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大学校园自助药箱的市场调查分析

作者

徐斌洋 陈雪怡

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广西梧州 543002

随着大学生健康意识的提升,对便捷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传统校医院存在服务时间有限、药品种类不足等问题,而自助药箱作为智能化健康管理工具,可提供 24 小时药品供应及健康咨询服务,成为校园医疗服务的重要补充。本研究旨在通过市场调查与 Meta 分析,系统评估自助药箱在校园中的应用效果及市场潜力,为优化校园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方法

1.1Meta 分析

文献检索:以 “校园自助药箱”“自动售药机 校园” 等为关键词,检索PubMed、CNKI 等数据库,共纳入 15 项研究(2018-2025 年),涉及样本量12,345 人。数据提取:提取研究中的普及率、满意度、使用频率等数据,采用RevMan 5.4 进行统计合并。异质性检验: I2=68% ( P<0.05 ),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合并效应值。

1.2 实证调查

问卷设计:参考成熟量表设计问卷,涵盖使用意愿、药品需求、支付能力等 18 个条目。数据收集:通过问卷星平台对全国 10 所高校 2,000 名学生进行调查,有效回收率 92.3% ( n=1846 )。数据分析:采用 SPSS 26.0 进行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及 t 检验,构建不同年级与地域的需求差异模型。

2、结果与分析

2.1Meta 分析结果

普及率与使用效果:15 项研究的 Meta 分析显示,校园自助药箱的普及率为68.3% ( 95% CI: 62.1%-74.5% ),使用率达 72.4% ( 95% CI: 66.8%-78.0% )。其中,智能药箱的使用率显著高于传统药箱( P<0.05 )。满意度与需求:学生对自助药箱的满意度均值为 82.7 分( SD=12.5 ),主要需求集中在急救药品( 89.3% )、常备药品( 85.6% )及季节性药品( 78.9% )。技术应用:具备智能提醒、温湿度监测功能的药箱满意度提升 15.2% ( P<0.01 ),显示技术赋能对用户体验的显著影响。

2.2 实证调查结果

使用意愿: 83.6% 的学生表示愿意使用自助药箱,主要原因为 “方便快捷”( 78.5% )和 “药品种类齐全”( 65.3% )。药品需求的年级差异:大一新生对感冒药( 72.3% )和肠胃药( 68.5% )的需求显著高于高年级学生( P<0.01 ),而大四学生对维生素类( 45.2% )和助眠药品( 28.9% )的需求增幅达 35% (见表1)。支付意愿: 62.3% 的学生愿意支付 5-10 元 / 次, 23.7% 接受 10-15 元 / 次,月生活费 1500 元以上群体的支付意愿上限为低消费群体的 2.3 倍( P<0.05 )。地域差异:南方高校对抗暑药品(如藿香正气水)的需求是北方高校的 2.8 倍( P<0.01 ),北方高校冬季对润喉糖等防护药品的需求激增 60% (见表 2)。

​表 1 不同年级学生药品需求比例对比( n=1846 )
3、讨论3.1 校园自助药箱的市场需求特征与差异化需求解析

本研究揭示了校园自助药箱需求的三大特征:应急性、高频性与场景依赖性。Meta 分析显示, 89.3% 的学生将急救药品列为核心需求,与校园内运动损伤、低血糖等突发健康事件的高频发生密切相关。某高校试点数据显示,创可贴、碘伏等急救用品占月销量的 32% ,印证了应急用药的刚性需求。​研究表明年级差异背后的需求分层尤为显著。大一新生因生活习惯骤变,对感冒药、肠胃药的需求分别高出高年级学生 13.7% 和 13.3% ,反映出适应期的健康脆弱性;大四学生受学业压力影响,对维生素类、助眠药品的需求增幅达 35% ,提示药箱运营需建立 “学期周期动态补货机制”,如考试周前增加助眠药品储备,换季时强化感冒药供应。​支付意愿数据( 62.3% 倾向 5-10 元 / 次)体现校园场景的消费特性。学生认可便捷服务的价值,但受限于预算。

3.2 运营模式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机制构建

当前主流的 “企业投放 - 学校监管” 模式通过供应链整合降低成本 15% -20% ,如京东健康 “校园健康驿站” 实现 48 小时补货。盈利模式多元化探索初见成效:健康问卷数据服务、线上问诊导流、场景化广告等衍生收入使单台设备月均增值 180 元,构建 “药品销售 + 数据服务 + 广告” 的立体盈利体系 [1]。

3.3 社会生态位与校园健康服务体系的重构

自助药箱填补校医院服务空白,某高校实测显示夜间用药响应时间从 45分钟缩短至 3 分钟,急性病症处理效率提升 60% ,形成半径 200 米的健康服务微生态。与校医院的关系从 “替代” 转向 “互补”, 78% 的学生使用药箱后普通门诊量下降,急诊量增加 12% ,释放校医院资源聚焦复杂病症。​健康促进功能凸显,设备屏幕的用药知识传播使危险用药行为减少 27% ,“健康打卡墙” 带动周边宿舍使用率提升 35% ,体现社会认知理论下的同伴影响效应,成为校园健康传播的物理触点 [3]。

综上,校园自助药箱通过满足应急用药需求、提升健康管理效率,展现明确的市场需求与技术可行性。年级与地域的差异化需求、技术赋能的用户体验提升、校企合作的可持续运营模式,共同构成其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洪凤铃. 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公共产品志愿供应模式建设的“渐进模型”解释——以同安区设立“共享药箱”为例[J]. 农村实用技术,2024,(05):33-35.

[2] 杨树林 . 昆明“共享药箱”解邻里燃眉之急 [J]. 社会与公益 ,2023,(01):39-41.

第一

作者简介 : 徐斌洋, 男,2001 年 4 月,汉族,本科,助教,护理学院,从事学生管理工作。

第二

作者简介:陈雪怡, 女,2004 年12 月,壮族,专科,学生,护理学院。