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轻松掌握护理技巧,有效预防压力性损伤

作者

王秋虹

百色市人民医院 广西百色 533000

所谓压力性损伤,即压疮、褥疮,其属于皮肤损伤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并且可采取措施加以预防。通常在身体长期受压或摩擦的位置会出现压力性损伤,患者的机体疼痛较为显著,且存在明显的不适感,若状况较为严重,也可能发生感染或其他并发症。为此,我们应当掌握压力性损伤的护理要点,以此可以更好地对损伤的发生加以预防,下面本文就对此进行简单的介绍,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定的帮助。

1 什么是压力性损伤

是位于骨隆突处、医疗或其它器械下的皮肤和/或软组织由强烈和 (或) 长期的压力或压力联合剪切力所致局部损伤。表现为完整皮肤或开放性溃疡,可能伴疼痛。若身体任一位置遭受均匀或不均匀的外部压力,且这种压力持续存在,就会导致压力性损伤产生。损伤的出现是因为患者处于同一体位时间较长,以致机体局部的血液循环出现问题,若局部缺少足够的供血,则皮肤及底层组织会面临缺血问题,血液供应不足,以致组织发生损伤,或出现坏死。通常压力性损伤好发于身体骨骼突出部位,如骶尾部、坐骨结节、足跟、肩胛骨、枕骨等,也可能出现在医疗器械(如导管、矫形器)接触的皮肤区域。

压力性损伤分期,1 期:指压不变白红斑,皮肤完整;2 期:部分皮层缺失伴真皮层暴露,损伤局限于皮肤浅层;3 期:全层皮肤缺失,累及皮下脂肪,但未暴露骨骼、肌腱或肌肉;4 期:全层皮肤和组织缺失,累及深层结构,损伤穿透筋膜,暴露骨骼、肌腱或肌肉;不可分期:全层皮肤和组织缺失,深度无法判断(被坏死组织覆盖);深部组织损伤:持续的指压不变白,颜色为深红色,栗色或紫色。

2 压力性损伤的预防要点

2.1 定期调整体位

受患者疾病状况及个体需求的影响,需科学调整体位。若患者长期卧床,尤其是在医院或养老院开展治疗的患者,应当间隔 2h 对体位进行1 次调整。通过调整体位,可以促使体重对床垫的压力得到分散,以免特定位置的皮肤长时间被挤压,进而能降低皮肤及组织受损的可能。另外,定期调整体位还可以改善关节的灵活性,促进肌肉运动,以免肌肉发生萎缩或关节变得僵硬。

2.2 选择合适的床垫和坐垫

部分患者受疾病影响需长期卧床,这使得他们的身体重量会在小范围内保持集中,以致增大了压力性损伤的发生风险。对此,建议选择合适的床垫和坐垫,比如气动床垫,这类床垫可以对空气压力进行调整,对患者机体进行支撑,可以对床面的压力分布进行周期性调整,防止特定位置压力过重,有助于调节局部的血液循环。若患者需长期坐轮椅,则可以选择特殊的坐垫,如空气充气垫等。这类坐垫可以帮助分散压力,以免臀部、腿部等承受的压力过重。

2.3 皮肤需保持清洁湿润

保证皮肤维持清洁湿润的状态是十分必要的,其一方面可以降低皮肤干燥及脱屑的程度,另一方面可以保证皮肤处于健康的状态,有助于提升皮肤的抵抗力。机体最大的器官就是皮肤,其不但可以发挥防御屏障的作用,同时也负责维持体温,并且可以对机体内部的器官提供保护。但若皮肤持续受压或被摩擦,则受损的可能性会明显增加,所以要保持皮肤的清洁状态,以免出现细菌滋生。

另外,皮肤的水分含量和皮肤的健康程度及弹性状态有较为紧密的关联。若长时间处在过于干燥的环境中,则容易导致皮肤失水,皮肤会变得十分脆弱。为此,可使用保湿剂,以此能减少水分蒸发,在皮肤表面形成保护性屏障,减少外部刺激造成的损伤。

2.4 减少摩擦

在对患者进行移动或调整体位时,照护者要特别注意,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摩擦。照护者应当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及技能,知晓正确调整体位的方法,同时可以借助移位垫等对患者进行移动,减少剪切力及摩擦,以免对患者造成损伤。若患者属于高风险群体,则建议使用抗摩擦敷料,从而减少床单或衣物同患者皮肤的摩擦。

3 压力性损伤的护理要点

3.1 定期评估

定期评估是较为重要的一项护理措施,其和患者的预后质量息息相关。首先,加强损伤的监测。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皮肤仔细检查,观察损伤位置和附近组织的情况,对可能出现的改变进行检查。通过定期监测,能够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能快速识别损伤加重的表现,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置。另外,定期评估也要关注患者整体的健康状况。最后,基于患者的恢复情况,重新开展评估,科学调整康复方案,促使患者可以获得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3.2 损伤区域维持干燥状态

若损伤位置较为湿润,则细菌及微生物更易发生繁殖,患者皮肤损伤容易出现加重的情况。所以,要保证损伤位置较为干燥,以此促使患者更好地恢复。首先,可选择透气的敷料及绷带对损伤区域进行包扎,透气材料能将多余的湿气吸收,且可以保证空气流通,确保皮肤维持干燥的状态,以免细菌发生繁殖,感染风险可显著降低。另外,要保证患者所处环境较为干燥。若环境中的湿度较大,则容易导致床单、床垫上有较多的湿气积聚,以致患者皮肤更易受到损伤。对此可使用除湿器等来对室内湿度进行调节,日常应当保证患者的衣物及床单都较为干燥。

3.3 疼痛护理

对于压力性损伤的护理,做好患者的疼痛护理十分重要。建议加强疼痛护理,以此帮助减轻患者的不适及疼痛,促进患者的恢复。对此,一般临床多采取药物治疗,通过对镇痛药物进行使用,比如非甾体抗炎药及镇痛药等,帮助对患者的机体疼痛加以改善。不过,应当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适合开展药物治疗,所以,也要根据实际选择一些非药物疗法,比如物理疗法、冷敷、热敷等,这些都有助于减轻患者的机体疼痛及不适。

3.4 营养补充

为了促进患者的恢复,加速损伤的愈合,要保证患者日常有充足的营养摄入,特别是要做好蛋白质及维生素的补充。具体而言,前者是机体组织的基本构建块,可以使组织得到修复,组织能更快愈合。若患者出现压力性损伤,则需要补充较多的蛋白质来修复损伤的皮肤及组织。所以,要保证患者有足够的蛋白质补充,比如肉类、鱼类等,还可以多食用坚果、豆制品等。后者则可以促进伤口愈合,且能帮助对患者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加以改善。

4 小结

综上所述,压力性损伤在临床较为多见,且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预防,从而降低损伤的发生风险。所以要求医护人员及患者都应当了解掌握相关的知识,从而可以对损伤的发生加以预防,同时在出现损伤后可以正确地开展护理干预。通过一系列护理措施的落实,可以帮助减轻损伤的程度,促进患者的恢复,患者的生存质量也能得到显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