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研究
李嘉怡
北华大学 吉林吉林 132000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高考题型对思维品质的要求
读后续写要求学生根据所给语段的内容、所给段落开头语和所标示的关键词,进行合理想象,写出两段连贯的短文。这一题型不仅考查学生的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更注重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创新表达等思维能力。随着高考对学生核心素养考查的不断深化,思维品质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二)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在写读后续写时常常出现诸多问题。情节方面,部分学生续写的内容与原文脱节,缺乏逻辑关联,比如原文中人物性格温和,续写却突然变得暴躁易怒;内容上,同质化现象严重,多数学生的情节发展大同小异,缺乏新意;还有些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能对自己的构思进行有效反思和优化,体现出批判性思维的不足。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教学中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重视不够,缺乏系统有效的策略。
(三)研究的意义
深入研究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有助于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将思维品质培养融入日常教学,提高学生的读后续写能力。同时,对学生而言,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不仅能提升其英语学习效果,还能促进其综合素养的发展,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二、思维品质的内涵及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中的体现
(一)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是指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中,逻辑思维主要体现在续写内容与原文的连贯性和一致性上。学生需要根据原文的情节发展、人物性格、情感基调等,合理推测故事的后续发展,确保续写的情节符合逻辑,能够自然地衔接原文。
(二)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中,创造性思维表现为学生能够在遵循原文逻辑的基础上,设计出新颖独特的情节、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表达,使续写的内容富有吸引力。
(三)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指对所学知识的真实性、精确性、性质和价值进行个人判断,从而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作出合理决策的思维能力。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中,批判性思维要求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写作构思和初稿进行反思和评价,判断情节是否合理、语言是否恰当,及时发现并修正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写作内容。
三、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
(一)培养逻辑思维的策略
1. 强化原文分析,提取关键信
在进行读后续写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原文,深入分析原文的情节、人物、环境等要素,提取出关键信息,如人物的性格特点、故事的矛盾冲突、时间和地点的变化等。可以通过让学生填写表格、绘制思维导图等方式,帮助学生梳理原文信息,为后续的续写奠定基础。例如,在学习一篇关于“迷路的男孩”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取出男孩的年龄、性格、迷路的原因、当时的环境等信息,使学生明确续写时应围绕这些信息展开。
2. 开展逻辑推理训练,构建情节链条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逻辑推理训练活动,如根据原文的某个情节推测可能的发展方向、分析不同情节之间的因果关系等。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构建合理的情节链条。例如,给出原文中“女孩看到一只受伤的小鸟”这一情节,让学生推测女孩接下来可能会做什么,以及这样做会引发怎样的后果,通过这种训练,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 注重情节衔接,规范过渡表达
在续写过程中,情节的衔接至关重要。教师应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过渡词汇和句型,如“however”“as a result”“in order to”等,引导学生在续写时合理使用这些词汇和句型,使情节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同时,要求学生在续写时注意与原文段落开头语的衔接,确保续写内容符合开头语的要求。
(二)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策略
1. 鼓励多角度思考,拓展写作思路
教师应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打破思维定势。在进行读后续写教学时,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例如,在给出一个故事开头后,让学生思考故事可能的多种结局,并说明理由。通过这种方式,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培养其创造性思维。
2. 引导细节描写创新,丰富写作内容
细节描写是使文章生动形象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续写中进行细节描写的创新,如对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进行细致刻画,对环境进行独特的描绘等。例如,在描写“秋天的公园”时,鼓励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出与众不同的景色,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3. 开展创意写作活动,激发写作兴趣
组织一些创意写作活动,如故事接龙、改编故事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活动中,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受过多的约束,从而激发其写作兴趣,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策略
1. 指导学生自我反思,完善写作内容
在学生完成初稿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从情节的合理性、语言的准确性、表达的流畅性等方面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可以让学生对照原文的要求和自己的写作目标,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修改和完善。例如,让学生思考自己续写的情节是否符合原文的人物性格,语言表达是否简洁明了等。
2. 组织互评活动,促进共同进步
开展学生之间的互评活动,让学生交换作文进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学生需要指出对方作文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通过互评,学生不仅能够学习他人的长处,还能提高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评价能力,促进共同进步。
3. 教师示范点评,引导正确评价
教师的示范点评对学生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在评讲作文时,教师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进行点评,既肯定其优点,又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说明原因和改进方法。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提高其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对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在教学中,通过强化原文分析、开展逻辑推理训练等策略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通过鼓励多角度思考、引导细节描写创新等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指导学生自我反思、组织互评活动等途径可以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这些策略的实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读后续写能力和思维品质。
(二)研究展望
虽然本文提出了一些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但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影响,以及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读后续写教学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还可以开展更广泛的教学实践,验证这些策略的有效性,为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借鉴。
总之,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李嘉怡(2001-),女,汉族,山东招远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