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从“粗放培训”到“精准赋能”:烟草行业教育培训数字化赋能路径研究

作者

龙文博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烟草专卖局

1 引言

在全球烟草行业竞争加剧与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烟草行业面临产品结构优化、监管日趋精细等多重挑战。教育培训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环节,是提升员工能力素质、推动组织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1。然而,传统粗放型培训模式普遍存在资源投入与产出不匹配、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等问题,难以适应行业高质量发展对人才队伍建设的新要求2。

数字化转型为烟草行业教育培训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本研究立足于数字化赋能推动教育培训从粗放向精准转型的现实需求,通过理论分析与路径构建,旨在为烟草企业培训工作提供系统化的解决方案。

2.1 传统培训模式的典型特征

2.1.1 依赖行政驱动

培训计划多由上级部门统一制定,基层单位被动执行,员工参与积极性不足,培训内容与岗位需求的匹配度有待提高3。

2.1.2 依赖线下集中

线下集中培训仍占较大比例,受时间、空间限制,难以满足分布式办公场景下的即时学习需求。

2.2 传统培训模式效能瓶颈

传统培训模式的效能结构呈现“倒金字塔”形态。反应层评估中学员满意度得分普遍较高,但在学习层、行为层和结果层评估中,知识转化率低、行为改变有限、绩效提升效果不明显。

2.3 数字化转型对教育培训的本质要求

数字化时代的培训变革本质是“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从群体共性到个体差异、从短期灌输到持续赋能”的三重转变。

2.4 烟草行业需满足三大核心需求

2.4.1 岗位专业化需求

卷烟生产、市场营销、专卖管理等核心岗位的技能标准持续升级,需建立“岗位能力—培训内容—成长路径”的精准映射。

2.4.2 组织敏捷性需求

面对市场环境变化,需通过快速响应的培训体系提升团队适应能力。

2.4.3 人才差异化需求

新生代员工更倾向于碎片化、互动式、游戏化的学习方式,传统课堂模式吸引力下降

3 数字化赋能烟草行业教育培训的理论框

3.1 精准培训理论的核心内涵

精准培训理论4 源于精准教学与人力资源管理的交叉融合,强调通过“精准需求诊断—精准内容匹配—精准效果评估”实现培训资源的最优配置。

3.1.1 需求端

基于胜任力模型、绩效数据、员工画像的三维诊断。

3.1.2 供给端

通过微课程、虚拟仿真、智能推荐等技术实现内容颗粒化与个性化组合。

3.1.3 实施端

利用学习管理系统(LMS)、移动学习平台(APP)构建全场景学习生态。

3.1.4 评估端

建立“柯氏四级评估 5+数字孪生模拟+业务KPI 关联”的立体化评估体系。

3.2 数字化工具的应用场景

结合烟草行业特性,构建“基础支撑—核心应用—创新突破”三级技术赋能矩阵:

(图1)

4 数字化赋能烟草行业教育培训的四大核心路径

4.1 需求诊断精准化

构建“数据+场景”双驱动模型,通过多源数据融合实现学员精准画像。

4.2 内容供给个性化

建立“动态积木式”资源供给模式,实现培训内容的颗粒化拆分、模块化组合与智能化推送。

4.2.1 微学习资源库建设

将传统课程拆解为5-15 分钟的微模块,“卷烟营销沟通技巧”可拆分为多个微单元,每个单元配备情景案例,测试题和操作指南6。

4.2.2 个性化学习路径设计

以 AI 算法,制定员工个性化教学。如专卖线人员根据不同岗位,开展“案办流程”等基础培训课程,而管理层会获得“组织变革管理”等高层次培训课程。也就是说,AI 将基于算法安排不同的培训课程。

4.3 实施过程智能化

构建“全周期动态管控”机制,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培训过程的实时监控与智能干预。

4.3.1 学习过程数字化追踪

利用LMS 系统记录学员的行为数据,通过可视化仪表盘呈现学习进展。

4.3.2 智能答疑与社群互动

部署AI 客服机器人处理标准问题,建立“师徒云社区”促进知识共享。

4.4 效果评估数据化

建立“业务价值导向”评估体系。突破传统柯氏评估的局限性,构建“培训投入—能力提升—业务产出”的全链路评估模型。

4.4.1 三级评估指标体系

通过考核测评模块,关注考核及格率等指标,对培训进程实施过程监控;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前后测对比,评估培训对专业能力的提升;培训结果指标上,通过建立培训项目和业务关键绩效指标(KPI)相关性模型,进行培训工作落地结果的量化测量。

4.4.2 动态反馈与迭代机制

利用大数据分析培训效果与业务目标的偏差,当发现“客户经理数字化营销培训”后客户线上订货率未达标时,反推课程内容需增加响应提升的模块,形成“评估—优化—再实施”的螺旋上升循环。

5 结论

本研究通过分析烟草行业教育培训存在的核心问题,构建了以数字化赋能为核心的全链条精准培训模型,明确了技术与管理融合在提升培训精 有效性方面的关键作用。通过“技术赋能”与“管理重构”双轮驱动,可实现烟草企业培训模式从粗放向精准的根本转变,显著提升培训资源的配置效率及其与业务目标的契合度。

6 展望

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烟草行业教育培训将进一步向虚实融合、自适应学习方向演进。未来研究可聚焦于数字技术在人才发展中的深度应用、跨组织培训成果互认机制构建以及自适应学习系统的优化与推广等方面,为传统行业教育培训数字化转型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式。

参考文献

[1] 章凤,杨国川,王丽珠,等.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路径研究[J].现代营销(上旬刊),2025,(05):166-168.

[2] 李锐.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方法分析[J].全国流通经济,2025,(02):109-112.

[3] 马静波.浅谈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策略[J].河北企业,2025,(04):129-132.

[4] HERSEN M,SUGAI G,HORNER R.Encyclopedia of behavior modification and cognitive behaviorerapy[M].Thousand Oaks:Sage,2005:9.

[5] 李洋,姜文佳,郭江震,等.柯氏四级评估模型在新员工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24,(01):43-44.

[6] 倩倩.移动微学习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可行性探讨[J].科技传播,2021,13(06):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