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美育思想在新时代高中美术教育中的创新研究
房萍
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安徽淮北 235000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美育工作,充分肯定美育对塑造美好心灵的重要作用,提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好美育工作,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健康成长的殷切希望。”[1] 蔡元培作为中国美育事业的先驱之一,为现代美育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蔡元培的美育思想透着贯穿古今、融汇中西的磅礴之气,既扎根于传统文化,又融合了康德、席勒等学者的美育哲学思想,指向的是从个体发展到社会进步、民族振兴的“大美育”。将蔡元培美育思想融入新时代高中美术教育中,对于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提高审美素养、健全美好人格等方面都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一、蔡元培美育思想的核心内容
(一)“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
蔡元培在北大任职期间,为实现北大改革,向其注入了新思想,蔡元培汲取了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自由开放的学习精神,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这一办学原则对于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对新时代高中美术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原则的提出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充实学科发展三个方面。在新时代高中美术教育中,首先需要革新学生的学习观,只有思想上进行了改革,才有可能在实践上实现革新,学校可以举办了美术交流与创作活动,学生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促进美术素养的发展与思想解放。其次在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面,采用“学诣”为本的教学原则,罗致具有真才实学、研究学问的各类人才,加入美术教师队伍。例如:在开展民间美术教学中,可以邀请地方性非遗传承人助力教学实施。最后是学科发展上,选课制度的采行为高中美术教学活动提供了借鉴,可以设立和举办提高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的相关活动,注重学生的兴趣与爱好,自由选择,更好的发挥自身优势,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
(二)“培养健全人格”的教育方针
蔡元培认为需要制定符合时代发展所需要的教育方针去教化民众、增强国民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因此他提出了“培养健全人格”的教育方针。健全人格不仅仅指的是健康正常的人格,而是能够全面且和谐发展的人格。
培养健全人格在蔡元培看来是美育的最终目标。同时,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中强调:“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P4 由此可见,新时代高中美术教育的育人要求与蔡元培培养健全人格的最终目标不谋而合。在培养健全人格的过程中,美育发挥着特有的教化作用,陶冶性情,促进其全面发展。
“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
蔡元培曾批判的说到:“社会虽然向前发展了,宗教的神秘主义性质至今并没有改变,它所宣传的仍然是迷信,仍然是对人们的欺骗。”[3]P358 他认为,带有封建迷信的宗教,其专制主义和保守主义对社会的发展与稳定起着阻碍作用,因此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以重塑民族之精神。此外,蔡元培坚信东方文化有着深厚的哲学底蕴与艺术祭奠,这些独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色,具有丰富的价值与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4] 在高中美术教育中,借助美育的自由性、进步性,从东方文化中汲取养分与灵感,注重对于传统优秀文化的弘扬与发展,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以重塑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
二、蔡元培美育思想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意义
(一)推陈出新,加快创新型思维人才的培养
当前,我国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随着时代的进步,逐渐发展为适应时代进步与发展的办学原则,对于高中美术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一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学习制度与体系,建立了综合性艺术项目,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自由选择,为我国培养全方位、多方面的人才做了储备,加快了创新型思维人才的培养。
另一方面,我国在许多地方对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进行了广泛借鉴,高中美术教育也不例外,在我国传统教育精华基础之上,吸收其他优秀文化,推陈出新,这体现着“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原则的现代化发展,为我国新时代高中美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其综合素质
培养健全人格这一教育方针对新时代高中美术教育依然起着指导作用,同时也成为新时代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由于学生的生活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不断地接触新事物、新思想,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逐渐增多,因此我们亟待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蔡元培在培养健全人格的过程中十分注重美育的作用,美育具有陶冶情操、思想启蒙、提高精神境界、美术素养的作用,将美育放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使美育协同其他教育整体发展,实行跨学科教学,共同发挥作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树立文化自信,重塑民族之精神
蔡元培提出:“恢复民族精神,发扬固有文化,提高国民道德,锻炼国民体格,普及科学知识,培养艺术兴趣,以实现民族主义。”[5]P462 其中,美育为重塑中华民族精神的中坚力量。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的提出有利于实现思想启蒙,重塑民族信仰,对于新时代高中美术教育的发展也具有着深远意义。面对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立足于中国的妙悟之思,吸收西方的感谢启蒙之维。强调以美育人,注重整个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使其感受到情感熏陶与道德教化,有利于树立文化自信与弥民族自豪感。
