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探讨国有企业政治生态建设的现状及策略

作者

孙健

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省淮北市 235000

近年来,国有企业聚焦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任务,致力于培育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力构建清正廉洁的企业文化氛围,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发展阶段国有企业要继续厚植政治生态建设思想根基、贯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加强“关键少数”的权力监管、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等,打通国有企业政治生态建设的“最后一公里”。

一、国有企业政治生态建设的现状

(一)思想认识不够到位

在当前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仍有一部分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未能与时代同步,甚至有少数干部持有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可能阻碍业务工作开展、与企业经营目标相冲突等错误认识,其对政治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理解与执行存在偏差,这些观念、行为与当前形势下的高标准严要求相脱节,尤其是在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自我约束等方面,一些党员干部对相关制度和政策的理解也不够深入,往往依据过往的经验和思维方式来进行判断和评估,这种状态下可能会因党员干部缺乏认知而导致的违规违纪乃至违法行为的发生。

(二)责任落实不够严实

部分党组织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时,其认知深度不足、实施力度不够,导致成效不显,工作还主要停留在开会、传达、学习、讨论等层面,有些部门在执行“一岗双责”的过程中不够彻底,未能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贯彻至基层各部门、各岗位,少数人员存在一种误解,即全面从严治党的主要责任在于纪委或纪检监察部门,而与党委、与自身关联较小,由此导致在实践中仍出现重视业绩指标而忽视政治生态建设的现象。

(三)权力制约监督不够有力

“关键少数”在塑造国有企业的政治生态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若此类“关键少数”出现偏差,则该企业势必面临政治生态的恶化。基于已披露的众多国有企业的高层腐败案例,可以看到“关键少数”尤其是企业“一把手”的不当行为足以颠覆整个企业。换言之,中央强调聚焦于“关键少数”这一举措,展现了高度的实践价值与重要性。在现今国有企业的发展进程中,某些“关键少数”所拥有的权力往往难以受到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乃至有部分国有企业曾发生过主要领导“决策一言堂、用人一句话、花钱一支笔”等独断专行的情况。这种现象的发生不仅归因于“关键少数”权力过度集中的情况,也在于缺乏健全有力的监督体系。因此,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才能有效监督权力运行,真正实现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四)选人用人不够科学规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选人用人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风向标,人选得准用得好,党内政治生活就会正气充沛。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对政治生态危害最大,而且这种破坏具有系统性和长期性。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腐败案例看,涉及干部选拔任用的腐败问题较为突出,且已成为当前腐败现象频发的关键领域。当前,国有企业在人才选拔与任用上确实存在诸多问题,部分企业党组织在选拔任用过程中监管不力,导致出现了诸如任人唯亲、小圈子盛行以及严重的用人腐败现象,这不仅损害了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也影响了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政治生态建设、护航国企健康发展已刻不容缓。

二、国有企业政治生态建设的策略

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目标,国有企业必须要抓住关键环节、标本兼治。

(一)强化政治建设

加强思想教育和理论武装,是建设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首要任务。要把准政治方向,坚持不懈强化理论武装,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引导党员干部在全面从严治党新征程中守初心担使命。要毫不放松加强党性教育,一以贯之抓好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进一步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进而有效激发“头雁效应”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压实“两个责任”

建设风清气正政治生态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贯穿于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全过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凝聚整体合力。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关键在党,关键在各级党委。各级党委要坚持把抓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切实担负起建设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主体责任,以党的建设统筹推进政治生态建设,切实把从严治党责任承担好、落实好。各级纪委也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和监督责任,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及上级党委、纪委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本地区本企业实际,向党委提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净化政治生态的意见建议,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严格执行党的各项纪律,严肃查处各类违反党纪行为,坚决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

(三)加强权力监管

强化权力监管是防止权力滥用、遏制腐败滋生的重要举措,达成此目标涉及两大核心维度:一方面,加强权力制约。对权力集中的“一把手”、 副职领导需通过制度化途径确保权力的正当行使,从根本上预防独断专行的情况发生,严防发生“一霸手”等局面。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好头,严守廉洁从业各项规定,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以自身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另一方面,加强权力监督。持续优化监督体制机制,进一步整合党内监督、纪检监察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法务监督、民主监督等内部监督力量,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强化外部监督和社会参与,构建起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不断织密织牢立体式监督网,为国企发展保驾护航。

(四)正确选人用人

把好用人导向,是建设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治本之策。国有企业要认真贯彻好干部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让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更加鲜明。要严把选人用人的政治关、品行关、作风关、廉洁关,把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作为重中之重,扎实推进领导干部基础信息档案、运行情况备案、调整配备预案“三案”精准管理,大力选拔信念坚定、对党忠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大力整治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以用人环境的风清气正促进企业政治生态的风清气正。

总结

当前,加强政治生态建设被视为国有企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永恒课题之一。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能凝聚人心、弘扬正气;反之,则会导致人心离散、弊端频出。作为党和国家的重要支柱,国有企业在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与服务于国家战略全局方面肩负着重大政治任务与重要职责使命,必须采取包括强化政治建设、压实“两个责任”、加强权力监督、正确选人用人等多元策略,为推动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参考文献

[1] 罗星 . 新时代加强国有企业作风建设的理念和路径研究 [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5(2).

[2] 高婷婷 .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探析 [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全文版) 社会科学,20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