到位,部分设备老化、损坏后未及时修复或更换,无法正常发挥预警作用。六、建筑火灾防控技术优化策略
6.1 严格执行防火设计标准
加强对建筑设计和施工的监管,确保建筑严格按照防火设计要求进行建设。在施工过程中,建立严格的质量检查制度,对防火分区、安全疏散通道、建筑材料等关键环节进行重点检查,保证建筑的防火性能 。
6.2 提升火灾预警系统性能
研发和应用更先进、可靠的火灾探测器,提高火灾预警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建立火灾预警系统定期维护保养制度,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测、调试和更新,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同时,加强对预警系统的智能化升级,实现火灾预警信息的自动分析和处理 。
七、建筑火灾防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7.1 智能化与信息化发展
未来,建筑火灾防控技术将朝着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对建筑火灾防控设施的实时监测、智能预警和远程控制。通过对大量火灾数据的分析,预测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和发展趋势,为火灾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
7.2 新材料与新技术应用
随着材料科学和消防技术的发展,将不断涌现出新型阻燃、防火材料和先进的火灾防控技术。如纳米阻燃材料、智能消防机器人等,这些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建筑火灾防控水平 。
7.3 综合防控体系构建
建筑火灾防控将从单一技术手段向综合防控体系转变。通过整合防火设计、火灾预警、消防设施、消防安全管理等多种防控手段,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实现对建筑火灾的全方位、全过程防控 。
八、结论
建筑火灾防控技术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建筑火灾防控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通过严格执行防火设计标准、提升火灾预警系统性能、加强消防设施维护管理和强化消防安全管理等优化策略加以解决。同时,顺应智能化信息化、新材料新技术应用和综合防控体系构建等发展趋势,不断推动建筑火灾防控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提高建筑的火灾防控能力,为建筑消防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 刘慧,李亭,钟晨. 基于 BIM 及仿真技术的古建筑火灾防控技术研究[J]. 消防科学与技术,2023,42(9):1228-1232. DOI:10.3969/j.issn.1009-0029.2023.09.012.
[2] 卓萍, 张网, 张良, 等. 新能源火灾防控技术研究进展[J]. 消防科学与技术,2024,43(5):578-589. DOI:10.20168/j.1009-0029.2024.05.578.12.
[3] 李文明. 古建筑电气火灾防控技术的研究及应用[D]. 陕西:西安理工大学,2015.DOI:10.7666/d.D70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