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火灾应急处置关键问题与多部门联动机制构建
狄正烨
白银市消防救援支队 730900
引言
随着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其安全风险问题日益突出,化工火灾事故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与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火灾应急处置作为突发事件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响应速度、决策效率及技术支持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现有研究多聚焦于单一部门的应对能力或技术手段,较少涉及多部门协同联动机制的系统构建。尤其在实际处置过程中,部门职责重叠、联络机制薄弱及信息孤岛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应急响应的效率与精准性。有必要从机制层面系统分析问题根源,探索高效、协同的跨部门联动对策,以构建科学、可持续的化工火灾应急处置体系。
一、化工火灾应急处置的特点
(一)火灾的突发性与高危性
化工火灾通常具有高度突发性,其诱因包括设备故障、操作失误、原料泄漏及外部环境变化等,难以预见且迅速蔓延。受火灾影响的区域往往伴随有爆炸风险、有毒气体释放和环境污染,对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化工火灾具备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危险源复杂等高危特征,要求应急响应快速、科学、精准[1]。
(二)火灾扑救的复杂性与技术性
化工火灾的扑救过程具有高度复杂性与技术性,因涉及多种易燃、易爆、有毒或反应性化学物质,需依据物质特性采取差异化处置策略。不当使用灭火剂可能引发二次灾害,如水与某些化学品反应生成易燃气体或剧烈放热反应。处置过程中需依托专业知识、风险评估与智能决策系统,确保施救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多部门联动机制的存在问题
在化工火灾应急处置过程中,多部门协同作战是保障响应效率与处置效果的关键。现有机制中普遍存在职责边界不清晰、权责划分模糊的问题,不同职能部门在应急响应中容易出现指挥重叠、职责推诿或响应迟滞等现象。行政管理体系尚未建立起清晰、统一的职责体系,缺乏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联动响应规范。缺乏平战结合的联合演练机制,使得部门间的协作能力不足,影响整体应急效率。部分地方应急管理基础薄弱,临场应对依赖临时调度,未能形成常态化、制度化的协作机制,进一步削弱了联动处置的协同性与时效性。
(二)信息共享与技术支持缺乏
在多部门联动机制中,信息共享的缺失是制约应急高效处置的重要瓶颈。化工火灾现场环境复杂,灾情发展迅猛,依赖及时、准确的信息进行态势研判与决策部署。在实际操作中,不同部门在数据采集、存储格式及信息系统方面存在壁垒,难以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导致信息滞后、判断失误。应急技术支持体系建设滞后,相关部门专业化能力不足,缺乏统一调度的技术平台与智能辅助决策工具,影响应急效率与科学性。部分地方虽具备初步的信息平台,但未能实现与气象、环保、消防、医疗等部门的数据深度融合,限制了跨部门协同处置能力的提升[2]。
三、化工火灾应急处置中的联动机制构建对策
(一)明确部门职责,优化协同合作
在化工火灾应急管理体系中,构建高效的多部门联动机制,首先需要从组织架构上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应依据实际应急工作需求,系统梳理涉及应急处置的各单位职能,将应急管理、消防救援、环保监测、医疗救护、交通保障等关键部门纳入统一协调体系。各部门需依据其专业特点,制定具体工作任务与响应流程,形成职责清晰、界面清楚的协作关系。同时应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包括定期会商机制、联合指挥机制和协同演练机制,提升信息通畅程度和响应协同能力。在应急响应实践中,应实行“平时协同演练、战时统一指挥”的运作模式,由具备综合统筹能力的核心机构牵头,负责资源调配、任务下达和现场协调,确保各部门高效响应、密切配合。为强化实战能力,应加强跨专业队伍建设和综合能力培训,使参与应急的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本职技能,并具备一定的多部门协同意识与应急处理能力,从而推动联动机制从“形式联通”迈向“实质融合”。
(二)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提升技术支撑
化工火灾的应急处置具有高度依赖信息和技术支持的特点,构建集成化的信息共享平台是提高联动效率的重要保障。该平台应整合化工企业基础数据、危险源分布、现场监测数据、应急资源储备及人员调度信息,形成可视化、动态化的统一管理系统。通过建立标准化的数据接口,实现各相关部门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推动信息共享常态化与制度化。平台应具备实时更新、智能分析与辅助决策等功能,可支持灾情快速研判、风险预警发布、处置资源调配和行动路径优化等操作。同时应引入视频监控、无人机巡查、移动通信等先进技术,实现对现场环境的实时感知和远程干预。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模拟仿真能力,还可为指挥人员提供处置建议与风险预判模型,提升应急决策的科学性与准确性。为了保障平台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还应设立专门的运维团队,负责数据管理、权限控制与平台维护,确保系统在高强度应急状态下的可靠运行,为联动机制提供坚实的信息和技术基础[3]。
结论
化工火灾应急处置的高效性,离不开多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与技术支撑。本研究通过对现有应急机制的分析发现,职责界限模糊、合作机制不畅和信息共享不足是制约应急效率的核心问题。提出以职责明晰化、协作机制制度化和信息平台智能化为核心的联动机制构建策略。未来应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加快完善顶层设计,强化应急基础设施建设与人才培训,实现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警转变。唯有多方联动、协同发力,才能全面提升化工火灾事故的应对能力,推动公共安全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宋宗莹, 贾晋中, 张啸林, 等. 国家能源集团铁路调度信息系统总体设计与应用 [J]. 铁道运输与经济 , 2022(S1):1-6.
[2] 司颐 . 化工应急处置虚拟仿真实训项目的应用 [J]. 辽宁高职学报 , 2024,26(7):88-91.
[3] 安学鹏 . 石油化工火灾现场应急处置技术研究 [J]. 消防界 , 2024,10(19):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