三、立足新时代引领高中美术教育创新发展
(一)优化师资队伍,推进学校美育高质量建设
美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二十一世纪塑造时代新人全面发展目标的关键所在。美育师资队伍在推进高中美术教育发展中具有着重要作用。美术教师作为美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其人文素养、人格品行等直接关系到学生发展和育人质量。为壮大美育力量,应调动全体高中美术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美育能力。
首先,增强美术教师融入美育的意识,转变单一教学理念,充分挖掘其他学科的美育元素,寓美育于学科教育中,为学生打造全面、良好的美育氛围。其次,提高美术教师自身艺术素养,美术教师应以一定的美学理论为基础,关注美育前沿问题,不断创新美育教学理念与模式。最后,新时代美术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数据素养、信息敏感度以及具备创新意识与思维。正如王正青在《信息化、“互联网 + ”与大数据:当前美国基础教育变革理念与实践》中提出:“信息与数据素养是信息化时代教师的核心素养,是教师制定教学决策并开展个性化教学的基础。”[6]p213 教师可以通过参与校内外培训实践,研讨会等方式来提高教师队伍的信息与数据素养,使教师教学质量与水平进一步提高,进而推进学校美育高质量发展。
整合美育资源,构建“大美育”新格局
在蔡元培的美育思想中,德、智、体、美四育的实施不能各行其道,实施美育的途径和方式需要交相辉映。蔡元培这种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对于当今高中美术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启发意义。我们应整合优化各类美育资源,将美育贯穿于各教育之中,力促各方力量协同育人、合力育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将学校美育工作摆在了更加突出的地位,陆续出台了相关文件,对新时代美育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在高中美术教育中,学校应深入贯彻美育方针政策,牢固树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制定学校美育应整体规划,构建整合式、衔接式的美育课程体系,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将美育贯穿于各个学科之中,并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切实推动学校美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学校还应积极与社会各界合作交流,将社会力量融入学校美育发展之中,搭建开放融合的美育平台,进一步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另外,家庭也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美的环境,实施家庭美育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美的探索与创造。总之,新时代发展美育应做到以政府为主导,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广泛联动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使各类美育资源更好的整合起来,最终形成面向人人、面向终身、面向未来的“大美育”新格局。
(三)以数字化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拓高中美术教育新空间
推动新时代美育的创新性发展需要扎根于中国本土,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美育建设的本土自信,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探索传承创新新模式。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7] 由此可见,更新教育理念,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实现美育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数字化技术做支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应与时俱进,在高中美术教育中,我们应该树立多元化的教学理念,探索文化传承创新模式。利用数字信息化技术,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方式应用于美育教学中。这种混合式、多元化的教学理念通过将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技术手段相融合,创建了立体化的教学模式,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高中美术教育提供了新路向。
四、结语
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具有着深远意义,他在硝烟弥漫的岁月中顽强成长,传承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赓续了学术文化的自信基因,他的美育思想不仅具有代表浓重历史印记的价值信条,同时也有很多符合当代社会落实美育工作的可借鉴的丰富内涵。高中美术教育中,我们应准确把握蔡元培美育思想精髓,以期为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提供重要参考。同时,在吸收借鉴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基础之上,应立足于时代背景,辩证、批判、发展地思考美育理念、践行美育实践,有所取舍、改进与创新。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开启新时代美育新格局[EB/OL]. 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2082/2024/2024_zl02/202401/t20240117_1100805.html,2024-01-1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3] 聂振彬. 蔡元培及其美学思想 [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
[4]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三重指向 [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23/0106/c40531-32601157.html,2023-01-06.
[5] 蔡元培 . 蔡元培教育论集 [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6] 王正青 . 信息化、“互联网 + ”与大数据:当前美国基础教育变革理念与实践[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以数字化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 [EB/OL]. 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8/202310/t20231013_1085364.html,2023-10-13.
作者简介:房萍(1999- ),女,山东泰安人,在读硕士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